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又反作用经济基础。政治和经济就像一股麻绳,相互作用,密不可分。
古今中外,各个国家的政治中心往往也是其经济中心。譬如美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华盛顿和经济中心纽约都位于美国东北部;俄罗斯的政治、经济中心则位于其首都莫斯科。政治中心在选址时往往重视区位优势,所以大都建在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的位置,而便利的交通同时也是经济发展的有利因素。另一方面,在对外贸易日益繁荣的今天,为了更好地管理市场,一些政府机构往往也会在经济发达的地区聚集。
但是,谈到中国的经济中心,人们第一个想到的却不是现在的首都北京,而是享有“东方明珠”亚洲经济中心美誉的上海,及周边长三角沿海地区。
今天高楼林立的长三角
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总共诞生过五个重要的城市:长安、洛阳、开封、临安、大都。其中,长安和洛阳更是有名的“十三朝古都”。这些地方既是不同时期的政治中心、军事重镇,也是当时全国最大的商业中心。在这五个都城中,除临安(今南京)外,其余四个全部位于中国北方的黄河流域。
但为何在一千多年后的今天,中国的经济重心却转移到了南方呢?欲知详情,你且往下看。
封建社会以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为主,农业的发展需要需要安定的社会环境和优越的地理位置
在小农经济为主的中国古代社会,主要特点是男耕女织,自给自足。中国古代农业的蓬勃发展离不开历朝历代朝廷政策的大力支持和劳动人民的辛勤智慧,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古代中国也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农业大国。
纵观中国古代史不难发现,重视农业与民休息的朝代大都稳定繁荣、国运昌盛;而战乱频繁、伤化虐民的朝代则往往民怨沸腾、难逃覆灭。
总体上讲,中国古代北方战乱比较频繁,而南方则相对比较稳定。大批北方的农民为了逃离战火,携家带口迁往江南,选择在温暖湿润、环境优越的长江流域定居。他们不光带去了人还带去了先进的农业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加之江南统治者在政策上的重视和支持,诸多因素使得江南最终发展成为享誉全国的“鱼米之乡”。
古画中的江南地区
封建社会只有稳定的社会环境才能激发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业发展好了才能推动国家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得民心者得天下”,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生动地诠释了这句古话。
到了宋朝,当时政治稳定,文化繁荣,科学技术上尤其是船舶航海技术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在这种前提下宋朝的生产力水平相比之前的朝代也达到了一个更高的水平。当时宋朝已经同海外50多个国家建立了商业贸易,大批货物开始销往国外,而这些对外贸易大都发生在东南沿海港口城市。
另一方面,由于北方长期以来的过度开发造成水土流失、环境恶化,不利于当农业生产,而两宋的统治疆域都在南方,都城应天府(今南京)就位于长江流域,政治中心的转移也促进了当时经济重心的南迁。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进程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大体上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西晋末年以前( - 公元316年)从夏朝定都阳城(今河南登封)开始,到西晋司马炎洛阳登基。两千年间,各朝统治者均在北方黄河流域一带定都。这一时期社会的显著特点是,北方农业经济远远领先南方。中央朝廷周边的地区因为“近水楼台先得月”,往往最先享受到国家政策的红利,修桥修路、水利工程等基础设施的建设都是以都城为中心地带向外辐射。例如三国时期的曹魏政权就提出“养民、屯垦、休战”等三条基本国策,这一方针无疑为广大农民创造了安定的社会环境。农业生产力上去了,国力才能够从根本上富强起来,从而为后来西晋统一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西晋时期农民农忙
