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暴眼》:在怀特的笔下,人都是恶的,充满了敌意和仇视
《风暴眼》的中文译者朱炯强,称这本书为“一把解剖灵魂的手术刀”,读者不仅可以从中看到资本主义社会的腐朽没落,而且可以熟悉和研究怀特作为独特的现代派作家的风格和写作技巧。他在译后记写道:“怀特的创作主题和表现手法在《风暴眼》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这部长篇是'怀特二十五年中全部作品的大规模集中'。”
一九七三年,瑞典皇家学院宣布:“本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授予澳大利亚作家帕特里克·怀特”,因为“他史诗般的和擅长刻画人物心理的叙事艺术,把一个新的大陆介绍进文学领域”。这一年,正好是《风暴眼》出版、发行的一年。
怀特是一位才华过人的多产作家,迄今为止,共发表了十一部长篇小说、两部短篇小说集、六部剧本和一部自传。这些作品大多以澳大利亚为社会背景,反映澳大利亚的生活方式,但写作风格和艺术手法却同传统的澳大利亚作家大相径庭,不论在遣词造句或结构布局上都独具一格。
他是一位独树一帜的现代派作家。他的作品不以情节取胜,而以人物的塑造、心理的刻画和灵魂的解剖见长。他笔下的人物往往是一些性格孤僻、行为乖张,与现实生活格格不入,为社会所遗弃的人。实际上,怀特似乎认为自己最易于在这些穷途末路、无依无靠的人身上发掘出他所向往的人性,从而刻意表现人世间的敌视、丑陋、罪恶和荒谬等现象。
在《幸福谷》中,怀特描写了一批毫无生活情趣、无所适从、麻木不仁的人。他们希望找到彼此间有意义的联系,却一直徒劳无获,找到的不是无情的冷漠就是露骨的敌视。在《乘战车的人》中,怀特描绘了令人心寒的人毁灭人的场面,老处女哈尔小姐的话发人深省,“人会为了一点微不足道的小事去杀人,也许就因为天气不好,也许仅仅是饭后不适”。总之,在怀特的笔下,人都是恶的,社会总是充满了敌意和仇视。
然而,作者刻意表现的就是这么一种思想:心灵上的折磨,铜臭窒息了一切,世态炎凉,人情冷漠,自私自利,正如《风暴眼》中的一个非常贴切的比喻:人人都是海岛。尽管与海水、空气相连,但谁也不会向谁靠拢。
而且“最冷峻、最不友好的海岛莫过于自己的儿女”。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尽管亨特太太一生中不仅希望成为物质生活上的女皇,而且希望成为精神上的皇后,但结果,她的一生却是庸庸碌碌的一生、贪得无厌的一生,最终只能以便桶当宝座,在便桶上自己统治自己,在充当皇后的梦幻中倒毙在便桶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