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给国民党军各部队战斗力排排队,很多人往往会认为嫡系的五大主力,装备最好、战力最强,也有人会认为是桂系的七军、滇系的60军、粤系的四军,或者是抗战中期以前的部分西北军部队,然而,从共军的角度看,最难打的,也是仇恨最深的一定是马家军,尤其是青马。
起于草莽
清末,太平天国运动的声势震动了全国,影响也波及到了西北。同治初年(1862年)5月,陕西渭南华州(华县)爆发了回民起义,很快波及到了西北诸省,维持了十余年,导致西北糜烂,最后被左宗棠率领的以湘军为主的清军镇压。
收复新疆之役,历来公认是左宗棠对中华民族的最大贡献,不过,作为左宗棠西征的前半段,即平定陕甘回民起义(旧称回乱),却是左宗棠一生中争议最大之处,也一直是个敏感话题。
从当时国家的大局来看,得到沙俄及英帝国支持的阿古柏势力已侵入新疆多时,西北危殆,假如陕甘乱局持续,大军无法出关,又怎能驱逐虎狼之敌、收复失地呢?
同治二年,甘肃河州(今临夏)莫泥沟的大阿马占鳌起兵反清,史称第二次河湟之变。马占鳌率领数万名起事的回军进攻河州,经四个月的围困,第二年正月,守城的清军被迫弃城突围,在野外被回军歼灭。随后马占鳌杀进河州城,将帮助清军守城的万余汉族民众全部处死。
河州之战是马家军的奠基之战,一支回族(含信奉某教的撒拉族、东乡族等)、能骑善射、嗜血好杀,以河州籍马姓为主的军队开始建立起来。在马占鳌的指挥下,马家军四面出击,很快攻下了北至黄河,东至洮河的广大地域,所辖人口数百万。
同治五年,清廷任命左宗棠为陕甘总督,率兵镇压。左宗棠制定了”先秦后陇、先捻后回”的策略,稳扎稳打。在清军的猛烈攻势下,陕西的回军被剿灭,董福祥被招抚,白彦虎向甘青退却后到新疆,最后走上叛国道路。随后,左宗棠兵发宁夏、甘肃。
从1868年11月至1871年正月,经艰苦鏖战,困守金积堡(宁夏吴忠西南)的马化龙投降,其亲属及反叛头领1800人被杀,女子流放。此战,湘军统帅刘松山阵亡,可知战况之惨烈。
金积堡是陕甘回民起义的核心部位,清军从此掌握了西北战争的主动权,下一个目标就是马占鳌占据的河州。
马占鳌采取黑虎掏心战术,于河州太子寺大败清军,河州总兵傅先宗和西宁总兵徐文秀阵亡。正当左宗棠准备调老湘军过来进剿时,马占鳌却乘胜乞降。
在左宗棠挥军入甘时,马占鳌就准备投降,他深知,单凭西北回民之力,绝对无法与清廷抗衡,也打不过悍勇的湘军,顽抗到底,自己和自己的家族死路一条。但他认为如果战败投降,下场不会好,战胜而降,反而会易于被接受。
1872年元月,他派人递上投降书,还把自己和其他重要首领的儿子送往左宗棠大营。左宗棠大败之余,见马占鳌居然主动投降,自然喜出望外,立即予以接受。
左宗棠平定西北,采取的是剿抚并举之策。左宗棠对马占鳌的文才武略颇为欣赏,马占鳌负荆请罪更博得左宗棠好感,遂将起事回军缩编为三营,马占鳌被任命为督带,马悟真、马永瑞、马海晏等重要将领被任命为管带。
兴于乱世
投降后的马家军急于戴罪立功,1872年9月,在左宗棠的指挥下跟随刘锦棠向西宁发动了进攻。经大小50余战,11月困守西宁的马永福等回军首领投降,回军大部瓦解,马桂源、马本源兄弟率四五千人撤退到化隆,1873年2月马氏兄弟被马占鳌诱捕。接着,清军攻占起义军的最后一个据点循化厅城,西宁回民起义归于失败。
马桂源是某教华(花)寺门宦第六代教主,是马占鳌的老师,早在咸丰末年就举兵,在马占鳌围攻河州的同时,其率部围攻西宁达半年之久。攻城失败,于是接受朝廷诏安,马桂源署循化同知,同治七年,署西宁府知府。其兄马本源署中营游击,护西宁领总兵篆。
