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娱小仙女(原创)
一个有态度的吃瓜群众
这部由中村义洋执导,2014年上映的《白雪公主杀人事件》,改编自日本著名推理小说家凑佳苗的同名长篇悬疑小说,而这位作家的小说从2010年上映的《告白》开始,就不断被改编成大热影视剧。
饰演城野美姫的井上真央,凭借本片夺得2015年第38届日本电影金像奖优秀女主角;而饰演赤星雄治的绫野刚也一举斩获2014年第88届电影旬报和2015年第10届大阪电影节最佳男主角。
影片运用悬疑推理的外壳,融合现实生活,控诉无良媒体和网络暴力,赋予电影除了剧情之外的现实启发,抽丝剥茧带给观众层层惊喜。这可能是《白雪公主杀人事件》成为14年评分最高的日本电影的原因之一。
影片讲述了知名化妆品公司职员三木典子(菜菜绪饰演)的尸体在时雨谷树林中被发现,胸前的刀口像如凄艳的罂粟一般绽开,还被凶手泄愤般淋上汽油点燃。典子的身段姿容一流,就像童话中走出的“白雪公主”,是公司男性职员的花痴对象。在网民口中,这起案件因此得名“白雪公主杀人事件”。
对于有可能行凶的人选,大家不约而同地把矛头指向和典子同期进入公司,且形成鲜明对比的城野美姬。“三角恋”事件,诡异失窃事件等都成为同事臆测中美姬被嫉妒唆使的铁证,甚至等不及严肃的调查取证,就迫不及待给昔日的同侪定罪。
与此同时,随着城野美姬的失踪,各路小道消息、猜测、谣言通过网络、电视等媒体迅速传播,宛如病毒般疯长的新闻铺天盖地袭来,女人间的“八卦”逐渐失去控制,信息大爆炸令身处其中的当事人都变得无法认清自己,更别提旁观者对真相的探究……
面对无良媒体和网络暴力的压迫,你选择屈服还是反抗?这个沉重的主题又带给我们怎样的反思?今天我就从电影的美学层次、主题表达和社会反思三个角度,全面分析充满现实隐喻的《白雪公主杀人事件》。
01、美学层次:紧抓悬疑故事片的核心,采用多角度对比叙事,涉及人物众多,跨越十几年的时间,细节精巧,耐人寻味。
1、 以男主为线索,串联众多案件相关人物,多视角拼贴叙事,还原事件,制造悬疑
从电影的美学层次来讲,叙事方式可谓是悬疑故事片的核心竞争力。怎样把一个看似简单的凶杀案,用具有吸引力的方式讲出来,并利用男主人公赤星雄治这一线索串联其所有事件相关人物,可谓是对整个电影主创团队叙事技巧的考验。
在《白雪公主杀人事件》当中,导演中村义洋摒弃了单一视角叙事,采用“罗生门”式的多视角叙事方式。警察隐于幕后,缄默不语,反而让电台临时工赤星雄治担任“侦探”角色去分析推理,试图触摸真相。
在男主抽丝拨茧的调查过程中,各色人等纷至沓来出现在镜头里,他们凭借自己的记忆,提供框架相似但细节不同的故事,观众自行拼贴之后,还原事件,制造悬疑。
首先出场的是三木典子和城野美姬的同事,也是赤星雄治的前女友——狩野里沙子。在第一个版本的叙事当中,就把城野美姬系列为了重大嫌疑人,成功误导了记者的思路。
第二个出现的“大嘴巴担当”满岛荣美,更是用自己的细节推断,进一步坐实城野美姬的嫌疑。紧接着出现的城野美姬的绯闻男友,同时也是顶头上司筱山聪史,也在千方百计撇清关系。
只有城野美姬儿时的挚友,美丽的谷村夕子,和大学同学前谷美野里用真实的故事描绘了城野美姬的善良本性。但却在纷繁的恶语之中成为转瞬即逝的泡沫,起不到任何作用。
谷村夕子的台词可谓神来之笔:“人的记忆是会被捏造的,他们只会选对自己有利的部分来说,所以不要遗漏重要的事情。”
