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飞鱼说史
历史上有很多奇迹,而唐朝创造的奇迹尤其之多。
不说别的,单单一个武则天往那一摆,其它的朝代就望尘莫及,想想也是,历朝历代中当权的女人并不少,但是像武则天这样公然称皇帝的,她是2000多年封建帝制中的唯一。
武则天称帝的时候,她已经67岁了,这年纪即便放在生活条件如此之好的现在,也是属于高寿,是要安享天年的年纪,别说工作了,或许在家带个孩子都显得很吃力。
但是武则天却向我们完美地诠释了年龄并不是成功的限制要素。
武则天称帝之后,她的年龄并没有限制她的思想,纵观武则天当政期间,李世民开创的“贞观之治”依然在延续,如果李治死得不那么早,他能比武则天做得更好吗,其实也不见得。
相比较李治来说,武则天则更适合做皇帝。
当然,谁也不是天生的政治家,武则天在政治上的成就,和李治的“培养”也不无关系,可以说是李治亲手把李唐的江山送给了武则天,这或许是李治对武则天万分疼爱的完美诠释吧。
武则天在位25年,可惜的是她没能在皇帝的位子上待到死亡,而是被人逼着下台了,逼她的人,和武则天年纪相仿,是一个已经80岁高龄的老头子了,此人叫张柬之。
那么他推翻了武则天的统治,后来下场如何?其实并不好,最终因气愤而死。
说此之前,我们还得先说说神龙政变。
趁其病要其命
公元705年,对于已经82岁的武则天来说,所剩的日子已经开始倒着数了,对于意气风发一生的女皇来说,她虽然还无比贪恋皇位带给她的享受,但是身体却吃不消了。
武则天当政的末期,政治上就出现了危机,而危机的爆发点是武则天的男宠张宗昌、张易之与朝堂大臣之间的矛盾趋于无法调和,武则天身体好的时候,二张兄弟那是只手遮天,仗着武则天的威严,那是把朝廷搞得乌烟瘴气,不少重臣怨声载道。
不过即便如此,他们也只是敢怒不敢言,毕竟二张兄弟的脸在武则天面前比他们要好使,而张柬之就是对二张兄弟极其不满意的一位重臣。
说到这,或许有些人就要说了,张柬之也是姓张,为何没能成为三张呢,原因也很简单,张柬之太老了,不说武则天看不上他,走起路来都是颤颤的,对武则天来说,那是既不中看也不中用,但不得不说张柬之很会把握时机。
因为武则天病重时,他果断联合太子李显、敬晖等人发动了政变,这次政变中武则天的“二张”被张柬之率兵诛杀,而武则天也在病重中被逼迫退位,太子李显得以继位。
斩草不除根
80岁的张柬之发动了神龙政变之后,那可是意气风发,似乎一下子年轻了几十岁,张柬之因为有功,被封为了汉阳郡王,而其他有功的几人也都被奉为了王,可是这些人的实力也让李显忌惮,毕竟武则天这样的皇帝都能被他们逼迫下台,更何况自己这样的“二八流”。
所以,把这些人封为王,实际上也是削弱他们手中权力的一种方式,这就是帝王的权谋之术——明升暗降,作为年岁已经很大的张柬之来说,封了王其实也就够了,毕竟自己的身体已经经不起折腾了。
不过张柬之被削权,起因还是一个武姓的人,此人便是武则天的侄子——武三思,或许当张柬之手中的权力被李显全部剥夺的时候,他才后悔在当初没有对武三思来个斩草除根,可是又有什么用呢,张柬之毕竟老了。
李显继位之后,张柬之就遭到了武三思的排挤,既然要排挤,自然要找个借口,于是他就以张柬之诬陷韦后为由,数次向李显中伤他,李显于是下诏,同时免去他们的宰相职务。
说到这,或许有人要说了,就因为武三思诬告张柬之说了韦后,李显就免去了他们的职务?其实还真是,李显是谁啊,他对韦后是挚爱的,或许当被她毒死的时候,李显都都一直念着韦后的好。
气愤终致身亡
张柬之被免了官,罢了权之后,倒也没说什么,这等年纪其实早该颐养天年了,于是张柬之就向李显表示愿回襄州养病,李显倒也没挽留,就任命他为襄州刺史。
李显对于张柬之其实还算不错,当张柬之要离开的时候,他还下诏群臣为张柬之送行,张柬之的风光到此已经画上了一个句号,不过可惜的是,张柬之并没能落得善终。
事情是这样的:
张柬之到了襄州之后,依然以在国都的行为准则对待手下,这点并没有错,只不过却让身边的人觉得太不近人情了,或许当高官久了,这就是职业病,不过巧的是,张柬之在任上时,汉水发洪水了,张柬之那是义不容辞。
本以为这样朝廷就会对张柬之再次刮目相看,但是张柬之失算了,虽然他向李显表明愿意辞去王爵,但是李显身边已经被韦后和武三思等人包围,他的赤胆忠心又怎么会得到回报,最后却落得个再次被贬的下场。
这次被贬和上次的情况还是有所不同的,因为张柬之直接被贬到了泷州(今广东罗定),这地在现在来说可是个地方,但在当时那是极为不发达的,如此高龄的张柬之又怎么能接受这种屈辱。
张柬之想来想去,自己虽然大器晚成,但也帮助了李显复辟了李唐政权,屡次遭贬,他又怎能接受,后来越想越气,越想越气,最终因为气愤而死。
张柬之死时已经82岁了,这离他意气风发逼迫武则天退位只有2年的光景,或许他怎么也想不到,自己处心积虑地为李唐政权积极奔走,最终却落个这样的下场。
但是,伴君犹如伴虎这在封建王朝是个亘古不变的道理,张柬之又怎么会不懂呢,其实他只是高估了自己在帝王心中的地位罢了。
对此,您怎么看?
参考文献:《旧唐书》、《新唐书》等。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