马桂源兄弟俩并不是实心归顺,只是因兵败而选择的权宜之计。1873年马氏兄弟被押赴兰州凌迟处死,其三岁独子被阉割,配给军人为奴。有传说参与领导了1895年第三次河湟事变的韩文秀就是此幼儿。
收复西宁后,陕甘回民起义只剩下河西的肃州(今酒泉)一个中心。1872年1月7日,川军徐占彪部到达高台后向肃州发动进攻,1873年9月左宗棠亲自率刘锦棠部到达肃州,最终于10月18日攻入肃州,马文禄投降后被杀,肃州被焚。
在这一系列的战争中,马家军将屠刀挥向了曾经并肩战斗的战友,大量的回族同胞成了马家军的投名状,很多家庭被杀绝。
光绪21年(1895年),一些野心家利用回民教派冲突,借甲午战争清军大批调往前线之机,在河湟地区再次掀起腥风血雨,清廷立即派大军进剿。此时马占鳌已死,马家军在其子马安良、马海晏和他的儿子马麒、马千龄子马福禄的率领下,对起义军进行了残酷镇压,大量民众被杀,花寺的教主家族中,绝大多数嫡系成员与阿訇都因此身亡,花寺自此一落千丈。
马安良
义和团运动时,董福祥的甘军被调入北京,此时,马家军从属于甘军,马安良、马海晏、马麒、马福禄和马福祥兄弟都率队前往。甘军进京后,被编为武卫后军,受荣禄节制。驻守永定门第二天,甘军士兵就在街上打死了日本公使馆书记官杉山彬。这也成为了八国联军侵华的导火索之一。
在抵抗八国联军侵略的战争中,马家军是清军中最表现最忠勇的部队。马福禄一族200余人战死于正阳门,马福祥接替兄长指挥,打红了眼的马家军拼死不退,正阳门洋军始终未能攻克。
慈禧携光绪西狩(外逃),由甘军护驾,74岁的马海晏护驾西行,死在半路,马安良在风陵渡亲自扶桨摆渡,扈从老佛爷进西安。所以马家历来自认“世受皇恩,有功于国。”这也是马家三代得以崛起的资本。
西北三马
清末到民国早期,马家军的军事力量主要分为三个派系。马占鳌的儿子马安良、孙子马廷、马廷贤,称为西军;马海晏这一支,其子马麒、马麟,第三代就是马步青、马步芳,称为宁海军,;马千龄之子为马福禄、马福祥,第三代为马鸿宾和马鸿逵,称为宁马军。
此为马家军的 “西军”时期,仍延续马占鳌降清时的格局,即以马占鳌子系为首,辖制马海宴子系和马千龄子系。马占鳌起兵时马千龄是给其出谋划策之人,类似于军师,并无军职,第三次河湟事变时其子马福禄(光绪年间武进士)为朝廷镇压回民起义才自组民团成军。
因而,最早的三马应为马占鳌、马海晏、马千龄。民国初年,大致的格局是马占鳌系占据甘肃,马海晏系占据青海,马千龄系占据宁夏、绥远。随着马安良淡出及其西军卷入第四次河湟之变,被国民军逐出甘肃,马占鳌系退出历史舞台,马海晏系(马步芳)遂控制甘肃、青海,1945年又出兵新疆,控制了新疆一部。绥远被冯玉祥夺取后,马鸿逵在与马步芳争夺甘肃的斗争中失败,意图染指河南又未成功,因而,马千龄系的势力只盘踞在宁夏。经多年征战,马家军演化为青马和宁马,后三马为马步芳、马鸿逵、马鸿宾,算上甘肃河西的马步青的话就是四马。
西军的覆灭
1886年马占鳌病故于河州家中,马安良接替父职,担任了这支回族武装的新指挥官。1911年辛亥革命运动中,马安良组建”精锐西军“,拥有步兵5000、骑兵1000共24个营,率部镇压陕西和宁夏的民军,反对共和。
1912年民国告成后,又转而支持共和,依附袁世凯,4月被任命为甘肃精锐军统领兼甘肃提督,10月任中国国民党甘肃支部长、12月30日被授予陆军大将军衔。1915年12月23日被册封为一等男爵。以西军为资本,拥兵自重,操纵甘肃省省政,成为民初甘肃省的“太上皇”。
1914年,北洋军阀派皖系人物张广建担任甘肃都督,张广建拉拢其他将领,孤立马安良,马良被逼离开兰州,后由于马安良镇压藏民,被张广建以妄生是非为由奏请北洋政府将其撤职,马安良自此失势,被迫返回河州老家。1920年因病去世,终年66岁。