2、 三木典子和城野美姬的名字、外貌与内心,设置多重对比反转,并且引申到其他角色的精彩对比性叙事,过程中穿插很多暗示性的细节伏笔,直到电影结尾处才揭晓,思维缜密,结构精巧
在《白雪公主杀人事件》 当中,导演在很多细节设定上都使用了“对比性叙事”,来增强戏剧冲突,实现对观众的心灵震撼。同期进入公司的三木典子和城野美姬,单看名字,肯定是女主的华丽,毕竟“城堡里的公主”,更符合“白雪公主”的人物形象。
但回归到外形上,却是名字朴实无华的三木典子耀眼出众,美貌惊人。她还在自我介绍时刻意给城野美姬难堪,衬得对方像个自不量力的灰姑娘。这里观众可以隐约觉察到典子“白雪公主”外表下“恶毒后妈”的嫉妒心。
三木典子这个角色设定,与十几年前女主儿时好友夕子的同学茜遥相呼应,都是因为美貌攀比问题,油然而生恶毒的嫉妒心,开始欺凌比自己还美的夕子,甚至怂恿老师一起参与言语羞辱(这里呈现的师德问题也很可怕),导致夕子经久未愈的心理阴影。
电影用角色之间的各种对比反转来表现人性和社会的复杂阴暗,影射现实的荒谬。精彩对比性叙事的熟练运用,也引发了观众的深层思考。
作为一部以凶案的破解为主线的悬疑电影,在多视角叙事过程中穿插很多暗示性的细节伏笔,增强悬疑感,形成和观众的有效互动,非常重要。《白雪公主杀人事件》当中,导演也在角色的叙述过程中插入了很多巧妙的暗示细节。
比如,那个有着女主人公非常珍视的印有”S“标志的马克杯;那个三木典子拥有的”芹泽兄弟“周边产品,价值5000日元的圆珠笔;还有陆续出场的城野美姬的同事们,大框架相同却细节各异的事件描述。这些容易被忽略的细节设置,成为电影精彩的暗示性伏笔,直到结尾处才揭晓,让人不禁感叹导演思维缜密,电影结构精巧。
02、主题表达:媒体和网络时代信息传播的“罗生门”困局,传播学“沉默的螺旋”效应,网民义愤填膺的行为,是正义还是私刑?关于善恶是非的定义,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
1、 媒体和网络时代信息传播的“罗生门”困局
在21世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背景之下,各式自媒体和网络的发展,让信息传播的真实性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对同一新闻事件的描述和传播,每个人都有基于自己的认知形成的见解和观点。就类似电影所展示的“多视角叙述”,让真相愈加扑朔迷离,难以分辨,形成信息传播的“罗生门”困局。
“罗生门”一词,最早来源于日本作家芥川龙之介创作于1915年的小说。后来,被日本大导演黑泽明拍成电影,才开始广为人知。“罗生门”用来借指人世与地狱之界,事实与假象之别。后来引申为每个人为了自己的利益而编造谎言,令事实真相不为人知。
而信息时代的罗生门现象则是指:在信息时代大爆炸的背景下,每个人都对信息有着自己的理解,人们往往根据有利可图的部分发表不同的言论看法,借助自媒体传播工具扩散传播,从而使传播者借助言论所塑造的概念和人物得到流量提升。
这通常和以营销为目的的商业链条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然而在这逐利的过程中信息会失去真实性,传播者也失去诚信,在各式媒体自说自话的乱象之下,信息的受众往往无所适从。
2、 传播学“沉默的螺旋”效应,理性的集体噤声
