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读书人应试科举是通往仕途道路的主要途径,从童试、乡试、会试一直到殿试进士及第,能走完这个过程的是极少数。通常而言,中了进士就意味着可以出仕,但历朝历代对于进士的任官标准是不同的。以清代而言,新科进士主要有三条出路。
按照清代的制度,除一甲三名外,新科进士并不能马上授予官职,还需要经过“朝考”这一道程序,考为一等、二等的被选为翰林院庶吉士。一般情况下,三甲进士是很难进入翰林院的。因此对于新科进士来说,第一条道路便是庶吉士,可这部分人所占的比例不大,往往只有二三十人,可以说是可遇不可求。
朝考中列为三等及以下的,按照二甲、三甲名次进行排序,排名靠前的被任命为各部院主事。主事是从七品官,中央六部设有很多缺额,是较为低级的京官。但主事算是个不错的官职,因其在六部中任事较为实权,往往容易得到晋升。
排名中等通常被任命为内阁中书和“学习行走”。内阁中书也是从七品官,主要负责内阁中各种文书的工作,因涉及的行政事务较少,虽然品级与主事相同,但从晋升的角度而言却不及主事。所谓的“学习行走”,就是实习的意思,有一部分新科进士被委派到各部院实习,期满后经过堂官的认可后,即可委任主事等职。
排名靠后的通常被任命为各省知县、教职。从清初中期的情况来看,分发各省知县的情况较多,担任教职的较少。知县为正七品,以品级而言胜过主事和内阁中书。但因远离京城,不在政治中心,所以晋升的通道较为狭窄。
通过比较,基本上可以得出这样个一个结论:新科进士最佳者是庶吉士,其次是在中央任官,再次是担任知县。
庶吉士的优势是不容置疑的,虽然他们在翰林院学习期间没有品级,只是食七品俸禄,且属清要部门。但三年(恩科除外)散馆后,即可授职。这些进士中的精英分子最容易得到提拔,素有“非翰林不入内阁”的说法。又因为他们经常担任皇帝身边的文学侍从,所以离皇帝最近,升迁也最为便捷。有清一代,内阁大学士、六部尚书中有很大一部分都来源于庶吉士这个群体。
担任各部主事和内阁中书的这些进士,按照清代官制,他们俸满即可得到提升,这是法律规定的晋升程序。一般来讲,如果没有犯有过失,熬到退休,应该也能混上个四品或是三品之类的,如果政绩突出,升任各部院堂官也较为普遍。即便是外放,由于有了京城任官的经历,往往也容易得到提拔,位及巡抚、总督。
相比于京官而言,分发各省的知县晋升就很难了。纵观有清一代,外官知府以下调任京官的例子并不常见,早在乾隆以前,朝廷有规定,每年在优秀的知县、知州中选取几人充任京官,但乾隆中期这种制度被取消。也就是说,到了乾隆以后,知县调任京官的通道基本被堵死。
因此,知县只能在本省或外省调任。事实上,清代大部分知县的仕途前景基本上都是原地踏步,熬到老始终还是个七品芝麻官,只有极少数人因政绩突出,大计卓异被提拨为知州、知府乃至道员、按察使、布政使、督抚。不过,从知县到总督一级不落的终清一代也没有超过十个人。
俗话说,有失必有得,虽然知县的晋升机会渺茫,但他们的收入却比京官要丰厚许多。小京官之穷是出了名的,他们除了微薄的俸禄之外几乎没有其他收入,大部分人都得靠借债度日。而知县则不同,他们掌管一县民政、行政,有着大把机会捞钱。
清初中期时,很进士都不愿到地方为官,但到了中后期,更多的人却一心钻营,想要谋得知县的实缺。因为晚清时期,官场腐败,风气糜烂,大多数为官者在明知晋升困难的情况下,奉行“千里当官只为财”的古训,趁着在任捞取钱财,为子孙后代留下一个丰厚的家当。
因此,对于进士出路问题,在不同时期的认定情况也是不一样的。很难说是京官好还是外官好,最关键的因素就是能否晋升,如果不能,那么显而易见,做个天高皇帝远的知县也是读书人梦寐以求的愿望。
举报/反馈

左都御史

46.4万获赞 8.5万粉丝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优质历史领域创作者,活力创作者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