马安良有五子,长子马廷辅,次子马廷佑,历史无过多记载,五子:名不详。马安良死后,其三子马廷勷接统西军武装集团。曾任北洋政府总统府侍从武官,1918年后历任甘肃甘凉道尹、凉州镇总兵和镇守使、混成旅旅长等职。1920年4月8日被北洋政府授予陆军中将衔。。
1926年冯玉祥率国民军入甘后,凉州镇被撤销,所部老西军被改编为第27师,任师长。1928年马仲英举起了反冯大旗,挑起了血腥的第四次河湟事变,马廷勷卷入其中。1928年组成“西北回民联军”,辖3个军,是西北三马家族中最强大的武装势力。1928年10月马廷勷在河州被国民军击败,逃往西宁。11月退往青海藏区,联合马仲英杀害大量无辜藏民。1929年奔赴南京投靠蒋介石,任讨逆军第十五路军总指挥。
蒋介石令其召集旧部未成,将部队交到四弟马廷贤手上,头脑发昏去投靠冯玉祥,结果自寻死路,1930年在河南焦作被冯玉祥枪杀。
马廷贤则利用中原大之机,率部回西北,攻下天水县城,屠杀百姓。1931年3月,被南京政府任命为陇南绥靖指挥。之后部队内讧,率残部为匪,祸害地方,最终被来自四川的邓锡侯和陕西的孙蔚如所剿灭。1932年1月率残部往投马鸿宾,马鸿宾认为所部多为惯匪,收缴了枪支马匹,大部分士兵遣散。西军就此在政治舞台消失。
马廷贤后逃往天津,抗战时日军曾委其为“西北长官”,一度去包头,又化装回天津,改名换姓藏匿于民间。1941年回甘肃河州。解放后被人民政府逮捕,后获释出狱。1958年再次被捕。1962年在家乡被临夏县人民政府处决。
灭了东突的“尕司令“
西北马家军阀,在历史上有三马、四马、五马之说,分别代表不同历史时期的实权人物。“五马”指的是马步芳、马步青、马鸿逵、马鸿宾加上马仲英。马仲英是马海晏的侄孙,其祖父马海源是马海晏的七弟,参与了抵抗八国联军和西行护驾。
1927年秋,国民军师长赵席聘任河州镇守使,横征暴敛,触犯宗教禁忌,激起***强烈反对。时马仲英父亲马宝为宁海军(26师)营长,有病在河州老家休养。马宝作为请愿的代表,被扣留送兰州,以“通匪”而遭国民军枪决。
马仲英(原名马步英,跟马步芳反目后改名)当时只有16岁,任副营长代父管理部队。1928年5月2日,带其弟马仲杰、姐夫马虎山等七人袭击循化监狱,打死官兵30余人,抢夺大量枪支。其在宁海军营的两队骑兵闻讯投奔而来。紧接着,打败前来镇压的一团官兵,当晚该团哗变,大部归降马仲英。
一周内,马仲英得人枪3000,嗣后兵发河州,召集了两三万民众建立”黑虎吸冯军“,由于年幼,人称“尕司令”。
5月10日,马仲英兵围河州,击败赵席聘。冯玉祥陆续调集吉鸿昌、孙连仲、佟麟阁等部进剿,战乱迅速扩大。马家军的诸多势力,如马廷勷等先后卷入,搅得甘宁青一片大乱,当地回、汉、撒拉、藏等民族彼此仇杀,数十万各族民众惨死,无数城市村寨被毁,酿成了一场持续三年的第四次“河湟之变”。
马仲英和马步芳不同,不仅个人生活上比马步芳严肃,无不良嗜好,而且勇武过人,逢战则身先士卒带队冲锋,而马步芳是不上前线的。马仲英起事后,从三围河州开始,纵横西北,与冯玉祥的国民军反复搏杀,是马家军公认的最凶悍的猛将。
1929年被吉鸿昌打败后,马仲英部被马鸿逵收编,自己远赴北平面见蒋介石,以作战参谋身份参加了中原大战。
1930年冬马仲英潜回宁夏,携旧部突然攻取甘州(张掖)和肃州(酒泉),自称“甘宁青联军总司令”,企图成立河西省脱离甘肃和西北诸马的羁绊。马步芳一直视河西为自己的地盘,遂于1931年4月领军来攻,马仲英不敌丢失张掖,退守安西、玉门、敦煌三县。正好这时新疆哈密事变爆发,尧乐博斯来请马仲英助战。5月,马仲英带500余人90支杂枪第一次进疆。