“沉默的螺旋”是一个政治学和大众传播理论,在《白雪公主杀人事件中》得到了很好的阐释。伴随着实习生记者在网络上毫无责任心的乱爆料,大众陷入集体的审判狂欢,用网络暴力给无辜的城野美姬定罪。理性派有没有?有的!就像警察一样的幕后角色,但他们在“沉默的螺旋”中集体噤声了。
这个看似深奥的理论的大白话定义如下:人们在试图表达自己想法和观点的时候,如果看到自己赞同的观点受到广泛欢迎,就会积极参与进来,这类观点就会越发大胆地发表和扩散;而发觉某一观点无人或很少有人理会(甚至会被群起而攻之),即使自己赞同它,也会保持沉默。
一方的沉默必然会造成另一方意见的增强,如此循环往复,便形成占“优势”地位的意见越来越强大,而持“劣势”意见的人发出的声音越来越弱小,这样的循环,形成了“一方越来越大声疾呼,而另一方越来越沉默下去的螺旋式过程”。
而当今社会网络上一点点煽动情绪的捕风捉影,就能掀起轩然大波,很少有人主动去多方求证核实,丰富自己的信息源,客观理性思考。就凭着冲动“义愤填膺”,盲目发泄,甘当“键盘侠”。可媒体的本质是逐利,大家一定要清楚。操纵舆论带节奏,玩儿得那叫一个“炉火纯青”,就像电影中郁郁不得志的实习小记者都能凭借着自己的臆测和几个不客观的采访,彻底带跑舆论。
再一次印证传播学中“沉默的螺旋”效应。舆论强势的一方占据绝对高地,无论对错,影响力都会发酵。“少数派”的意见哪怕是更客观准确的,也会集体噤声。如果你读过王小波《沉默的大多数》,或许会心有戚戚焉。毕竟我们都是凡人,从众且不愿出风头,即使觉得舆论不妥,但看到支持者众多,也不会冒险用自己特立独行的观点引来批判、反对或者无视。人之常情,无可厚非。
3、 网民义愤填膺的行为,是正义还是私刑? 墨菲定律下,谁都逃不出非理性漩涡的黑暗梦魇
不知从何时起,我对各大新闻平台充斥的所谓“热点”“争议”感到无比厌倦,甚至让我连提笔发声的念头都没有(但我在看,在思考)。这些精心炮制出来的信息,引导控制着大众舆论,煽动着人的感情冲动,利用从众心理,换来一个所谓的“爆款”……
如果仅仅是使用“独门绝技”来牟利,无可厚非。毕竟,这绝对算自媒体值得骄傲的“手艺”。但是那些随之而来的人血馒头、网络暴力、谩骂、是非……裹挟着底层人群的仇富、嫉妒、阴暗,像浓得化不开的黑色梦魇,降临到这个复杂的世界,一点点蚕食人们内心和眼中的光芒。在我看来,是比疫情更可怕的灾难。
这样的义愤填膺是正义吗?不!只是一场漠视法律的私刑罢了!互联网的发展极大地推进了信息传播速度,扩展了网民的信息来源,同时也给了每个人自由发声的机会。可能起初的散乱微小恶意并没有展现出毁灭性的破坏力,但当这些谩骂诅咒汇聚在一起,足以像《搜索》《白雪公主杀人事件》当中的情节一样,把主角的心理防线击溃,导致自杀的恶果。
网络暴力虽然总是打着“正义”旗号,但其实南辕北辙,它甚至会违反法律,也称不上道德,因为这是私刑!私刑往往是不公正的,因为施刑者并没有这个权力,也没有判决标准,而且大众在非理性的漩涡中,陷入狂热的情绪,往往会伴随过度伤害。
而且在当今社会下,“人肉”别人,动用私刑堪称文明的悲哀,和对法律的漠视。“键盘侠”们在热点事件中变身“只有情绪,毫无理智”的乌合之众,他们不管真相究竟如何,选择性地看到和发表自己认同的观念,享受着病态的狂欢。
很多人会觉得网络暴力离自己很远,很少发生,而且遭受暴力的,也都是自身有错的“坏人”。但其实在墨菲定律下,谁都逃不出非理性漩涡的黑暗梦魇。
“最初,没有人在意这场灾难,这不过是一场山火,一次旱灾,一个物种的灭绝,一座城市的消失,直到这场灾难,和每一个人息息相关。”
