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象网讯(记者 康世保通讯员 李龙龙 张永强 葛鹏菲)“一颗明珠耀四海,一缕情思入梦来。高姓发源史书载,沧海桑田亦不改…………”近日,禹州市鸿畅镇东高村党群服务中心大喇叭里每天早上都循环播放着这首定名为《东高颂》的歌曲。伴随着宛转悠扬的旋律,倾听着朗朗上口的歌词,感受着脆若珠玉的歌声,东高村的群众们侧耳倾听者有之,闭目赏析者有之,跟之轻哼者有之,一曲听罢,余音绕梁,回味不已,每个人的脸上都不自觉地洋溢着幸福和自豪的微笑。跟随着音乐的脚步,记者来到了禹州市鸿畅镇东高村党群服务中心,对正在整理脱贫攻坚资料的新任驻村第一书记王彦浩进行了深入采访。
据王书记介绍,他自今年3月入村以来,在紧紧围绕打赢脱贫攻坚战这一战略任务,持续做好“外功修炼”的同时,加紧补齐“内功修炼”短板,结合东高村实际,充分挖掘其作为华夏高姓发源地的历史文化底蕴,为东高村的未来发展提出了“乡村振兴、文化先行、弘扬底蕴、旅游支撑”的工作思路,并获得了村两委、党员代表和群众代表的一致支持。工作思路已经确定,但“内功”修炼方法尚无。王书记在持续抓好村内日常工作的同时,较为深入地研究了《世本》、明嘉靖《钧州志》、清顺治《禹州志》、民国《禹县志》、河南省《禹州市志》、河南省人民出版社《禹州姓氏》等书籍,经认真思考、反复论证,最终确立了“一馆一赋一颂一志”的切入点,为东高村修炼“内功”确定了“基本功法”,谱写了村级文化的百科全书,东高村文化振兴迈出坚实步伐。
“一馆”即为唤起乡愁的村史馆。悠悠天宇旷,切切故乡情。今年4月份开始,王书记就决定利用村部现有房子打造东高村村史馆,用来展示东高村解放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优秀乡土人才等,以此来激励后人、传承文化。8月底,在村两委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四个多月的辛苦工作,东高村村史馆已基本建设完成。馆内设置了村情概况、集体荣誉、学坛新秀、赳赳老兵、风光掠影、大事记、光荣榜等11个展示版块,同时还陈列了粗布衣、斗笠帽、老算盘等能够勾起乡愁、引起乡情的老物件近百件。自村史馆试开馆以来,已陆续接待本村群众及外来访客近千人次。
“一赋”即为综述村情的《东高赋》。《东高赋》从地理方位、历史变迁、沧桑巨变、未来展望等方面对东高村建村以来的历史情况进行了高度浓缩。截止目前,经多方征求意见,反复修改完善,全文756字的古文体《东高赋》已定稿,并作为重要版块之一入驻村史馆,为丰富东高村的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奠定了初始基础。
“一颂”即为宣传形象的《东高颂》。东高村作为华夏高姓发源地,是有十多本历史典籍记载的不争事实。但多年来,仅限于口口相传,并没有进行切实有效的宣传。入村工作半年多来,王书记翻遍了村内藏书,跑遍了村子的角角落落,倾听了老人们诉说的各类故事,登顶凤凰山目睹了荆烧盛放的美景,品味了满村桐树花开的香甜,借经典老歌之曲谱,十数易其稿,完成了集东高村历史底蕴、自然风光、开放共享等寓意在内的《东高颂》。截止目前,《东高颂》音频的录制工作已完成,与之相关的形象宣传片正在加紧制作中。
“一志”即为记载村史的《东高志》。东高村自有历史记载以来,已有数千年历史,但至今仍没有一本书对其进行专门记载。为给东高村撰写一份能够涵盖村庄历史、行政区划、自然地理、人口、农业、工业、贸易、集体经济、教育卫生、文化民俗、文物古迹等在内的纸质材料,王书记拟用一到两年时间完成《东高志》的草撰工作。截止目前,《东高志》提纲已基本成熟,相关资料仍在搜集中。
“东高村作为禹州市53个省定贫困村之一,在各级党委、政府正确领导下,在两委干部和帮扶工作队的共同努力下,今年年底将顺利完成脱贫攻坚任务。接下来,通过实施‘一馆一赋一颂一志’文化振兴工程,东高村的知名度将进一步提高,乡村形象将进一步树立,廉洁清风、文明乡风、勤奋学风、睦邻和风等新风尚也将得到进一步弘扬,村民的荣誉感和归属感也将进一步增强。正如《东高颂》中所唱,‘春已来,百花开,万紫千红香满怀。盼君归,邀君来,大美东高虚席待’,东高村必将迎来蓬勃发展的春天”。东高村驻村第一书记王彦浩如是说。
(映象网许昌新闻热线:13703868400,投稿邮箱:xuchang@hnr.cn。映象网“大象陪办”电话180 0371 9699)
举报/反馈

河南人客户端

19.8万获赞 3.5万粉丝
河南百家事,尽在一端览
映象网·河南人客户端官方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