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溪新城。福州日报记者 池远摄
农业生产领域,自动化、智能化设备不断上马,传统农业变得高效、“轻盈”;
政务服务前沿,事项线上办、指尖办,让企业市民少费时、少跑腿;
生态治理一线,管河护河装上了“千里眼、顺风耳”,绿水青山守护更有保障;
城市管理过程中,大事小事线上汇集,群众的“烦心事”“揪心事”第一时间得到解决;
……
近年来,“数字”基因已深植闽清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有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这背后,是该县积极融入“数字福州”建设,持续推动“数字闽清”三年行动计划,为全方位高质量发展超越注入强劲的“数字”动能。
梅城镇干部巡查中用小程序记录群众反映问题。  (梅城镇供图)
以“数”提质 让发展动能更强劲
上蛋、清洗、消毒、风干……在福建杉村集团的蛋鸡养殖基地,所有生产工序有条不紊地推进,但偌大的厂房内,却只有几名工人。“这就是高科技养殖模式的‘魔力’。”福建杉村集团农牧事业部副总经理李艳雪介绍。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李艳雪口中的高科技养殖模式源于自动化、数字化设备的支撑——基地采用德国全套养殖设备和荷兰全自动蛋品分级设备,配套自动化喂料、通风、清粪等智能化系统,能够实现自动上蛋、清洗、消毒、风干、紫外杀菌、检验、称重到自动包装。
“与传统养殖模式相比,管理人员的工作更简单、轻松,只需提前设置好相关参数,所有日常管理工作均由机器自动完成。”李艳雪介绍,目前集团落地闽清的两个蛋鸡养殖基地存栏蛋鸡共有100万只,而管理人员仅需60余人。
闽清县行政服务中心多规合一窗口为市民办事提供便利。 福州日报记者 池远摄
在桔林乡福州市凯达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数字”也为作物种植带来“新气象”。该公司累计投入400多万元建设农业物联网应用示范点,通过建立物联网络系统实现了农业智能数据采集、分析、调度管理,利用视频监控系统实时掌握农作物的生长情况,利用物联网络综合管理系统实现差异化管理,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使企业增产40%,节约能耗30%。
“近年来,这种将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农业深度融合,实现全过程信息感知、精准管理的全新农业生产方式正逐步普及,在农业体系质量、效率变革方面发挥巨大推动作用,为农业发展带来更强劲动能。”闽清县数字办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县根据自身特点,还形成了基于人工智能的移动终端病虫害识别系统、基于人工智能的县域智慧农服平台、智慧橄榄产业平台三个项目,建成后将提供病虫害智能识别、测土配方精准施肥、农产品全网营销供应链等多种功能,目前项目的研发推广工作正在持续推进。
以“数”增效 让办事服务更优化
“项目得以顺利选址,多亏了‘掌上多规’服务!”在闽清县下祝乡,当地的敬老院建设工程正在加紧推进。日前,该项目负责人通过“掌上多规”划定地块,并与闽清县多规窗口互动,在线上会商生成会商意见表,为项目选址提供指引。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我县在全市率先推行‘掌上多规’服务,将‘多规’应用范围从政务内网拓展到互联网,以‘指尖选址、政企互动’的服务模式,促进项目选址一趟不用跑。”闽清县多规办相关负责人介绍,项目业主只需在手机端圈画用地范围线并在线上发送申请,就能进行用地预选址会商,无需为选地而多次往返于实地与窗口之间,既节省精力,又节省成本。据介绍,闽清项目预选址办理时限缩短至2个工作日。
闽清创新“智慧管河护河模式”,水清岸绿的河道吸引成群的白鹭栖息、觅食。  通讯员刘建新摄
“掌上多规”平台去年4月刚上线便“一战成名”。当时福建杉村集团因扩大生产需要再建两个养殖基地,历时多月仍没有找到合适地块,一度在微信群中“悬赏”5万元寻求土地信息。闽清县多规办工作人员得知情况后主动对接企业,指导其通过“掌上多规”平台智能化选地,很快寻得了合适的地块。一年多来,闽清县已有112家企业通过“掌上多规”平台完成选址工作。
以政务“触网”,持续提升企业、市民办事效率和便捷度,闽清借力数字技术不断优化政务服务。
