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提到“鼓浪屿”3个字,眼前立即浮现出一个风光秀美、气候宜人的小岛。
1921年,一个20岁的姑娘从鼓浪屿出发,乘船北上,参加北京协和医科大学(今协和医学院)的入学考试。经过激烈的竞争,这位姑娘如愿以偿考入学校,在8年后获得医学博士学位,并成为协和医学院第一位毕业留院的中国女医生。
她叫林巧雅。
林巧雅是从鼓浪屿走出来的诸多名人之一。鼓浪屿是福建厦门一个袖珍小岛,陆地面积不到2平方公里,是名副其实的“弹丸之地”。鼓浪屿似乎自带“浪漫”属性,这让居住在岛上的居民有着发达的“艺术细胞”,产生了许多音乐家。著名钢琴家殷承宗、许斐星、许斐平、卓一龙,中国第一位女声乐家、指挥家周淑安,声乐家,歌唱家林俊卿、吴天球,指挥家陈佐湟等,都是从鼓浪屿走出来的。鼓浪屿岛上有100多个音乐世家,人均钢琴拥有率为全国第一。
因此,鼓浪屿得到了“钢琴之岛”的美誉。
鼓浪屿位于厦门岛的西南部,隶属于厦门市思明区。在唐朝以前,鼓浪屿是一个无人居住的荒岛。安史之乱发生后,大批中原民众逃到福建来。其中,有陈姓、薛姓家族发现了这个小岛,随即搬到岛上来居住,繁衍生息。这是鼓浪屿的第一批居民。
最初,鼓浪屿的名字叫嘉禾里。后来改名为圆沙洲(圆洲仔)。南宋时期,又改名为五龙屿。到了明朝,才改为现在的名字——鼓浪屿。
在古代,鼓浪屿面临着恶劣的自然生存环境,耕地也很贫瘠。岛上的居民,在耕种土地之余,需要打渔为生,生活比较艰难。他们居住的房屋,十分简陋。总之,如果不是生存所需,没有人愿意来到岛上居住。因此,一直到了清朝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前,鼓浪屿岛上依然人烟稀少,形同荒岛。
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后,包括鼓浪屿在内的整个福建沿海,成为清军抵抗英军入侵的前沿阵地。1841年8月2日清晨,英军舰队乘潮入港,对鼓浪屿和厦门岛进行炮轰。金门镇总兵江继芸坚守鼓浪屿,一面指挥大炮轰击英舰,一面组织陆勇拦截登陆英军。
由于英军武器装备远胜于清军,闽浙总督颜伯焘、福建兴泉永道刘耀椿被迫撤离厦门岛。江继芸本可以撤出阵地,但他抱着必死之心,与英军展开浴血奋战,直至身负重伤,投海殉国,抒写了可歌可泣的一幕。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清廷与英国签订了著名的《南京条约》,厦门成为《南京条约》中规定的5个通商口岸之一。一大批洋人纷纷来到厦门经商、定居。鼓浪屿虽然缺乏可供耕种的的土地,却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气候和风景条件,非常适合居住,是宜居之地,因而成为洋人定居的首选之地。
晚清和民国时期,洋人在鼓浪屿兴建了一批领事馆、圣教书局、教会学校、教会医院、教堂、公馆、别墅等。继洋人之后,许多在海外事业有成的福建华侨,如黄奕住、李清泉、黄仲训等人,在回国后在鼓浪屿修建别墅,作为落叶归根的场;或者开发房地产,吸引更多人入驻。于是,鼓浪屿如雨后春笋一般,冒出了大量风格各异、造型精美的建筑群。
当时,有一名华侨富商叫林鹤寿。林鹤寿将鼓浪屿作为定居地后,要在这里修建一栋鹤立鸡群的别墅八卦楼,为此向英属和记洋行购买了鼓浪屿笔架山东北隅约10000多平方米的山坡地作为建筑基地。在修建时,林鹤寿要求所有建筑、装饰材料,均为上乘。有的材料还专程从国外购进。这就使得别墅的建造成本急剧增加。林鹤寿耗尽了家产,变卖了土地,都没有建好别墅。最后,林鹤寿黯然远走海外,终生没有回来,只留下一个烂尾工程,
1983年,林鹤寿留下的八卦楼,被改装为厦门市博物馆。2006年,厦门市博物馆搬迁到厦门市文化艺术中心,这里被改为鼓浪屿风琴博物馆。
与八卦楼的命运大同小异,在1949年之后,鼓浪屿上的众多公馆、别墅,被厦门市和思明区所接管,改作公共性建筑,重新焕发生机。
近些年来,鼓浪屿利用岛上错落有致、造型迥异的建筑群,和独特的文化艺术氛围,进行景区建设,让这里成为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世界遗产项目等。《国家地理杂志》将鼓浪屿评选为“中国最美五大城区之首”。
如今,许多中外游客纷至沓来,扎堆于这个不到2平方公里的小岛。据统计,每年有数百万游客来鼓浪屿“打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