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一场战争可以看出一个军官的指挥能力,也能看出一个军队的团结能力。作为一个团队,要上下一心,在一个军队中更要无条件的服从上级的命令,不然怎么会有一句话说的是,军令如山呢?战场上瞬息万变,一不小心就会没命,打出来的子弹可不会看见你眼熟就不打你了,所以这个时候上级的命令至关重要。为了保全力量,他们不会一开始就会很多人的冲上来,而是在"天时地利人和"的时候发起进攻。这些都需要整个军队的分析、布置,并不是真正的在一个随便的时间,就开始打仗,进行没有意义的牺牲。
抗日战争之后,我们国家还进行了三年多的解放战争。其中延安保卫战就是这个时期的著名战役,当时的延安是我们共产党的大本营,党、政、军都在这边,国民党想一举消灭,想法很美好,现实很也很残忍。我们共产党也不傻,不跑等着挨打吗?我党决定根据战场的态势再做决定,先将他们诱惑进来,找准时机放弃延安,在山区里开展游击战,一步一步的消灭国民党的中坚力量。
延安在解放战争的时候,是中国共产党的所在地,这个地方在当时称为"革命圣地",是无数爱国志士的向往之地,也是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一众高级将领的眼中钉。1947年,我们军队和国民党的斗争开始转入进攻,蒋介石突然下了狠心,要求务必扫荡延安,一定要占领。当时的国民党人数众多,单单是在西北战场就有23万人,装备精良,眼高于顶。我们的人民解放军在西北只有不到三万人,装备差劲,补给相当于没有,孰强孰弱,一目了然。
国民党的指挥官胡宗南收到命令立刻整装军队,直指延安,中共委任彭德怀担任此次战役的统帅,掩护党中央和解放军总部的转移。并依托有利的地形开始对国民党展开有利的进攻,进行抵抗。面对飞机大炮的狂轰滥炸,我们的西北野战军英勇作战,顽强抗击。蒋介石发起这场战争,就是为一举消灭共产党,将他们一网打尽,可是没想到,我们的党中央是这样的有魄力,说转移就转移,我们的解放军也是这样的勇猛,处在这样极度不利的条件下,依旧是上下一心的团结。
解放战争持续了八个月,我们只有五千多人的兵力,而国民党还有八万多人,再加上飞机大炮,他们扬言三天就占领延安。面对严峻的形势,我们没有坐以待毙,而是积极的采取各种措施,利用有利的地形开展积极的防御,并在夜色的掩护下灵活出击,扰乱国民党的进攻。毛主席更是亲自制定了作战计划,里应外合,保卫延安,但是在必要的情况下也说明了要主动放弃延安。这场战役持续的七天七夜,直到最后党中央从延安撤出,西北野战军才离开延安,国民党看似顺利的占领了延安,其实也只是一个空壳,连我们的指挥中枢毛都没有摸到。
在延安保卫战中还有三场比较著名的战役,一个是青化砭战役,这是为了迷惑敌人,将主力集结在这个地方,伺机埋伏敌方,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混战,我军歼敌近三千人,还活捉了他们的旅长。另一个是羊马河战役,也是为了牵制住胡宗南的兵力而设下的埋伏,因为对方有着众多的人数,正面刚是不可能的,也只有选择这样的野战,伺机埋伏敌人,进而达到消灭敌人的做法。最后一个蟠龙战役,在这里为后来的战略反攻奠定了基础,这场战役在思想上体现了"敌进我进"的一种思想,这是一场攻坚战,后勤的保障时常供应不上。之所以会选这样的地方,就是为了我军的补给。
结语
延安保卫战是一场伟大的战役,它保护了我们的中坚力量,让我们党中央和军部总指挥等全部完成转移。在这场战役中也出现了非常之多的优秀将领,罗元发就是其中的优秀代表。他隶属于彭德怀的麾下,骁勇善战,多次将胡宗南打得落花流水,暴跳如雷,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将才。这场战争非常的严酷,双方悬殊的人数,还有敌方装备精良的武器,我们什么都没有,只有将士们的坚定信念。仅仅这样,我们依旧保全了党的力量,顺利完成了任务,也为后来的反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这场战争也被载入史册,让后人研究。
参考资料:
《中国近现代史》
《解放战争
举报/反馈

趣史微视频

561万获赞 27.2万粉丝
历史领域科普up主,欢迎关注~
乘风计划作者,优质历史领域创作者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