崇祯帝执政理念略谈
崇祯帝是个命途多舛的皇帝,但是一般人们在了解其生平的时候总会忽略一个事实,那就是他是藩王即位!
崇祯帝没有当过皇太子,也不是什么长房长孙,他是在同父异母的兄弟朱由检死之后仓促即位的。
这种即位方式就决定了他在位期间执政相当的“紧张”!
这个“紧张”,不是说整个王朝都处于高压之下,而是他自身为免被人指摘而相当地“勤奋”。
他为政期间大量任用宦官、刚愎自用,他希望这些缺点最后都在虚荣的勤政表象下被掩盖。
其实从他即位伊始,整个明王朝就已经危在旦夕了。这可以从崇祯元年爆发并持续到明朝灭亡的农民起义得以一见。
作为直接灭亡明朝的力量,明末农民起义的情况自然就很值得一看了。
本文就崇祯元年(戊辰年)到崇祯三年(庚午年)之间的农民起义做一次简单的概述,由于农民起义与清兵扫荡、一些天地异象同时发生,所以本文也会略微提及。
图1-1. 《明实录》——崇祯实录
崇祯元年的农民起义及宁远兵变
怀宗端皇帝,一讳由检,光宗第五子熹宗弟也,始封信王,熹宗无子,帝嗣位。——《明实录崇祯实录》
崇祯元年(1628年)正月乙丑朔(朔表述乙丑为当月初一),崇祯帝在皇极殿召见百官,正式接管大明王朝。
天启七年,也就是崇祯元年的上一年,历史上著名的王二起义爆发了。
在忍受不了明朝廷严苛的加派剥削之下,陕西农民王二、种光道揭竿起义,掀起了明末农民起义运动的帷幕!
《明史》中对于当年的情况有这样的记载:
陕西饥民苦加派,流贼大起,分掠鄜州、延安。
以上的流贼其实就是黄龙山王嘉胤势力。
除此之外,这种描述明显是经过了美化的。
图2-1. 《明实录》——王嘉胤起义
陕西秦地,在当时即使除去加派,一大堆的苛捐杂税以及连年的灾荒也已经使得民不聊生了。
更不用说统治阶级完全视百姓的人命如草芥,将财政全部向本省内的藩王、边镇输入而不管百姓死活等情况。
这些阶级上的压迫都成为了农民起义运动最终爆发的导火索!
只以加派粉饰太平,认为去除加派民就不苦,这种说法是不负责任的。
当然,崇祯朝时国家财政确实也十分吃紧。
就在崇祯元年,还发生了一件与财政有关的大事
秋七月甲申,(辽东)宁远兵变,巡抚都御史毕自肃自杀。
图2-2. 《明实录》——宁远兵变
宁远兵变发生的原因非常简单,就是朝廷四个月未发军饷,引起了士兵们的极大不满。
为什么士兵们会这么愤怒呢?这好像同我们现今对于士兵的感觉不一样。
士兵为了发饷问题就哗变,还能算好士兵?
事实是,当时闹事的士兵不只是精锐部队,更可以说是明朝最顶尖的部队了。
哗变和当时的时代背景有关,明朝实行的是军屯制,军士在驻扎当地往往会休养生息、繁衍形成一个大家族。这个大家族唯一的收入来源便是兵饷。特别是像辽东这种地方,袁崇焕部下的关宁铁骑人人都是坐拥大片土地的地主。
地主家财政需求也大。
这就导致朝廷不发饷,地主家也没了余粮。
丘八们活不下去,便在毕自肃九次向朝廷申饷无果的情况下将其与总兵朱梅活捉。这个架势其实和现在农民工催发工资差不多。
《明史》对于这段历史的记载也十分简单:
是年,革广宁及蓟镇塞外诸部赏。诸部饥,告籴,不许。
图2-3. 《明实录》——宁远兵变解决方
这里的赏,就是士兵们本该得的饷银。
虽然宁远兵变最后被袁崇焕平定,但是以小见大,当时的军士与朝廷离心离德的情况可见一斑了。
崇祯二年
崇祯二年,农民起义军的实力已经扩大到相当的地步。
但是这一年最令世人轰动的事并不是流贼,而是清兵入侵
从当年的冬十月戊寅开始,大清兵进入大安口,在明朝疆域沿路肆虐。
一直到崇祯三年四月壬辰,大清兵“闲庭散步”般地烧杀抢掠满足之后,才返程东归
这场劫掠与以往明清之间的冲突大有不同,大清兵足足在明朝疆域内闹了六个月,明朝廷却拿他们一点办法也无。
此时,朝代更易之势已显。
图3-1. 《明实录》——清兵入大安口
这一年同样又发生了兵变
三月的戊寅(初五)日,蓟州发生兵变,但是可能规模不大,所以迅速被有司压了下去。
除了兵变之外,这一年的五月发生了日食六月份袁崇焕在双岛杀毛文龙,九月份导致萨尔浒之战失利的罪魁祸首杨镐被斩首。