马仲英人少枪破,但是部队勇敢善战、非常能打,新疆的省军根本不是其对手,马部数百人每次都是以少胜多,连战连捷,兑现了他“一人一马一矛枪,到了新疆换钢枪”的承诺,一时士气大振。新疆省主席金树仁派张培元、盛世才率大军前往哈密进剿,马仲英知兵少不敌,加之自己腿伤需要休养,遂于当年秋末带着缴获的战利品退回。
回到甘肃后,经族人说和,马步芳将河西的酒泉四县划给马仲英。蒋介石也将其部队收编,给了个新编第36师的番号,两个旅长由其弟马仲杰、姐夫马虎山担任。
马仲英的骑兵在训练
经过一年多的休整,实力扩充到3000多人。1933年3、4月份,率36师大部二次入疆。三战三捷,夺取了哈密、巴里坤、木垒,但是在攻打奇台时,19岁的弟弟马仲杰战死。马仲英怒不可遏,亲自督战攻破奇台,将俘虏的归化军全部处死。
苏维埃革命后,大批白俄逃入新疆,为了抵御马仲英的袭扰,金树仁招募了两千多人编为归化军,辖三个骑兵团。马仲英消失后解散。
白俄归化军中骑骆驼的哥萨克骑兵
二次入疆时,盛世才已取代金树仁成了新的新疆王。1933年6月12日,双方各7000名兵力在紫泥泉大战。盛世才方面除了2000名省军和1000名归化军,又增加了一支新的生力军,即东北义勇军。
1932年在东北的马占山、李杜、苏炳文等部黑龙江、吉林义勇军,在日本关东军的围攻下损失惨重,相继退入苏联境内,经铁路转运从新疆的塔城回国。盛世才以马仲英幕僚中有一名叫大西忠的日本人为由,诬称马仲英是汉奸,从而诱使义勇军站到了马仲英的对立面。在与马仲英的战争中有五千余名义勇军战死,盛世才坐稳新疆后,更是残杀了一万余名义勇军。
紫泥泉大战马仲英眼看即将获胜,突然天气大变,大雨转雪,气温骤降20多度。都带着皮衣,而马部的军装都是单衣短裤,寒冷难耐,盛军趁机发动反击,马仲英折兵2000余名,败退到了吐鲁番。之后盛军往攻,被马仲英打得大败。
1933年11月,马仲英与伊犁的张培元结成反盛联盟,趁着盛世才主力进剿张培元之机,马仲英率两万多人一举攻克达阪城,把省城迪化(乌鲁木齐)团团围困。
盛世才倒向苏联,后面又实行联共联苏的“六大政策”,就是这时候开始的。两支苏联红军首先从霍尔果斯和塔城入境参战,张培元兵败自杀。接着苏军扑向省城,马虎山与苏军在昌吉头屯河大战26天,虽连胜七仗终不敌而退。2月8日,到达迪化的苏军向马部开炮轰击,10日配合盛军发动全线反击。面对上有飞机下有坦克装甲车的现代化立体攻击,马仲英被迫于12日撤围,16日退往达坂。3月9日,苏军、盛军向达坂发动总攻,马仲英部败退,苏军跟踪追击,马部除少部分逃回甘肃外,大部退往焉耆、库尔勒、巴楚,在苏军的攻击下最终退入喀什。
马仲英36师里的维族部队
在33年底,正是喀什上演东突闹剧的时候。马仲英进围迪化前,曾派马福元率6000人南下增援被围的疏勒。34年2月6日之后的几天,马仲英在迪化大败,可他的部下却在疏勒、喀什取得大胜,东突土崩瓦解。
面对大军压境,马仲英被迫接受城下之盟,答应交出兵权。1934年6月马仲英率280余亲随进入苏联,部队交马虎山指挥。在头两年他还与旧部有所联系,以后竟不知所踪。
1937年4月马虎山率36师再次反,在苏军和盛军的围攻下被打败。马虎山逃往印度,后回到老家河州,1953年随马步芳的叔父马良叛乱,被解放军剿匪部队击毙。只有少部分人在马福元带领下逃回敦煌,而逃至和田的残部则全部被盛世才枪杀。
盛世才
名不副实的宁马
马福禄及族人战死正阳门,给宁马博得了崇高的荣誉,但是宁马也伤筋动骨,民国后宁马的战力在诸马中垫底。
辛亥革命后,马福祥遣散了满营官兵,并在甘肃编练甘肃新军,因而宁马集团有两支武装力量,一为马福祥之子马鸿逵统帅的旧部,一为马福禄之子马鸿宾统帅的新军。
马福祥
