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封建历史上,宋仁宗无疑是个很“有名”的皇帝,他是第一个庙号的为“仁”皇帝,而两千多年的封建历史上庙号的为仁的也不过是四个皇帝,乾隆皇帝晚年多次说,他一生就钦佩三位皇帝,一个是他祖父康熙,一个是李世民,还有一个就是宋仁宗了,但如果我们翻开史料仔细看一下话,评价一个皇帝的文治与武功宋仁宗都不具备和沾边,宋仁宗时代西夏正式开国,与西夏交战失败,缴纳岁币。就此北宋彻底失去了唯一的养马之地河套地区,与大辽发生纠纷结果是提升岁币。在文治上,文臣武将聚居仁宗一朝,可以说整个北宋的精华都聚集仁宗时代。结果呢,“庆历”新政半途而废。狄青郁郁而终。总之,宋仁宗没有显示出一个皇帝应有的才干和政绩。那宋仁宗的“名声”咋来的呢?
宋仁宗赵祯(1010年-1063年),初名赵受益,北宋宋朝第四位皇帝,在位四十二年(1022年-1063年),是北宋在位最长的皇帝,也是北宋全盛时期。是宋真宗赵恒第六子,母为李宸妃。嘉祐八年驾崩, 享年五十四岁。为宋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谥号为体天法道极功全德神文圣武睿哲明孝皇帝,庙号仁宗,葬于永昭陵。无子嗣。可以肯定地说,宋仁宗是北宋儒家和后世封建士大夫“吹嘘”出来的一个“样板”皇帝,是个模子。是希望以后的皇帝按照士大夫树立的模范皇帝去学习和参考。但问题是太虚拟化,越往后越拔高,以后皇帝就越做不到,而儒家士大夫又相信了自己宣扬。感慨再无宋仁宗。实际上真正有能力皇帝又瞧不起宋仁宗。在明朝时候,朱元璋问孙子朱允炆,他日为皇帝,以谁为楷模?朱允炆道:愿为宋仁宗。朱元璋骂道:你学宋仁宗,那是要失地赔款,与蛮族并驾齐驱(辽,西夏)吗?那些腐儒巴不得你是宋仁宗。他们才好肆意妄为,一番话语,也折射出一个道理,宋仁宗平庸。
宋仁宗年仅十三岁登基(而康熙十三年岁已经亲政)。早年是太后临朝听政,直到二十四岁才亲政。秉性宽厚是宋仁宗的特点。不弑杀是宋仁宗最值得后世赞誉的事情,至于说评价一个皇帝的文治武功宋仁宗做的都很一般。一个标准的守成之君,有小聪明没大智慧。实际上宋仁宗值得称道的地方就是他有自知之明,显然,宋仁宗知道自己能力有多大,所以他才不折腾,完全放权。既然能力不行,那只有在“仁”和“忍”两方面拼命下功夫,来赢得稳固的统治,再就是不生边事。封建士大夫偏偏好这一口。宋仁宗和封建士大夫配合默契,各取所需。这才造就了宋仁宗的名声和地位。
宋仁宗在位的时候,并没有这么大的名声。真正让宋仁宗名声鹊起是在宋哲宗登基以后,在王安石变法以后,新旧两党政治恶斗,势同水火党同伐异,这个时候,新旧两党都开始“宣传”和美化一个皇帝就是宋仁宗,提高宋仁宗的目的就是让皇帝“施仁政”内在原因就是对自己放手。让自己“胡作”而没有责任。更为确切地说,就是太平盛世,承平日久,封建士大夫需要皇帝有待,而北宋一朝,封建士大夫无疑就是最幸福的。北宋九个皇帝,如果仅就能力而言,宋仁宗不如太祖,太宗,也不如真宗和神宗,也就比英宗和徽钦二帝强一点罢了,宋仁宗是幸运的,赶上了一个好时候。在位四十二年,人才不可谓不盛,能征善战的武将也有,结果呢,范仲淹罢相。狄青活活屈死。国家财赋入敷不出。文治没有文景之治的财富,武功没有汉武帝的开疆辟土之功。实在是太一般了。
宋仁宗个人品德堪称皇帝里面第一位的,但问题是这个不当饭吃,没有实际意义。宋仁宗驾崩以后,国库空虚殆尽,军队不堪大用,已有亡国之兆了,如果不是宋神宗的变法、挽回了颓势,恐怕宋朝怕是在神宗手上就要亡了。实际上,宋仁宗就是一个被“吹嘘”的皇帝。
我是清水阿娇,历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关注和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