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重新翻了一次《论语》,读到“公冶长”这一段时,若有所悟,原来“无欲则刚”竟然是这个意思。
也就是说,“无欲则刚”这一成语,尽管经常听到,但真懂得其意思的人并不多。
那么,“无欲则刚”到底表达什么意思呢?
孔子雕像
其实这个成语就是出自于《论语》,即:
“子曰:吾未见刚者。或对曰:申枨。子曰:枨也欲,焉得刚?”
申枨是孔子七十二弟子之一,并以“刚强”闻名于诸弟子之中。
所以,当孔子感叹到:“我从未见到过真正刚强的人”
就有弟子告诉他:“申枨就是一个非常刚强的人”
孔子雕像
于是孔子因此而诠释人如何才能变得刚强,于是他告诉弟子道:“申枨本人也是一个多欲的人,又如何能够刚强呢?”
言外之意,只有做到“无欲”的人,才可以真正变得刚强,即“无欲则刚”,当然,这也是这个成语的出处。
那么,这个成语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其实这个成语,并不是讲没有欲望的话,就可以无敌了,更不是讲一个人如果没有什么欲望,就意味着什么都不必怕了,相对于这些片面的解释,“无欲”强调的是人只有不受到欲望的控制与牵引,才可以做到真正坦荡无偿畏,不受到他人的左右,而清代的林则徐,也有一副对联谈到“无欲而刚”,即:
孔子讲课图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因此,“无欲则刚”并不是讲完全“无欲”之后,才变得刚强,而是强调多欲之后,容易被欲望所带来的感受所牵引,并由此而屈服于欲望,做到不完全的自主。
近代著名学者钱穆先生也曾在《论语新解》对于“无欲则刚”有过诠释,即:
“人多嗜欲,则屈意徇物,不得果烈”
意思是说,一个人若是有太多欲望的话,往往就会屈从于自身欲望的牵引,而不敢做出任何果敢或刚强、刚烈且不违背自己意愿的决定。
书法作品:无欲则刚
因此,相对于释家或道家而言,《论语》中的“无欲”更加接近于世俗的追求,即不需要断除欲望本身,只需要不受到“欲望”的牵引。
从另外方面讲,一个人有欲望很正常,甚至可以说,欲望本身是生命源泉,根本无法断,也是生而为人的必须,谁都无法避免,但是,我们人却可以通过“修身养性”的方式,实现不住于欲望或不受到欲望牵引的目的,并由此展现真正的自己,活出真正的自我,不再屈从于欲望或他人的意志。
古人归隐图
而这些正是孔子在《论语》中谈“无欲则刚”的真正意思。
【问过蓝天】专注国学、佛学,每天都有内容更新,喜欢的朋友别忘了点击关注,欢迎收藏,欢迎赞赏,欢迎转发。
本文资料重点引自《论语》以及钱穆先生的《论语新解》
举报/反馈

问过蓝天

204万获赞 27.7万粉丝
研读半卷残书,追问古今之道。
文化领域创作者,活力创作者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