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上午,
湟中举行撤县设区大会,
湟中县自此更名为湟中区。
这标志着湟中告别“县”的历史,
进入“区”的时代,
这一历史身份的转变,
掀开了湟中发展崭新的一页。
会上,宣读了《国务院关于同意青海省调整西宁市部分行政区划的批复》。随后,湟中区举行挂牌揭牌仪式。
风雨砥砺初心如磐
征尘未洗使命在肩
撤县设区 湟中蝶变
跨越
从“县”到“区”的华丽转身
2019年11月,《国务院关于同意青海省调整西宁市部分行政区划的批复》(国函〔2019〕106号),批准撤销湟中县,设立西宁市湟中区。2020年6月23日,西宁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了《关于湟中县撤县设区有关事项的决定》。2020年7月16日,湟中县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七次会议通过《关于湟中县撤县设区有关事项的决定》。
湟中结束县级建制,进入湟中区时代,实现了华丽转身。
由此,湟中将加快融入现代高原美丽幸福“大西宁”建设,开启新时代湟中高质量发展新征程。这是湟中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要事。湟中将紧紧围绕省委“一优两高”战略部署,按照“一区两翼四园”区域协调发展布局,以更高站位谋划推进多巴城市副中心、西宁文化旅游产业园建设,着力打造省会隆起的增长极和全省新型城镇化示范区,为省会隆起提供有力支撑。
湟中区绘出新蓝图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赢脱贫攻坚战、“十三五”规划收官、基本建成绿色发展样板城市的攻坚之年,湟中撤县设区是巩固西宁战略地位的必要支撑、建设“大西宁”的必然选择、城市转型升级的长远考量、加快城市副中心建设的现实需要、湟中实现跨越发展的重要契机。
撤县设区后,将打破行政区划壁垒,加快推进主城区产业和功能外溢,进一步开拓西宁城市发展空间、提升城市能级、放大辐射效应,在更大区域优化调整生产力布局,使西宁具备“大西宁”的格局和体量,为提升全省公共服务水平、创造高品质生活提供充足的回旋空间,进一步强化西宁对全省新型城镇化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发挥在维护青藏高原国土安全、生态安全和民族团结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为此,湟中广大干部群众将把初心融进灵魂,把使命扛在肩上,以非常之举成就非凡之事,让群众收获满满的幸福感。一是打赢一场攻坚战。坚决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总攻令,着眼稳定巩固脱贫质量、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相衔接等工作,建立健全稳定脱贫长效机制,持续巩固和扩大脱贫攻坚成果成效,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加快融入绿色有机农畜产品加工示范省建设,加大对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支持帮扶力度,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助力农民增收和乡村振兴。二是打造两张金名片。依托自然生态和文化旅游资源,紧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机遇,以打造黄河上游河湟文化旅游产业为契机,推进文化与旅游、健康等产业深度融合,打造河湟文化核心区,打响“河湟文化”金字招牌。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切实抓好园博园、西堡森林公园等建设工作,持续推进美丽乡村、美丽城镇、特色小镇建设,统筹推进城乡人居环境提升,擦亮“绿色生态”亮丽名片。三是推进三大增长极。更高站位谋划推进多巴新城、河湟文化西宁产业园、甘河工业园区三大增长极,完善西宁现代产业体系,拓展城市发展新空间。多巴新城重点推进道路、管廊、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以多巴湖湿地公园等工程筑牢生态本底,加快打造全省新型城镇化示范区。河湟文化西宁产业园坚持高点站位、规划先行、完善功能,建设全省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旅游产业改革创新区,打造城市文化地标。甘河工业园区借助建设国家清洁能源示范省机遇,编制特色化工产业链规划,推动大美煤业烯烃、中复神鹰碳纤维建成投产,打造千亿元特色化工和碳纤维产业基地。
政策解读
撤县设区会带来什么变化?