红军长征时,马鸿宾部曾经参与围堵,中央红军进入陕北根据地前的最后一仗就是打的马鸿宾部骑兵。领教了红军的厉害后马鸿宾就不再冒头。抗战中,马鸿宾是西北诸马中抗日最坚决的,指挥所部81军在绥西坚决抵抗。面对装备优势的日军,将日军引入沙漠,使得日军坦克失去作用,然后再发起反击,将日军击退,有效地配合了傅作义部的五原作战。日军撤退后,81军迅速向伪蒙军队发起进攻,伊克昭盟东北地区全部被收复。
解放战争时参与围攻陕甘宁边区,只与解放军发生小规模战斗,被击败。1949年9月19日,马鸿宾父子在宁夏省中宁县率第81军万余人通电起义,被改编为西北独立第二军,仍由其子马悼靖任军长(后任宁夏军区司令),1950年缩编为独立第一师,1953年改为人民解放军农业建设第一师,1956年集体转业。
马鸿逵曾积极参与军阀混战,还参与围堵红25军,数次被击败,最终发展为11军、128军、贺兰军。解放战争时西野围攻榆林,马鸿逵部全军增援,导致我军被迫撤围。宁夏解放时,马鸿逵负隅顽抗,但是军无斗志,部队很快被大部歼灭,余部投诚。马鸿逵及其子逃台湾,后去美国。
马鸿逵
强悍、凶残的青马
1900年马海晏死后,子马麒接掌部队。1911年马安良组建“精锐西军”,马麒任;1912年,马麒任青海镇总兵兼蒙蕃宣慰使,取得青海的军政大权,青马武装开始独立发展。1915年任甘边宁海镇守使,军队全称“宁海巡防马步全军”。
1925年9月,宁海军改编为国民军暂编26师,马麒任师长,其弟马麟任副师长,辖2个步兵旅、1个骑兵旅,兵力三千,各级官佐基本都是亲属宗族,实为马家的私兵。
马麒马步芳父子
马步芳接掌后,青马开始膨胀。1934年孙殿英想染指西北,遭西北诸马抗拒,双方在宁夏展开大战,孙殿英被击败,史称四马拒孙。那时,青马已有正规军一万四千人。1936年红军西路军血战河西走廊时,青马已能调集三万正规军和七万民团。
青马起家部队是100师和骑5师,分别由马步芳和其兄马步青掌握,因而,青马中骑5师的地位是高于100师。
红军西征时,骑5师率先迎战,第1旅马禄部被击败,红军将二三百名俘虏放回,在后期战争中,马禄部是马家军各部中残杀红军俘虏最少的。除击败西路军之役,骑5师未再与共军发生过战斗。
骑5师后发展为骑兵第五军,1943年由马步青女婿、马步芳外甥马呈祥接任军长。1937年8月,青马组建暂编骑兵第1师(后改番号骑兵第8师)参加抗战,骑五军派出一旅为骑8师2旅,曾在山西河南等地与日军激战,1939年该旅从河南调回陕西,驻防铜川。马步青又从甘肃调来两个旅扩编为暂编骑兵2师。由于马禄部与八路军保持友好,受到蒋的猜忌,后被马步芳解除职务。
1945年骑五军调入新疆,曾在北塔山事件中与外蒙军队发生营连级冲突,予外蒙军以重创。1949年新疆和平起义时,马呈祥被礼送出境(后从埃及转道去台湾),骑五军整编为骑兵第七师。
程悦长(前拿望远镜者)在平叛前线
1950年3月该师先后有12个连另一个排1930余人参与乌斯满、尧乐博斯叛乱,残杀解放军派去的政工干部和各族群众。解放军坚决平叛,匪首被击毙,叛匪大部被歼,仅数百人逃入山中为匪,后陆续被消灭。1953年改为农业建设第十师驻玛纳斯。
反共最坚决、最凶悍残暴、欠下血债最多的是“芳马”。
马步芳部此前番号为暂编1师、新编9师,1933年蒋给了100师番号,辖3个步兵旅、1个骑兵旅,此外马步芳还有用以控制藏区的青海海南警备区2个骑兵旅3000人。1937年,编为82军,除100师外,另辖一个补充旅、一个骑兵旅和两个直属保安骑兵团,总兵力约近三万人。1948年西府战役后编有两个军及若干保安团,八万兵力。82军辖100、190、248三个师和骑14旅(2个团),129军辖357师、骑8旅(原骑8师,3个团)、181师(新编1师)。兰州解放前,又新编了一个步兵军一个骑兵军,二个独立旅,加上保安团,拥有兵力十五万左右,而此时青海全省人口(不含牧区)才95万人。