该县全面加强电子证照在审批服务中的应用,加快证照存量数据转化,证照生成率达100%,证照感知率超55%,居全市前列。截至目前,该县县级事项网上可办率达94.4%,最多跑一趟和一趟不用跑事项占比超90%,2019年,闽清县网上申报率达43%,居全市各县(市)区第一。
为进一步推进“审批服务便民化”,该县还接入100个高频服务事项,在全县范围内多选取人员密集场所布设自助服务终端,实现24小时在线自助快捷办理业务,让优质服务触手可及。
闽清县河道高清视频监控系统。福州日报记者 池远摄
以“数”优治 让生态治理更可靠
“下祝乡三洋村河段河道周边围养鸡鸭,造成水质浑浊,与群众协调已整改完毕”“塔庄镇茶口村河段河道周边粉干厂将淘米水排入导致浑浊,已完成整改”……在闽清县,对于河道污染快发现、快治理、结果及时汇总处置模式已成为治水“新常态”,“河畅、水清、岸绿、安全、生态”的美景也已在大小河道常驻,该县连续3年在全市河湖长制绩效考核中排名第一。这离不开该县探索创新的“智慧管河护河模式”。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闽清县位于闽江下游,境内河网水系发达,共有大小支流河道143条,全长832.86公里。面对这样复杂的水系环境,如何治理?该县借力大数据、互联网,为管河护河装上“顺风耳、千里眼”,创新“智慧管河护河模式”,开发建设了全省首个河长制管理信息系统。
“系统对闽清域内143条大小河流的水文信息、高清地图实现全覆盖,并据此建立起‘水系名录’,实现全县水系全覆盖。”闽清县河长办常务副主任宋秀生介绍,平台具备水资源保护、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和水生态修复、水域岸线管理、执法监督6大功能模块,随时可调看185处河流监测点的高清视频,达到管水治水“空间可视化、河流动态化、管理信息化”目标。
系统同步开发了公众版和专业版平台、移动APP巡查软件和微信公众号,借此开展“网格化”管理。“河长、村级河段长、河道专管员、河道保洁员在日常巡查、纳污整改、任务执行时的照片、日志、轨迹一一在平台上呈现,更加高效推动河长制开展。”宋秀生介绍,不同岗位河长、河段长、河道专管员、河道保洁员以及社会公众均可通过手机APP实现“网上巡河”“网络晒河”,提升了河湖共管水平。
此外,为突破县级部门工作人员不足、徒步巡查河道低效的瓶颈,该县河长办统筹布局,建设完成全县185路河道高清视频监控,实现河道全覆盖,提升河湖监管水平,进一步丰富管河护河手段,确保涉河问题及时发现、快速处理。多种数字化手段并举,让“河长治、水长清、岸长绿”环境目标稳步实现。
以“数”增福 让群众难题更好解决
“县医院四楼牙科没有叫号取号机,也没有工作人员引导排队,导致病人无序就诊……”“位于梅城镇大路村豪业陶瓷有限公司门口前方,道路塌陷存在安全隐患……”每天,闽清城市运转中大大小小的问题都会汇集到闽清县12345平台,经由这一“中转站”批转到对应部门快速解决。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今年以来,平台共受理诉求6499件,及时回复率达100%,群众满意率为99.82%,通过技术加持,民声反映渠道不断畅通,这让闽清群众连连点赞。
在12345广泛受理诉求,传达群众所忧所盼的同时,为进一步推动精细化管理,闽清县梅城镇开发小程序“闽清县梅城镇人民政府街长制”,群众通过小程序,即可参与到城市管理中,随时随地一键反映问题。结合该镇网格员及街长通过平台收集城市管理、社区治理问题及服务需求,广纳意见转为政府决策,做到“问题直报、过程跟踪、结果反馈”。
梅城镇相关负责人介绍,群众或网格员在巡查中发现待解决问题,通过小程序随写随拍,一键提交,街长办半小时内受理转办,职能部门或专业服务队伍1个小时内签收受理,1个工作日内反馈办理情况,不能短期内解决的重难点问题,由街长办对接上级有关部门进行解决,并由纪检监察部门对履职情况进行实时监督,确保上报事项事事有落实、件件有回音。
以街长制数据平台为支撑,梅城镇还整合“12345”政府公共服务平台及智慧闽清中的群众诉求数据,对接好新媒体监督数据,强化线上反馈问题的信息畅通,构建“一平台一站式”管理机制,通过大数据分析研判,为党委、政府在城市社区治理中提供决策依据。
“前期,我们通过‘曝光台’指出城区交通乱象,便联合职能部门开展静态交通整治。眼下,整齐停放的车辆已成为我镇常驻的‘文明新景’。”上述负责人说。
举报/反馈

东南网

274万获赞 32.7万粉丝
东南网是福建省规模最大的新闻门户网站
福建日报旗下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