自然环境如此,网络生态也一样,现在对“恶”的苗头不加控制,总有一天野火会烧到自己身上。就像影片开始的始作俑者,实习记者赤星雄治,高高在上地观看针对城野美姬的残忍网络暴力,但影片结尾处却无比狼狈地下跪道歉,面临解雇,还被网民肆意谩骂。处境对调的他,终于感受到了网络暴力的切肤之痛,导演的讽刺寓意也不言自明。
希望有一天媒体的正能量和理智多一些,而不是只会制造私欲,嫉妒和戾气充斥的垃圾信息,煽动网络暴力。无论受害者是谁,这都是整个人类的悲哀。
03、社会反思:从个人、社会层面入手,警惕带节奏的不良媒体,规避信息传播的“罗生门”。守住澄澈善良的初心,避免成为“恶”的帮凶。
1、 个人需要时刻警惕带节奏的不良媒体,对热点事件慎重发言,不要参与网络骂战,致力于全民素质提高,提倡理性思考,回归纯净世界
现在网上充斥着太多毫无营养、负能量、虚假且恶毒的信息,刻意引导舆论走向,仔细想想真的很恐怖。你怕鬼?那不如看看舆论,看看人心……社会舆论从来都不是理性的,理性的观点无法刺激群众神经,无法挑起争议,也就无法发酵成为“舆论”。就像电影中的网民舆论,在案件疑点众多、漏洞百出的时候,就迫不及待用恶毒言语攻击谩骂女主,造成情感伤害。
能够客观理性看问题的人毕竟是少数,带入了自己情绪,就注定会片面……所以,当我们在网络发声的时候,三思而后行吧!别无意中成为“恶”的帮凶,甚至始作俑者。(比如国内最近质疑甚至谩骂张文宏、钟南山、韩红这样的英雄)或许没什么所谓的“报应”,但万一网络暴力害死人,午夜梦回的时候良心过得去吗?”雪崩的时候,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
觉得自己用键盘就能主持公道,是本世纪网民最大的幻觉,最后还是被别人当枪使。除了快乐的情绪我乐意让别人煽动,其余的情绪都很宝贵,坚决不能成为别人牟利或者作恶的武器。任何事情,我只相信自己的判断,任何媒体都没有权利或者能力替我进行思考。(所以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非常重要,不要被媒体一带就跑)
而我对自己的要求,今天也分享给大家,就两点:理智,善良。具体来说就是:
① 时刻警惕带节奏的不良媒体,对热点事件慎重发言,绝不参与网络上任何一场骂战。
② 分析任何事,尽量客观。哪怕所有人都在骂,可是我不了解真相,也坚决不随意判断是非。
萧伯纳的《巴巴拉少校》可谓把“明辨是非”这一点讲得很透彻且极具讽刺趣味性。
“真的吗?怎么!没有做买卖的才能,对于艺术无兴趣,不敢碰哲学,却知道辨别是非的秘诀!这是考倒一切哲学家、难坏一切律师、搞昏一切商人、毁灭大多艺术家的一个问题呀!哎,先生,您真是个天才,圣人中的圣人,人间的天神!而且年纪只有二十四岁!”
由此可见,论起明辨是非,儿童仿佛比成人强,无知的人仿佛比聪明人强。这真是个有趣的现象。人们知道得越多,明辨是非也越困难。所以想要让网络生态变得更和谐纯净,不如致力于全民素质提高,提倡理性思考。我们知道的越多,反而越谨慎,越慈悲,在口出恶言之前或许会三思而行。
2、 传媒行业的道德品质要整体加强,为了利益罔顾人命,其心可诛
“尤其是当一知半解的业余者与受过训练的专家变得模糊难辨,让人开始质疑信息的可信度之际,真相将成为可买卖与包装的商品!”——安德鲁·基恩《网民的狂欢》
网络时代,人人可以发言,可以肆意表达自己的想法,且被追责的可能性很小。掺杂了很多利益和私欲,历经多层传播和包装的信息,还是不是最初的真相?