第二个阶段是西晋末年至五代十国(公元316年- 公元960年)这一时期是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主要阶段。公元316年,西晋王朝内部发生“八王之乱”,边疆众多少数民族趁火打劫,进军中原,陆续建立政权与朝廷对立,史称“五胡乱华”。原来生活在中原地区的汉人被迫开始举家向南方迁徙,以逃避战祸。这次移民是两千多年来第一次全国范围的大规模移民,也是中国经济重心开始向南方转移的开端。南北朝时期,北方和西南先后出现了包括成汉在内的十六个少数民族政权,所以这段时间战争不断,社会动荡。与北方的战乱形成鲜明对比,偏安江南的东晋相对稳定对百姓来说无疑是更好的选择。
直到隋朝统一全国后,隋炀帝杨广下令修建了贯通南北的大运河——京杭大运河,客观上为农业的发展也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但由于隋炀帝骄奢淫逸、大兴土木,使得民不聊生,国力衰弱,最终引发隋末农民大起义,国破人亡。
唐朝初期达到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顶峰,国家繁荣强盛,人民安居乐业。直到天宝末年,一人兼领三州节度使的安禄山羽翼渐丰,悍然发动“安史之乱”,从北疆进军直逼中原长安。这次动荡不仅是大唐由盛转衰的转折点,也使得中原的百姓再次陷入战争的泥潭。于是,一大批农民再次开始向南方迁移。
五代十国局势图
在五代十国短短50余年间,北方先后经略了后梁、后汉、后唐、后晋、后周五个政权。政权的频繁更迭意味着黎民百姓长期生活在刀光剑影之中。这一时期的南方虽然先后存在过十个割据政权,但彼此间少有战争,相安无事,人民生活较为稳定,农业经济各有发展。
总体上讲,这一阶段是中国古代是史上最复杂、时间最长、影响力最大的大动荡大分裂期。由于各主要政权的都城大都在北方黄河流域,反叛、夺权、起义也多发生在北方。
天高皇帝远,市井百姓往往并不关心谁当皇帝。比之更重要的,是每一天的衣食住行和每一年的土地收成。这一时期南方的长江流域和江南地区,由于距离都城较远,受到战争的侵害较小,广袤的土地没有被鲜血所浸染,所以千千万万的农民们选择远离故土,在这里重新开始安定的生活。
第三个阶段是宋朝(公元960年- 公元1279年)持续千年之久的经济重心南移终于在这一时期完成,自宋太祖赵匡胤黄袍加身统一全国后,宋朝的人民逐渐开始远离了战乱。宋朝也是我国古代历史上经济、文化、科技、宗教高度繁荣的时代之一,范仲淹、苏东坡、欧阳修、王安石等,这些流芳千古的能臣才子们都是诞生于这个时期。
宋朝百姓生活
宋朝还出台政策规范市场交易和土地税赋,智慧的劳动人民也集思广益发明出了许多新型的农器和生产工具,各地的水利工程也如雨后春笋纷纷开建。
政治的稳定刺激生产力的提高,文化的交融推动民族关系的发展,而海运技术的进步则为对外贸易创造了极佳的条件。宋朝的造船技术更是领先了欧洲七百年,大大小小的船只成为当时河运和海运的重要交通工具。货物的转运、商贩的散聚,又促进了餐饮、住宿、娱乐等行业的发展。宋朝曾先后与海外50多个国家开展贸易活动,港口城市每天的大型船舶络绎不绝,运出国内的农产品和手工业品,带回不计其数的财富。慢慢地,国家的经济重心又开始从内陆地区向东南沿海地区转移。
据统计,宋朝一年的财政收入高达6500万贯,连普通的农民都穿丝制的袜子。在宋朝以前,牛是农业生产中最重要的生产工具,所以普通的农民没有吃牛肉的。但到宋朝,农业发展已趋于饱和,人民生活富足,所以才能看到像《水浒传》中人们“大碗喝酒,大口吃肉”的景象。
从宋朝开始,中国内部再没有发生过大的分裂和动荡。经过中央和百姓长期的努力,历时近千年的经济重心南移终于在宋朝完成。各朝统治者和伟大的劳动人民将南方开发得越来越繁荣。直到今天,我们国家经济的总体水平仍然是南方强于北方,沿海强于内陆。
结语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几乎贯穿了整个古代历史。总体上看,南移的过程大致有两个特点:一是从北方黄河流域向南方长江流域和江南一带转移;二是从内陆地区向东南沿海地区转移。这种现象在国家分裂或封建割据的战乱时期表现得尤为突出。它并不以某一位君王的意志而改变,而是自然环境和社会劳动力之间相互作用导致的必然结果,是几千年来辛勤智慧的劳动人民的共同选择。从这一点上,我们清楚地看到人民群众在历史长河中起到的强大作用。
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曾经明确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技术在哪里,人才在哪里,哪里就可能得到发展。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流的今天,国家的统一、政治的稳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当然,发展经济的同时环保意识也不容忽视,应当坚持可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原则。古话说的一点都没错:“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参考文献:
《史记》
《宋史》
《太平御览》
《资治通鉴》
举报/反馈

华太师

46.7万获赞 5.7万粉丝
专注于历史,十年如一日。
优质历史领域创作者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