青马每个步兵师辖2个步兵团1个骑兵团,步兵团3000人,骑兵团2000人。骑兵既能上马砍杀又能下马步战,而每个步兵班则有一匹马驮运辎重,因而其机动性和冲击力相当强。
早期青马作战大量使用民团,全省划分为15个保安区,共编组107个保安团,有团丁15万余人、各种旧式步枪5万余支、马枪600余支。每临战阵,青马都首先驱使这些民团到一线与对方拼消耗,等对方拼得差不多了,青马正规军才出动给对方猛击。这一战法非常类似成吉思汗蒙古军。西路军曾给青马造成重大伤亡,但其中大部分是民团。
马继援掌军后,强调正规化,作战以野战部队为主,保安团负责训练士兵、补充主力部队、配合主力作战。青马士兵恃勇好杀的作战意志和作风在保安团就已经养成,由于人员配备得当,战斗力相当强。兰州战役在100师前面防守窦家山主阵地的就是青海保安一团,曾给解放军造成很大伤亡。不过与青马正规部队相比,保安团战力毕竟还是弱一些,而且遇到的是比西野装备好且很能打的63军(抗美援朝铁原阻击战了解一下),因而,窦家山也是最先被攻下。
青马士兵是世袭制,年龄大了去重队或去军牧场放牧,因而几乎全是老兵,战斗技能强。青马作战有一个特点,进攻时每个士兵只带三排子弹,打完后再去后方取子弹再战。西路军的失败主要原因就是我军弹药少火力不足(刺刀也少),打完了子弹只能拿起木棍与马家军肉搏,就算拼死打掉了骑兵也只能缴获空枪。两千年来,纯冷兵器对战的话,骑兵对步兵具有碾压性优势。
青马作战最大的一个特点是作战顽强。我军给予的评价是,除了装备差,作战意志等同甚或强于日军,战斗力与日军相当。
青马部队士兵主要来自甘青两省交界地区信奉***教的回族、撒拉族、东乡族,由于历史上形成的民族隔阂与仇杀,故民风剽悍。在上层统治阶级利用宗教观念蒙蔽下,加之以多是宗亲家族,使得青马士兵在对外征战中表现了极强的内聚力和奋勇精神以及残暴行为。青马顽强的另一个原因是作战时使用督战队。
青马的弱点主要有三,其一是军官战术素养低,大多只知道驱使士兵死打硬拼,如果对方火力弱往往能奏效,可是遇到火力强的,则就是送人头;其二是装备差,在国军中属于三流装备,如果马家军拿上嫡系美式装备,不可想象;其三是具有封建军队的本性,用六军军长罗元发将军的话就是:“马家军比中央军还难打。幸好他们有一个坏处,你一旦把他们打垮,他们就溃不成军,有多远跑多远!”
青马历史上唯一的亮点是,骑八师长期奋战在抗日前线,付出了从副师长、旅长、团长等近万名的牺牲,给了日军以沉重打击。但是,青马反共反人民的本性即使在抗日战争时期也未有实质性的改变。1938年10月,马元祥旅(解放后叛乱被镇压)在淮阳偷袭我正在进攻日军的新四军,致新四军第四支队的一个中队50多名战士牺牲,其后新四军进行反包围,俘马元祥旅连长以下160多人。1939年10月,骑八师又在黄泛区进击新四军。1940年9月,复在涡河地带进攻新四军,俘获新四军干部学员200多人,步枪200多支。
马家军的罪行数不胜数,青马统治甘青四十年,实施保甲制度,对各族百姓实行残暴统治,实行“二丁抽一,三丁抽二”,几乎每两家就有一人当兵。在三四十年代,马家军数次对藏区同胞大屠杀,多年后藏族百姓仍然心有余悸。青马也是最反动的,不只是壮丁,就连全省的某教阿訇、满拉也要集中起来进行训练,灌输“反共就是救国,救国就要保教”等反动思想。
我军与青马作战,吃过很大的亏。最刻骨铭心的就是西路军全军覆没,数千被俘红军将士被残杀。
抗战时,新四军四师遭国军围攻,其中骑8师最冒尖,四千多新四军牺牲,许多战士倒在马刀下。四师退出津浦路西,黄克诚用9旅与被打残了的10旅对调。抗战胜利后10旅挺进东北,后发展为攻克了两个首都的首战战胜美军骑一师的116师。彭雪枫因此特地组建骑兵团,打造“雪枫刀”,该刀最大特点是比马家军的马刀长了两厘米,之后彭雪枫率四师从路东打回路西,骑兵团用马刀硬碰硬地打败了骑八师。