就像电影《白雪公主杀人事件》当中的媒体人赤星雄治,可以为了热度把不适合播报的未经证实的诱导性消息,堂而皇之送到观众面前,还在网络上发表主观性言论,丝毫不把无辜的城野美姬放在眼里,好像她的死活和感受并不重要,何其残忍!为了利益罔顾人命,其心可诛。
为了流量,他昧着良心刻意规避所有对城野美姬有利的言论,放出恶毒的臆测。《搜索》里姚晨的角色,那个记者,也是这样害死了叶蓝秋。信息中的某个点被拿出来,无限放大,人人讨论,已经不仅仅是谣言那么简单,更有可能是杀人的利器。在每个人都有信息传播力量的新媒体时代,百口莫辩或许才是事件的结局。
传媒行业的道德品质因此成为最大的拷问!新闻从业者,或许需要在工作中严格执行“采、编、审”,坚持对真相的追求,成为信息受众甄别真相的标尺。
3、 规避信息传播的“罗生门”,守住澄澈善良的初心,避免成为“恶”的帮凶
互联网的出现基于信息科技时代,同时造就社交媒体的繁荣。没有言论自由的时候,我们压抑,我们呐喊;而言论过于自由时,我们又变得肆无忌惮、口无遮拦,迫切地希望他人同意我们的观点,甚至不惜伤害别人。
一旦他人所说的观点不符合我们的价值观,那么事情的真相就不再重要,我们所相信的,只是符合我们的观点,而非真相,这是人性的丑恶。网民们,有谁可以证明自己足够智慧和优秀,足以明辨是非?又有谁能够做到绝对的公平公正?
我们作为信息链条的底端,也是普通受众,需要了解事实之后再做出自己的判断,而不是盲目跟风从众,别人说什么就信什么,也不能仅仅根据基于片面的真相就去总结全局。我们每个人都拥有知情权,这是法律赋予我们的权利,但我们在信息的传播与接受过程中,也要保护他人的知情权。
愤怒的言论应该基于信息被确定之后。我们可以分析全局,利弊得失都梳理清楚之后,再对事件发表个人可以负责的言论,不要攻击不同意见的人,这样或许可以规避信息传播的“罗生门”,守住澄澈善良的初心,避免成为“恶”的帮凶。
《白雪公主杀人事件》可谓是把黑泽明的《罗生门》与陈凯歌的《搜索》合二为一。既有关于人“记忆欺骗性”的呈现,又控诉了无良媒体和网络暴力。如果把第一个宏大主题讲好,会更加震撼,但导演把重点放在了媒体和网暴之上,没有刻意拔高,更加贴近大众日常生活。
这样的现实主义题材,用悬疑的艺术化方式来呈现,削弱了部分攻击性,或许更能深入人心。菜菜绪一张美艳恶女脸,以至于从“白雪公主”变为嫉妒心爆棚的“恶毒后妈”毫无违和感。就是记忆中日版《花样男子》的纯美杉菜——井上真央在电影中忽然变身“丧女”,让我颇为惊诧(但也印证了井上真央作为女主角的过硬演技和多样戏路)。
现实中的我们都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在媒体和网络的影响下不可能得知“真相的全部”或“全部的真相”。在墨菲定律的作用下,我们每个人都有可能陷入舆论的漩涡,独自面对无边的恶意和不可预知的未来。谁能保证自己可以在千钧一发之际像城野美姬那般幸运,被警察的破案消息所拯救?心理素质不够强大的话,在真相大白之前就会被网络暴力杀死……
有人问泰戈尔三个问题:第一,世界上什么最容易?第二,世界上什么最难?第三,世界上什么最伟大?泰戈尔回答:指责别人最容易;认识自己最难;爱最伟大。
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在面对他人的时候选择善良,用一个赤诚的灵魂轻装上阵,不要被碎片化的夺目资讯吞噬。对信息的判断,要具备独立的思考和认知,而不是无意识跟随,人云亦云,极端的渲染和表达。
或许只有这样,我们的心灵和整个社会才能逐渐趋于平静美好,在漫长的黑暗中找到黎明的光亮。覆巢之下,安有完卵?释放善意归根结底是为了拯救自己,毕竟一个充满暴戾和私刑的社会,“他人即地狱”,谁都无法独善其身,安然自处。
(图片源自网络,侵删)
举报/反馈

文娱小仙女

5257获赞 465粉丝
剧评、影评、综艺评,明星八卦加颜控!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