就农民起义军来说,这一年的势头也渐盛
四月份(当年是闰月)的癸亥,三水(现广东佛山三水区)发生暴动,农民起义军们还杀了一名叫高从龙的游击将军。
秋八月甲子,著名的“西南奇捷”战役爆发,当时的四川总兵官侯良柱、兵备副使刘可训在五峰山桃花坝大败奢崇明、安邦彦部,杀敌数万人。
《明史》中也有寥寥数语记载此事:
秋八月甲子,总兵官侯良柱、兵备副使刘可训败奢崇明、安邦彦于红土川,水西贼平。
图3-2. 《明实录》——西南奇捷
这场战争虽然农民起义军失败了,但是能在短短一两年之内就发展成十数万人的规模,农民起义军的生机确实让人惊叹不已。
崇祯三年的农民起义
《明史》这一年的记载中充斥了大量篇幅关于农民军的描述。
从正月开始,就发生了延绥、甘肃兵勤王溃散后直接落草为寇的记载。前一秒还是拱卫京师的兵马,下一秒就变成了流寇,“与群寇合”。
二月份,皇长子朱慈烺被立为皇太子,天下大赦。
三月份,定阉党逆案的大学士李标致仕退休。
就在当月,“流贼犯山西”。
农民起义军的势力开始由陕西本省向省外蔓延。
图4-1. 《明实录》——秦盗入山西
夏四月丁丑,现山西临汾市蒲县被农民起义军攻占。这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在《明史》中与另一件值得普天同庆的事放在一起。
五月壬辰,“大清兵东归”!
(五月份还发生了一件皇室大事,被李自成做成“福禄汤”的福王,其母郑贵妃薨。)
满朝文武老泪纵横,此时这种形容一点也不为过。
打打不赢,赶赶不走,崇祯帝此时心中也大松了一口气吧。
晚明的人就是这么容易满足,总以为清兵走了就不会再回来。侥幸心理太严重,才导致了明朝覆灭的诸多困局。
比如说,李自成守山海关问题,南明时期的河南、山东是否光复问题,都把大清想得太简单了。
总以为大清是蛮夷,武力虽强横但脑子不好使,可人家也不真傻啊!
图4-2. 《明实录》——五月战事
六月癸丑,农民起义军王嘉胤占领府谷。府谷这个地方有些特殊,它地处陕西与山西交界处,与山西省之间只隔了一条河。
农民起义军先入山西占蒲县,再回身占据由秦入晋的要道,行动之间隐隐体现出一种计划性与周密性。
兵贵神速与后勤保障都做得很好,让人为之惊叹。
此时,正在陕西省榆林市米脂县的张献忠也聚众起义响应。
农民起义军一片形势大好,明廷却发生了两件令人扼腕的事情。一是秋八月癸亥,蓟、辽督师袁崇焕惨遭杀害;二是举荐人次辅钱龙锡被捕下狱。
这两件事情的发生将崇祯帝不能识人善用的缺点暴露得一览无余。
图4-3. 《明实录》——六月王嘉胤
崇祯帝此人性格颇为反复无常,即位时依靠李标、钱龙锡等人整治阉党,两年后自己却也开始信任阉臣、疏远忠臣,失威信于朝野。
上半年借着清兵的势头,农民起义军战果颇丰。
下半年,等明朝廷缓过劲来之后,一腔怒火都发泄在了这群衣衫褴褛的起义军身上。
冬十月丙寅,巡抚延绥副都御使洪承畴、总兵官杜文焕败贼张献忠于清涧。
清涧这个地方不简单,是扼守延安、关中之要地。
洪承畴与杜文焕也都很不简单,洪承畴不用多说,杜文焕早年间也在河套地区纵横,是一位实力战将。
十一月壬辰,(安徽安庆)怀宁的农民军被平定;甲午,山西总兵官王国栋在河曲败于农民军手下。
十二月乙巳(初一),明朝廷继续增加田赋以充饷银,农民军占领陕西吴起县长城宁塞堡。
图4-4. 《明实录》——神一元
参考文献
[1] 佚名.明实录[M]. 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 1931.
[2] 章培恒,喻遂生分史. 二十四史一[M]. 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2004.
举报/反馈

思白生看世界

1.5万获赞 1308粉丝
历史、英语、焦点,从语言出发,观全球
文化领域创作者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