西野与青马第一次交战是合水战斗,359旅与教导旅对战骑8师,我军伤亡大于敌军。48年西府战役,西野攻克宝鸡,形势大好。但是青马突然加入战场,战役失败。又是这个骑8师,先是击败四纵,继而将掩护野司撤退的教导旅包围在屯子镇,教导旅在新四旅救援下突围,骑8师又将新四旅包围,旅长程悦长带着突击队全部端着机枪冲锋才打开缺口突围而出。《亮剑》里就有类似镜头,而李云龙的新一团就是新四旅主力16团,就是消灭了鬼子战地参观团的那支部队。
西府战役马家军俘获了我两千余名战士和支前民工,虽然此时已是马继援掌军,约束部下不得杀俘,但是仍有数百名我军被俘战士被杀害。
马家军最终灰飞烟灭
咸阳战役前一野对青马几无胜绩,1949年6月,在这个时间点青马竟然全军出击妄图夺取西安,充分显示出其狂妄。此时的一野已经鸟枪换炮,遂在咸阳来了个炮打马,在大炮面前,青马败退下去。
7月,解放军挥师西北,在固关,一军全歼青马骑十四旅,打开西进大门,这是共军首次全歼青马一个整旅。
沈家岭,由北向南望,沟右侧是狗娃山,解放军是从南向北攻
把青马作战意志真正打垮的是兰州战役沈家岭争夺战。参战的是在西府战役败给马家军的四纵。前一篇介绍11师的文章对此战已有介绍。马家军投入了第190师569团及568团一个营、357师骑兵团、190师特务连、工兵连和82军工兵营等杂七杂八的部队,我投入11师31团、32团、33团一个营、10师30团,双方在面积狭小的地域,使用相同的战法正面硬刚,最终,被打掉了所有中下级指挥官的残存的马家军们意志崩溃,冲过督战队的马刀败下沈家岭。
31团占领沈家岭
马继援在望远镜里看着沈家岭的一片火海,说了句:“尕娃们,不行了。”马家军遂士气大落,马继援也再未向沈家岭派出增援部队。南山各部队指挥官知马继援已无心再战,遂陆续放弃争夺,各阵地相继在下午四五点左右被我军攻占,而沈家岭则至晚七点才被我军全部占领。
马继援下达撤退令后就逃离兰州,各部按规定自东向西逐步撤退,最西边的沈家岭、狗娃山距离黄河铁桥最近,此处的190师、357师应防守到晚9点最后撤退,但是,准备第二天攻击狗娃山的三军的侦察兵晚上发现阵地上空无一人,原来190师、357师的残部率先逃跑了。三军立即突进中途也未遇敌军阻击,晚12点封锁了黄河铁桥。除了敌指挥机关和190师、357师残部逃走外,其余全被捂在兰州城里。敌军官骑马趟过黄河,大量的士兵则被黄河水冲走,剩下的只好缴枪投降,青马起家部队100师还没怎么打就成了俘虏。遗憾的是由于青马骑兵布置在北岸,使得罪恶累累的骑8师逃脱了打击。8月26日,兰州解放。
第二天,马继援痛心疾首:“我以为100师还完整,没想到也全部损失了”,马家军的步兵几乎全灭,再继续与解放军对抗只能是死路一条,遂放弃了撤到安西汇合骑五军继续顽抗的打算。他先遣散了甘籍士兵,自己从小路逃往西宁,临走命青海籍士兵整队退往西宁,但在半路也大多逃散。
8月27日与30日,马步芳父子相继带领家眷和129军军长马步銮、181师师长马章、兰州警备司令赵珑、新编步兵军军长马全义等亲信坐飞机逃走,结束了他们在青海长达40年的黑暗统治。临行前,马继援给手下高级军官留下9封信,叮嘱部下“战马变耕马,武器藏地下,待机而动”,为后来青海的反革命武装叛乱埋下了毒根。
9月5日,西宁解放。
陆续逃至西宁附近的青马只剩三千人,在我军派出的劝降团劝导下, 青马集团的军政骨干、各级部队长全部投降。当时的《青海日报》报道,到11月20日,青海全省投诚的马步芳残部,校以上军官160名,投诚及俘获散兵2821名。,
投诚的马家军,其士兵和下级军官就地遣散回家,校以上军官送西宁学习改造。遣散时,规定缴枪或刀,都可换一块大洋。战马允许带走,回家可以耕地。
