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可以不在乎别人的眼光,但是世俗会在乎。”
这是现代人常有的观念!在当今的社会上,大家都带着面具生活,所以常常将自己最真实的一面隐藏在面具之下,很难去看懂他对于世界的看法。
面具戴久了,也会很难再摘下来了,这个时候若出现那些打破他们真面目的人,他们就会对其心生厌恶。
尽管社会是这样的,生活在这个社会的人也是这样的,却偏偏有这样一种人,打破了世俗的眼光,用最真实的面目去迎接世界。
哪怕是满身的污渍,也要用无比自豪的神情去迎接他人的打量。这就是勇士,在所有人遇到危险的时候,第一个站出来与恶龙搏斗的勇士,也是去批判这个世界,让世界清醒的人!
莫言,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也是唯一一个获奖之后遭到国人谩骂的作家,他就像是他的作品一样,用坚硬的文字去打破世人心中的幻想,让人认清自己的存在。
文学大家,艰苦岁月
正所谓“艺术皆来源于生活”,说的就是那些将生活写进自己作品的作家。但是不是所有的文学作家,都能像莫言一样,将生活进行到底呢。
他的作品里充满着浓浓的生活风气,正是这些独特的经历才让他能够将岁月打磨成一道道的辉月,慢慢的融进自己的作品当中,成为精髓。
出生在山东高密一个普通村子里的莫言,跟很多农村小孩一样,小时候的他也经历这样一个吃不饱穿不暖、甚至连上学都很难的时代。但是就是这段艰难的岁月,让他更加的珍惜学习的机会,甚至从小就展露了自己写作的天赋。
虽然文化水平不高,但是他的作文常常是班里宣读的对象,甚至在很多同学都在写些流水账的时候,他已经开始懂得如何精准的写出一篇模范文章,看来天才就是这样慢慢浮出水面。
展露才华,开化文学
也许是第一次的作文宣读,给了他很大的鼓励,让他那颗小小的心有了起伏。当时的环境虽然很艰难,可是心里一直保持着对于文学的初心。
莫言小时候就对文学名著爱不释手,经常一读就是一整天,甚至还在边做农活之中边利用时间读书,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积累了的丰富的文学常识,在多年之后,这些文学知识也都充分的融入到了他的作品里。
其实大家很难想到,莫言连小学都没有毕业。在他小的时候,学习的道路上的坎坷也是接连不断。受到家庭条件影响的他,不得不承担起家里劳动力的责任,甚至从小就要学习放牛、耕地,变成了一个样样都会的农村小男孩。
只不过在这之后,他开启了自己的军旅生涯,再加上人生不停的辗转,让他从农村的生活延伸到了人世冷暖之中。体会到了不同生活际遇之后,给他的创作再次奠定了基础,也加深了不少的印象。
人生可能不是安稳简单的,但是他的意志却非常坚定,凭借着顽强的毅力和丰富的文学素养,莫言还是坚持定下心来写作,把自己对生活的感悟用文字的形式展现出来。
40年埋头写作,荣获文学奖项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说的就是莫言这位天才作家。在没有得到诺贝尔文学奖之前,所有人都不知道他是谁,也没有那么多人情琐事,但是在莫言一举成功拿下最高奖项之后,所有的纷扰都来了。
作为历史上第一个收获了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他的文学无疑是值得肯定的,他的作品也开启了中国文学奖的先河。
要知道诺贝尔奖项不是轻易就能得到了,至今为止,很多国内外优秀的作家、科学家等,都在为得到这个奖项而努力,甚至有些人一生都在为这个奖项奋斗,但是却偏偏没有任何的机会。
由此可见,诺贝尔奖项的审核标准是非常苛刻的,一个作家能得到诺贝尔文学奖,他写作功底究竟有多深厚自然是不言而喻。
自从莫言获奖以来,他的作品也得到了极大的关注,看过他作品的人都可以清晰的从文字感受到浓浓的乡土气息,莫言把真实质朴的农村生活场景描写的淋漓尽致。
文坛纷争,遭受国人谩骂
如果说收获了诺贝尔文学奖会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传奇,那么为什么会有国人去谩骂莫言呢?其实这都要从莫言的作品说起,他用最真实笔触,揭开了当今社会的世俗,也揭开了所有人的真面目。
读过他作品的人,都能从文字当中感受到旧社会的黑暗。
就如《酒国》中写的一样,男孩成为了人间的美味佳肴,供人享乐,而女孩则是受人鄙视的粗茶淡饭,虽然清淡,却无人问津。这些文字,能够将社会上重男轻女的思想以"美食"的情节描绘出来,相信这就是文字的魅力。
但是就是这样真实文字,遭到了国人的谩骂。不少人认为他以刻薄的语言,让中国的风俗直接被拉上了国际的舞台,甚至直接接受世纪的审视。也有不少同行对其进行批判,双重打击与谩骂,让本来就对这个真实世界报以激烈的莫言,更加坚信自己所看到的是真实的世界。
另外,莫言作品的风格属于魔幻现实主义,独特的文笔把国外现实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生活融合在一起,所以这也成了他人谩骂莫言的原因之一。
比如在作品《檀香刑》里,他用很多的文字来描述残酷暴行的场景,语言上也偶尔带有粗鲁的话,很多人阅读过后就对他"指手画脚",莫言的非议也就是这么来的。
其实这样的事情我们并不少见,很多人在成名之后都会受到一定的关注,甚至有来自路人的抹黑,也有同行之间激烈的针对。这就是所谓的"人怕出名猪怕壮",毕竟不是所有人都愿意看到别人过得比自己好。
众口难调,误解谩骂
在所有人都不理解他的时候,正是他遇风云便化龙的时候。特殊时代下的人们,对于文学风格的理解有着不同的看法,因此导致了有的人喜欢他的作品,有的人却很难理解。
其实每个人的风格跟品味不同,导致他们欣赏文学作品的口味很难一致,因此在众多的纷扰当中,自然会有谩骂。这就是现代人的通病,不停的在鸡蛋里挑骨头,就是为了证明优秀的人其实也有着不好的一面,却偏偏不知道,这就是世俗的社会。
在很多人的心中,文学作家应该是那种用优美的语句包裹自己,用不同的作品去抒写自己的心情。但是莫言却恰恰相反,不仅用接地气的俗语、还有粗陋、带有脏话色彩的标签去装饰自己的作品。但是就是这样的反差让很多人接受不了,甚至表示对他不感兴趣。
虽然很多人读不懂莫言,但是却懂得他的经历。
他的作品就像是他人一样,将西方现代主义与中国传统风俗相结合的艺术,以犀利的语言与狂暴的美学狂欢包装。细细品味,值得深究的是他文字间的深意,那种只会了解表面意思的读者,是没办法读懂期间的内涵的。
"每个人都是生活的作者,同时也是自己的作品",如果都能以自己的经历写成书的话,大概诺贝尔文学奖就不会含金量这么高了。不经一番寒彻骨,怎么会知道梅花的香呢!其实梅花香也会引得很多人去嗅闻,但是偏偏会有人想要动手摘下来。
大众虽然读不懂莫言,也深究不了他作品的深意,但是却理应知道一个天才作家的宝贵性。
珍惜天才,就如同伯乐跟千里马一样难以相遇,当然并不是所有天才都是不被世人所认可的。那么我们要做的就是,守护自己的初心,不去做一个世俗的人!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图片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号作者联系,如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责任文章。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