湟中撤县设区工作的推进有哪些“变”与“不变”,是每个人所关心的。在这里,一一为大家解答。
行政区划调整的流程和步骤:
1.经国务院批准和省政府同意,此次行政区划调整以原湟中县的行政区域为湟中区的行政区域,区政府驻地不变,还是你熟悉的鲁沙尔镇和平路133号。
2.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文件规定,原湟中县各级各类机构(含议事协调机构)性质、职责、规格、隶属关系、人员组成等保持不变,机构设置名称按照规定和有关权限进行变更。
人员编制和工资待遇总体保持不变,按现状过渡。
3.依据属地管理和不增加群众负担原则,采取“新政新规定、老证老规定”的办法,区域内企事业单位和居民的各类登记信息和证照继续有效,对到期的企事业单位和居民登记信息及证照进行逐步调整,确保企业生产、群众生活不受影响。
4.此次行政区划调整,将科学合理设置过渡期。
湟中撤县设区后,享有一定时限县级管理权限过渡期,同时享有市辖区有关政策。在一定期限内保持市委、市政府授权原湟中县实施的政策不变;保持原县级事权不变;保持经济管理权限不变;保持原湟中县制定的相关任务不变。
社会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优抚安置等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社会保障标准保持不变。
原湟中县审批、登记管理的经济组织、社会组织继续维持原有管理关系不变,保持原有权利义务。原湟中县的资源、资产、资金、债权和债务,整体划转至湟中区。
自挂牌之日起,区级领导机构、区属各部门各单位,各乡镇(街道)、各企事业单位、社团等使用新印章,使用新称谓。
湟中区将加快发展步伐
撤县设区后,湟中区将建设成为生态宜居、充满活力、功能完善、幸福和谐的现代化城市新区,提升综合承载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
为支持湟中撤县设区后的发展,市委、市政府将研究出台《关于加快湟中区发展的意见》,支持湟中区加快发展。
在空间规划统筹方面,统筹城乡建设、产业发展、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以兰西城市群发展为主轴,以融入“大西宁”都市圈一体化发展为契机,前瞻性统筹编制国土空间规划,推进湟中与主城区规划、功能和基础设施等方面的衔接,形成与中心城区规划一张图、建设一盘棋、管理一张网。
在完善城市基础设施方面,以现代化新型城区的建设标准,将湟中区市政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纳入中心城区总体布局,提高城市建设标准和水平,提前谋划道路、医院、学校、产业布局。支持市政管网、综合廊道等地下基础设施建设,对供水、排水、电力、通信、燃气、供热等建设予以倾斜支持,满足现代化城区需求。
在完善产业体系方面,推进湟中抢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契机,推进“双城联动”,促进中心城区资源要素向湟中辐射布局,重点支持打造河湟文化核心区,建设多巴新城、甘河工业园区、河湟文化旅游产业园等支撑发展的战略片区,完善湟中现代产业发展体系。
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方面,支持水利、林业等重大项目向湟中合理布局,全力支持园博园、西堡生态森林公园等建设,统筹推进城乡人居环境提升,擦亮“生态”亮丽名片。
在公共服务均等化方面,推进城乡公共服务设施一体化建设,促进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事业全面发展,提升城市的服务功能和水平,有效带动同城一体化、城乡一体化、产城一体化,为人民群众创造高品质生活。
在推进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按照深化改革、优化服务、促进发展的要求,进一步简政放权,在法律和政策范围内,最大限度向湟中区让利放权,打破市场和行政壁垒,降低行政运行成本,提高服务效率,激发湟中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和活力。
之于湟中,这注定是个收获的故事!
湟中区上下将充分认识到撤县设区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切实提高坚决贯彻落实撤县设区决策部署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牢固树立“从全局谋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的大局意识,自觉把湟中撤县设区放在奋力推进“一优两高”、加快建设绿色发展样板城市和新时代幸福西宁的战略全局中去审视、谋划、推进。切实以推动落实撤县设区的工作实绩体现湟中在建设现代高原美丽幸福“大西宁”中的担当和作为,向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以及全区人民交上一份合格的答卷。
西宁晚报记者:王琼 图片:黎晓刚、湟中区文联
编辑:孙喜春
举报/反馈

西宁晚报

62.3万获赞 9.3万粉丝
西宁晚报是西宁市委机关报
西宁晚报官方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