解放军官训练处里,有82军副军长赵遂、参谋长马文鼎、100师师长谭呈祥、190师师长马振武、248师师长韩有禄、357师师长杨修戎、骑8旅旅长马英、原骑14旅旅长马成贤、青海省伪参议长马元海(围剿西路军总指挥)等人,除去在张掖投降的新编骑兵军军长韩起功,青马作战序列里各部队的高级军官,全都进了这个学习班。
1949年11月2日,青海玉树区专员马峻主动联系一军,宣布起义,这一天后定为玉树和平解放日。对那些投降的,当时报纸报道所用词都是投诚,很给青马投降人员面子。不知从何时开始,网上开始流传我军不接受青马起义、投降,这都是反华的网军或公知为了给共军抹黑,妄图挑拨民族矛盾而编造的谣言。
马步芳跑了后,马家军头领有个“桥头会议”,82军副军长赵遂说:“飞的已经飞了,时到如今,我们不能飞的这些人,应该怎么办好,今天大家商量商量。”
后被众人公推起草投降信的82军副参谋长说了一句话:
“现在我们唯一的出路就是向解放军投诚,我们大多数人顾虑的是怕解放军要报红四方面军的仇,投诚后会把我们杀掉。可是我想,如果共产党执行这种政策,它也不会有今天的胜利。”
解放军是为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而战,国民党反动派至今也不明白这个道理。
虽然我军仁至义尽,但是这些青马们大多没得善终,原因是这些人骨子里反共反人民。在度过了军事崩溃带来的的精神崩溃期后,这些人开始蠢蠢欲动。
兰州溃败后,100师师长谭呈祥就喊:“好枪好马我要哩,柴达木进去哩,共军人多我就跑哩,人少我就打哩。”骑8师在西府战役占了便宜后,在随后的作战中多在侧翼或作为预备队,未遭受我军沉重打击,因而特别骄狂,在给彭总的投降书上,马英是唯一未签名的青马高级将领。
我军对这些投诚军官管理相当宽松,晚上甚至让这些人可以回家居住。也因此,马元海、马振武、马英、马成贤等许多军官悄悄逃离西宁,约定在青海各处举事。
1949年11月马英、马成彪、韩海如等率先发动叛乱,因是农历十月,故民间又称“十月匪乱”。从49年底至1953年,叛匪们勾结旧军官、地主、宗教分子,召集旧部,裹挟群众,发动了多起叛乱,他们攻击驻军、政府,残杀土改工作队和百姓。我军对叛乱予以了坚决打击,匪首不是被击毙就是被就地镇压。
参加平叛的我军骑兵
51年8月,赵遂、谭呈祥、杨修戎等参加训练班的青马骨干探悉我军将在西宁湟光电影院召开会议,便商议在电影院里埋上炸药,妄图等我主要领导集中时制造骇人事件。所幸马文鼎临阵动摇,向一军领导坦白。
经过甄别,1951年9月23,把原青马82军副军长赵遂、100师师长谭呈祥、357师师长杨修戎、新编骑兵军军长韩起功等30名罪大恶极的骨干军官枪决。解放后善终的青马重要头目只有82军参谋长马文鼎和248师师长韩有禄。
青海群众欢送我军出征剿匪
虽然大的叛乱被镇压了,但是小的叛乱时断时续,一些顽固分子逃到甘南、海南藏区联合藏族头人继续反叛。56年至58年,甘青藏边发生大规模叛乱,我军几乎调集了所有骑兵部队参与平叛,刚从朝鲜回国的几支部队也参与到剿匪战斗中。
受美中情局训练并空投武器武装的叛匪
1958年,11师步兵部队在前方平叛,炮兵团驻地在临夏——马家军的老巢,突遭数万叛匪围攻,该炮兵团拿起步兵武器投入战斗。但是叛匪中有许多原马家军残余人员,战斗力甚强,正当情势危急,恰巧134师一个步兵团去甘南剿匪路过,闻讯后紧急赶来,内外夹攻,坚决平息了这场想趁机在后院点火的大规模暴乱。
11师则撵着叛匪打,一直打过唐古拉山,打到喜马拉雅山下,1962年飞兵贝利小道,把打得鬼哭狼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