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我只要扫一下二维码,就可以在手机上查看所在辖区的治安状况了,也可以为治安状况打分了,自从有了这个社会治安评价机制,西宁的治安环境越来越好了。”家住城西区昆仑路16号的李玉芬一边翻看着最新的辖区治安行政地图,一边说。
李玉芬所说的,正是2015年6月5日,市委书记王晓问诊西宁公安、把脉社会治安,提出了社会治安分级评价机制改革总体思路后,我市坚持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打造具有本地特色、公安特征、时代内涵的“枫桥经验”西宁样本的一个缩影。
把社会治安好坏的评判权交给群众
数字显示:2013年,我市治安案件中打架斗殴占80%,由此间接产生的伤害案件达70%左右。
2015年,市委主要领导提出改革思路,我市出台《西宁市改革社会治安评价机制实施方案》,构建一张西宁治安行政地图,以绿色良好、蓝色安全、黄色关注、红色警告、黑色严重,5个等级将西宁市基层派出所通过分级评估,判定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成效,实行动态管理,进行预警防范,并建立市、区党委社会稳定形势分析制度,坚持每月、每季度提交分析报告。同时,成立社会治安分级评价研判中心,组建研判班,重点选取刑事、治安等反映治安总体现象最直接、关系最密切、量化条件最好的4项客观指标和市民满意率这一主观指标,进行分级评估,按时绘制“西宁治安行政地图”和“社区民警管区治安行政地图”,向群众推送“社会治安行政地图”。
据介绍,目前,我市已通过“西宁治安行政地图”发送治安预警防范信息3万余条、受众面288万人次,群众对社会治安分级评价的知晓度、参与度逐年提升。
“现在将社会治安好坏交给我们来评定,就是倒逼执法部门创新工作思路、加大执法力度、扩大执法范围。”李玉芬告诉记者,“你看,路过市中心,不仅能看到巡逻警车灯光一闪一闪,还多出了几辆警用摩托车,上面两名特警骑车巡逻,而且还推出‘24小时平安在线’综合执法,让我们觉得身边有了不打烊的派出所。”
在李玉芬的指引下,记者打开城西区微信公众号,以绿、蓝两色为主的西宁市社会治安行政地图清晰可见,以2019年第四季度为例,绿、蓝区域占全区社会治理综合区域96.97%,治安环境优。
让“枫桥”成为一座与百姓之间的“连心桥”
“街面上躺着一名醉酒男子。”“我家楼上漏水了,墙面有裂缝,怎么办?”“我的居住证办理的怎么样了”……5月9日,城中区南川东路派出所“邻里牵手”微信群里群众反映的问题不时刷新。
打电话核实醉酒男子位置、出警找人、联系物业、联系相关单位、查询居住证办理情况……接连发出的三条求助消息,让城中公安分局南川东路派出所值班民警忙个不停。
“醉酒男子已被我们带到派出所,等醒酒后可以让他回家。”“已联系楼上邻居查看家中是否漏水,已和物业联系,拍照取证后,联系相关单位及时处置。”“居住证暂时还没办下来,等办完了,我会通知你来领取。”……
几个小时后,微信群内反映的问题已被一一回复,微信群里又开始刷屏了:“问题已解决,超快!”“给工作人员点赞!”“邻里牵手群还真方便!”……
“就这么几个民警,谁家的事先管、谁家的事后管?咱派出所既然给群众做出了承诺,把大家拉进牵手群了,那就要实实在在解决问题,所以,针对大家在群里反映的各种纠纷问题,我们及时推行了三级分类调解模式,确保‘事不出辖区’,形成‘大事合办、小事分处’的工作机制。”派出所民警王子光介绍说。
河湟小镇小区居民马晓龙就是三级分类调解模式的受益人,他激动地说:“我们小区现在不仅停车方便,收费还合理。南川东路派出所的调解中心真是帮了大忙了!”在此之前,小区住户和物业公司因为停车收费问题闹得不可开交。派出所民警针对这一情况,按照“大事合办”机制,通过所内“矛盾纠纷调解中心”邀集业主代表、物业代表、社区干部召开联席会议,并将各方意见整理成会议纪要,做好社情上报和民意安抚,最终通过区政府协调相关职能部门,将河湟小区的停车收费定在了物业和业主方均能接受的合理区间,成功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
“从2017年4月,城中公安分局创新启动‘邻里牵手’工程以来,城中区已经组建‘邻里牵手’微信工作群310个,入群82955户,覆盖辖区群众近25万人。”城中区副区长、区公安局局长韩玉清告诉记者:“可以说,这也是将线下的‘枫桥经验’搬到了网上,实现线上线下的多元互动,真正让‘枫桥’成为一座与百姓之间的‘连心桥’。” (记者 施翔)
举报/反馈

西宁晚报

62.3万获赞 9.3万粉丝
西宁晚报是西宁市委机关报
西宁晚报官方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