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师范大学近年来整合高校产教学研、后勤服务等资源,充分发挥教育、科技、人才、智力等优势,深度融入脱贫攻坚工作,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深入推进农村产业革命,服务乡村振兴战略。2017年以来,学校工会采取了“食堂+政府扶贫平台(扶贫企业/合作社)+订单”的模式,组织实施了八个大类帮扶内容共 41 项重点任务,将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推向纵深。
学校的10个学生食堂、3个教师食堂每天都要开餐,4万多师生员工每天都要消费,这是一个双向收益的扶贫项目。自2017年3月起,贵州师范大学校工会组织干部职工多次深入贫困县(区)实地了解农产品市场,直接与乡镇农业合作社、扶贫企业面谈,确定长期合作协议关系。双方联合建立基地,先后与石阡、从江、天柱、平塘、关岭、惠水等贫困县(区)签订校农结合、精准扶贫合作协议,建立了许多种养殖供应基地,帮助农民增收。
面向贫困地区采购农产品是实施“校农结合”的重要方式之一。2019年,学校采购贫困地区产品的力度更大,辐射地区更广,除继续向与学校签订有“校农结合”、精准扶贫合作框架协议的石阡、平塘、从江、天柱等地区采购农产品外,还向毕节地区、剑河等地采购了大量的蔬菜。石阡的南瓜、天柱的鸡蛋、桐梓的苹果、毕节地区的“三白”源源不断地被采购进校,贫困群众的菜园子直通了学校的师生的餐盘子。2019年度贵州师范大学共采购贫困地区农产品2310吨,金额1500万元,涉及十余贫困县区贫困户6368户,贫困人口23573人,农产品采购金额占采购总额的63%。其中,贵州师范大学食堂使用的猪肉、大米、鸡蛋、食用油等100%采购自贫困地区,蔬菜约90%都是来自贫困地区。
贵州师范大学校工会干部杜健介绍说,自“校农结合”工作开展以来,学校采购贫困地区农产品近2000吨、金额1000万余元,采购规模位居全省高校前列,惠及石阡、从江、平塘、关岭、惠水、等十余个县(区)的贫困户1935户、6268人。石阡的调味料、生姜、干货,开阳的猪肉、蔬菜,晴隆的土鸡,从江的大米,威宁的土豆……如今,在贵州师范大学的10几个食堂里,多数食材都直接来自省内贫困地区。
2020年1月份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之后,贵州师范大学也面临诸多困难。全校三校区近4.2万师生不能按时返校,导致全校9个食堂暂停营业,“校农合作”食堂采购方面也处于暂停状态。然而,作为脱贫攻坚“主战场”的贵州贫困地区,农产品销售难成了贫困群众的心病。如何让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校农合作”扶贫机制在疫情期间充分发挥作用,力所能及地确保贫困群众不因疫返贫,成为摆在贵州师范大学眼前的现实问题。尽管近4.2万师生还没返校,但是贵州师范大学积极调整“校农合作”采购思路,大量采购大米、调味品、食用油等保质期长的农产品提前储备,适量匹配木耳、各类蔬菜等保质期短的果蔬产品,千方百计地帮助贫困地区的群众解决农产品滞销问题。
据贵州师范大学校工会和后勤服务集团的统计,疫情期间,贵州师范大学向签订有“校农合作”协议的石阡、从江、惠水、安顺等地采购扶贫农产品,共采购了黔五福扶贫猪肉9648斤、织金食用油33157斤、从江大米113000斤、惠水大米14000斤、石阡调味品10800斤、安顺果蔬1000余斤等,合计采购18.4万斤,采购金额达70多万元。“从平时全校9个食堂的大米日常消耗量看,疫情期间学校从惠水、从江贫困地区采购的大米总量达127000斤,加上学校库存2.1万斤,累计足够供应全校师生近30天。”贵州师范大学后勤服务集团总经理罗洪刚说。
“校农结合”是民心工程,是高校助力脱贫攻坚的具体体现!贵州师范大学党委书记韩卉表示,学校将更加全面、深入地推进“校农结合”工作,进一步帮助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助力农村产业革命,助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充分体现高校在“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中的责任与担当。(作者系贵州师范大学文学院在读博士)
举报/反馈

工人日报

152万获赞 11.8万粉丝
面向企业,面向工会,为亿万职工服务。
工人日报社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