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这是唐代大诗人刘禹锡所作怀古诗《乌衣巷》,凭吊东晋时南京秦淮河上朱雀桥和南岸的乌衣巷的繁华鼎盛,而今野草丛生,斜阳残照。感慨沧海桑田,人生多变。以燕栖旧巢唤起人们想象昔日的繁华,含而不露;以“野草花”、“夕阳斜”涂抹背景,美而不俗。语虽极浅,味却无限。
这首诗里的王谢,狭义是指王、谢两大家族,广义指代六朝时期的公卿贵族。
王导、谢安,东晋丞相,两家都是世家大族,是六朝时期士族中最风光显赫的两大家族。王、谢两家所出贤才众多,皆居乌衣巷中,冠盖簪缨,为六朝(吴、东晋、宋、齐、梁、陈先后建都于建康即今之南京)巨室。至唐时,则皆衰落不知其处。
王、马共天下
王家据说是出自山西,其中有一支去了琅琊,这就是著名的琅琊王氏。其实,琅琊诸葛氏也很有名,曹操屠徐州,导致诸葛避乱迁徙,所以后来刘皇叔是去的隆中找的诸葛亮。
琅琊王氏家族中名士辈出,比如竹林七贤的王戎。王家更出名的是因为出相国,如清谈误国的西晋宰相王衍,辅佐司马睿建立东晋的王敦、王导。
司马家由于得国不正,建立西晋后为防止被其他士族大家效仿曹魏、效仿司马家篡权,因而采取鼓励士族奢靡借以消耗士族力量,同时大封司马家,结果整个社会风气崇尚奢靡。同时又由于实行九品中正制,导致阶级固化,上品无寒门,朝中官职都是司马家和那些士族,堵塞了有才学的寒门士子升迁之路,而原有的士族又整天只想着享乐,不思进取。结果就是整个西晋朝从一开始建立就已呈灭亡之象,更雪上加霜的是出现了痴呆皇帝,皇族、外戚、士族除了享乐就是内斗。
东汉末年开始,北方游牧少数民族大量内迁,关中、中原地区的少数民族比例很高,这些汉化了的游牧民族已经不满足于劫掠财物,而更愿意学汉族那样建立政权,抢夺土地。也就在这一时期,一个革命化的发明出现,那就是马镫。有了马镫后,出现了真正意义上的骑兵,高机动性、强冲击力的骑兵集团对农耕文明的车兵、步兵造成了极大威胁。
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西晋竟然爆发了八王之乱,自己内斗的结果是大大消耗了国力,结果被游牧民族吊打,很快灭亡。
司马睿衣冠南渡建立东晋 ,当初的司马一家在江南并没有什么根基。因此不得不借助于琅琊王氏,其中王敦、王导立下了汗马功劳。
两晋之际,琅邪王氏留下了重重的一笔。王衍是个空谈的草包,对西晋灭亡有很大的责任。王敦、王导辅佐司马睿建立了东晋,但是王敦叛乱又差一点颠覆了这个刚刚成立的政权,而王导则忠心耿耿为司马氏效力。
西晋灭亡后,司马家又跑到江南继续当了一百多年皇帝,可以说王氏家族立下了不朽的功劳。
王导的下一辈中,最著名的就是书法家王羲之。王羲之有七个儿子一个女儿,其中王献之、王子猷最为有名,其二儿媳妇叫做谢道韫,东晋才女,著名的女诗人,她也是谢安的侄女。
为华夏民族立有大功的谢安
秦始皇的功绩是伟大的,建立了大一统。另一位对华夏民族有大贡献的皇帝是隋文帝杨坚,如果不是他篡了北周的皇位,那么在当时南北方悬殊的实力对比下,已经统一北方的北周兴兵南下,那么华夏民族将遭受灭顶之灾。如果那样,我们现在就不能自豪的说是世界上唯一文明传承五千年而没有中断的文明古国,世界上将象研究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那样研究古中国。
谢安的功绩堪比隋文帝。
东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的三月初三,会稽内史、右军将军王羲之邀请41位好友聚于会稽山阴兰亭修稧,一起饮酒作诗。
集会上作诗37首,为了记载此事,王羲之还留下千古墨宝 《兰亭集序》,这可以说是中国书法上最伟大的作品,后来被唐太宗用不太厚道的手段得到,李世民驾崩后,《兰亭集序》陪葬昭陵,世人再无得见。
在这41人中,有一个人传下来两首诗,其中四言诗一首:
伊昔先子,有怀春游。
契此言执,寄傲林丘。
森森连岭,茫茫原畴。
迥霄垂雾,凝泉散流。
五言诗一首:
相与欣佳节,率尔同褰裳。
薄云罗物景,微风翼轻航。
醇醪陶元府,兀若游羲唐。
万殊混一象,安复觉彭殇。
不过,谢安最著名的是他的那句名言:“小儿辈遂已破贼。”
前秦苻坚起大军,号称百万,而东晋迎战的只有八万。征讨大都督谢安运筹帷幄,这边厢与人下棋,那边厢侄儿谢玄取得肥水之战的大胜,得到胜利消息的谢安不慌不忙继续下棋,轻描淡写地说了句“小儿辈遂已破贼。”
东晋事实上是皇帝与士族大家共享天下,皇权衰弱,那些豪门望族在朝中掌握了国家大权,这些豪门中,王家和谢家是佼佼者,在最鼎盛时,朝中的官员有七成出自王谢两家。
隋文帝时,创立了科举制,寒门学子通过苦读,走科举之路登上人生巅峰,而朝廷也籍此选拔人才,在考试面前人人平等。从此,随着隋唐后各朝代实行科举制,从汉朝时兴盛起来的门阀世家逐步走向衰落。
举报/反馈

如菊聊历史

10.5万获赞 1.3万粉丝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军事领域创作者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