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时期,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锐意进取、攻坚克难,同舟共济、砥砺前行,“十三五”规划各项目标任务即将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
经济社会发展成就显著
总的来看,“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全方位、开创性历史成就,发生了深层次、根本性历史变革,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奠定了坚实基础。
经济实力大幅跃升。经济总量持续增长,2019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99.1万亿元、占全球经济比重达16%,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0%左右,预计“十三五”期末国内生产总值将超过100万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万美元,标志着我国向高收入国家水平又迈出坚实一步。2019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0733元、比2015年增长39.9%,1.4亿家庭年收入达到10万—50万元,中等收入群体规模持续扩大。国际收支基本平衡,外汇储备保持在3万亿美元以上。
经济结构持续优化。创新型国家建设成果丰硕,研发经费投入总量居世界第二,全员劳动生产率和科技进步贡献率稳步提高,通过《专利合作条约》(PCT)提交国际专利申请量跃居世界第一,载人航天、探月工程、超级计算、量子通信等领域取得一大批重大科技成果。强大国内市场加快形成,2019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41.2万亿元,已成为世界第一大市场,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保持在60%左右。重点领域有效投资合理扩大,现代基础设施网络持续完善。产业结构持续优化,粮食产量连续多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制造业增加值多年位居世界首位,2019年规模以上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比为14.4%,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53.9%、比2015年提高3.4个百分点,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新兴服务业近4年年均增速高达19.4%,成为助推服务业持续增长的新动能。
三大攻坚战成效显著。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就,2016—2019年超过5000万农村贫困人口脱贫,全国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均纯收入由2015年的3416元增加到2019年的9808元、年均增幅30.2%,到2020年末,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的目标任务可以如期实现,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将历史性得到解决。生态文明建设力度之大前所未有,重大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深入推进,2019年单位GDP能耗比2015年下降13.2%,全国33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82%,地表水质量达到或好于Ⅲ类水体比例达74.9%,污染防治阶段性目标顺利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取得积极成效,金融乱象得到有效遏制,影子银行规模大幅缩减,房地产调控长效机制建立健全,金融等领域风险隐患得到有效控制。
城乡区域发展协调性增强。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实施,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显著改善,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等新业态不断涌现,农村人居环境大幅改善。新型城镇化质量稳步提高,中心城市和城市群人口集聚能力逐步提升,都市圈建设有序推进,特大镇设市取得突破,2019年末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升至60.6%、比2015年提高4.5个百分点,1亿左右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目标取得决定性进展。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深入实施,支持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东部率先发展的政策体系更加完善,老少边贫等特殊类型地区加快振兴发展。重大区域发展战略高质量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迈出坚实步伐,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整改和生态环境污染治理成效显著,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规划政策体系不断完善,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进程加快,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扎实起步。
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改革呈现全面发力、多点突破、蹄疾步稳、纵深推进的局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完善,主要领域基础性制度体系基本形成,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取得重大成效,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放管服”改革向纵深推进,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全球排名大幅提升。产权保护制度体系加快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持续深化,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明显提升、政府作用得到更好发挥,价格市场化程度超过97%。国资国企改革政策体系基本形成,财税金融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减税降费和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等政策效应明显,经济社会发展动力活力进一步增强。
开放型经济新格局加快构建。共建“一带一路”不断走深走实,成功举办两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累计与138个国家和30个国际组织签署200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雅万高铁、中老铁路、瓜达尔港等重大项目取得积极进展,到2020年8月底中欧班列累计开行近2.9万列。外贸发展稳中提质,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2019年达31.54万亿元、位居世界第一,集成电路等高附加值产品及知识密集型服务出口保持快速增长。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加快构建,设立21个自由贸易试验区,海南成为内地第一个自由贸易港。“引进来”和“走出去”水平持续提升,2019年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规模达1381亿美元、再创历史新高,非金融类境外直接投资1106亿美元,中国装备、技术、标准和服务稳步“走出去”。
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显著提升,2019年全国居民恩格尔系数降至28.2%、比2015年下降2.4个百分点,家电全面普及,每百户家用汽车拥有量达35.3辆。初步构建起覆盖全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稳步提高。2016—2019年城镇新增就业累计达5378万人,劳动参与率和就业率在主要经济体中始终处于较高水平。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加快构建,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参保人数持续增加,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加快推进,2016—2019年全国棚户区改造开工累计2157万套,2019年城镇居民、农村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分别达到39.8和48.9平方米。教育现代化取得积极进展,2019年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4.8%,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超过50%,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为10.7年。文化公共服务体系惠及全民,2019年广播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超过99%。健康中国建设扎实推进,人民健康和医疗卫生水平不断提高,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居民平均预期寿命2019年达77.3岁,比世界平均预期寿命高近5岁。
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性认识进一步深化
“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的取得,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的结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的结果,是广大人民群众团结奋进、开拓进取的结果。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深化了对做好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规律性认识。
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挑战的“定海神针”。“十三五”时期,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保持战略定力、采取正确策略,坚定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确保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今后,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把党的领导切实体现到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
坚持以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为在新时代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根本遵循和科学指引。“十三五”时期,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观大势、谋全局、干实事,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进入新发展阶段,必须更加自觉地以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坚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人民是推动发展的根本力量,增进民生福祉是我国发展的根本目的。“十三五”时期,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我们坚持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特别是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中,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进入新发展阶段,必须坚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是治国理政的重要原则,也是做好经济工作的方法论。“十三五”时期,围绕适应把握经济发展的新情况新变化,我们一方面坚持以稳为主,创新完善宏观调控思路和方式,确保经济运行稳定在合理区间;另一方面在关键领域着力求进,努力解决制约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促进结构优化和动能转换。进入新发展阶段,要继续坚持稳字当头,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同时要积极进取,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行稳致远。
坚持贯彻新发展理念。理念是行动的先导,一定的发展实践都是由一定的发展理念来引领的。“十三五”时期,面对新时代新任务新要求,我们坚持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各环节,把注意力集中到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上,发展难题进一步破解,发展优势进一步植厚。进入新发展阶段,必须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决不能再回到简单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论英雄的老路上去,决不能再回到以破坏环境为代价搞所谓发展的做法上去,更不能再回到粗放式发展的模式上去。
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我国经济运行主要矛盾仍然是供给侧结构性的,必须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不动摇。“十三五”时期,为不断满足人民群众个性化、多样化、不断升级的需求,我们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积极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不断提升供给结构对需求结构的适应性。进入新发展阶段,必须坚持“巩固、增强、提升、畅通”方针,以新供给引领、创造和拓展新需求,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培育新动力、打造新引擎。
坚持深化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也是推动我国发展的根本动力。“十三五”时期,我们围绕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关系,坚持全面深化改革;着眼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积极推进高水平开放,经济发展的内需潜力、市场活力和内生动力持续释放。进入新发展阶段,必须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善于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发展中的问题,坚定扩大对外开放,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坚持推动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发展,是能够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是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十三五”时期,适应我国经济发展阶段的变化,我们着力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全力补短板、强弱项,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发展质量稳步提升。进入新发展阶段,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 人民日报 》( 2020年09月22日 09 版)
举报/反馈

人民网

3947万获赞 565.5万粉丝
权威、实力,源自人民
人民网官方账号
关注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