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记录了中国历史的辉煌,也是中国历史进程的另一种体现。汉语发展的历史,就是中国历史的另一种缩影。加上我国古人十分重视各地方言的统一,汉语也随着历史的发展,逐渐形成了:北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客家方言、闽方言、粤方言、赣方言、晋方言,等现代汉语方言的七大方言区。但是,以北京方言为标准音的普通话,最后却脱颖而出,成为在全国范围内推广的"普通话"。可是,像普通话一样的全民族范围内的共同语,在中国的历史上,也是有一种演化的进程的。
秦汉以前(包括秦汉)为上古汉语,已经出现最早的共同语——雅言
秦汉以前,包括秦汉时期的语言,在汉语史上被称为上古汉语。而当时的中国人,就已经有了共同语的意识,据史料记载,中国最早的通用语——"雅言",就是以周朝国都西岐地区的语言,作为全国雅言的。孔颖达在《正文》中说:"雅言,正言也。"意思是"雅言"就是古代的共同语。
而"雅言"的形成,和周朝时平王东迁有关。西周末年,周幽王被杀,周平王继位,但是,原本的国都因为地震等自然灾害,已经非常的破败,加上外患不断,于是公元前770年平王决定迁都洛邑,之后他在洛阳执政了五十年的时间。虽然,当时周王室已经衰微,但是天子仍然书有文化号召力的,自此,洛邑本地的方言,就成为了东周的雅言。
甚至孔子讲学,都是用的雅言,《论语·述而第七》记载:"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包括,中国古代的第一本词典——《尔雅》,它的名字也和"雅言"有关。古代汉语中,"尔"字和正字的意思相同,"雅"字自然和"雅言"之意相同,《尔雅》的形成,不仅是汉语史上的一大重要转折,也是东周时期"雅言"作为官话的直接证据。
但是雅言、《尔雅》存在的意义,在汉语史上的发展史上,还意味着,当时的人们已经有了对文字正音的观念,《论语骈枝·释雅言》已经有关于正音的记载:"夫子诵诗、读书、执礼必正言其音。"因为共同语"雅言"的出现,意味着,因为政府的号召力,政治性高的地区方言,得到推广。
而"雅言"的出现,使得人们对于一些字的读音有了共同的认知,如此一来,才会形成汉语史上第一本词典——《尔雅》。因为《尔雅》中不仅仅记载了字体,还有字意、词义,而这些都建立在共同语"雅言"出现的基础上。到了汉代,国语依然是以承袭于"雅言"为语音的"洛语",作为官方语的。只是,在当时,"雅言"有了其他的名字,还被称为"正音"、"通语"。这是因为东西两汉,分别建都于长安和洛阳,东汉在灭亡时,都城都是在洛阳,官话自然仍为"洛语"。包括后世的通用语——关西秦声,都是和建都地点分别在陕西和洛阳有关。
魏晋至五代为中古汉语,洛语结合吴语,形成新的官方话——金陵雅音
魏晋时期至五代中期的汉语,被称为中古汉语。当时的汉语发展,出现了转折点,之前久居官话的"洛语",结合了吴语,形成了魏晋至五代时期的新官话——金陵雅音。因为西晋建都于洛阳,所以西晋的官话,仍然承袭于汉代的制度,将"洛语"成为"雅言"以及"通语"。
之后,永嘉之乱爆发,衣冠南渡。西晋都城洛阳被刘裕攻破,无奈,西晋的贵族官员南迁,建立东晋。东晋成立后,为了避祸,迁都建康。而南京的地理位置地处东南,属于吴语区,东晋建都于此后,原本的官话"洛语"和南京的吴语融合后,形成了新的官话——金陵雅音。
西晋承袭汉代,以洛语为国语,称为"雅言",也称"通语"。永嘉之乱,洛京倾覆,东晋迁都建康,定语言以"中原雅言"为正,洛语与中古吴语结合形成金陵雅音。然而,东晋后期又发生朋党相争及桓玄作乱。刘裕凭借自己的军事天赋,夺得了东晋的帝位,建都建康,称宋齐梁陈中的宋朝,东晋的官话"金陵雅音",也被南朝承继。一直延续到了五代时期。
到了隋朝时期,已经出现官方推广国家共同语的政策。因为隋朝建立统一的国家后,在长安定都。但是,前期已经经历了魏晋南北朝时期,还出现了"五胡乱华",当时的中原地区,长期被其他民族统治,语音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而隋朝建立后秉持着恢复"汉室之礼"的目的,隋文帝直接命陆法言,编辑了著名的《切韵》,审定汉字的纯正读音,所参考的读音就是洛阳雅音和金陵雅音,并用"反切"的注音方式,将读音完全标注出来。
而唐代建立后,政治、经济、文化等很多方面,都承袭于隋朝,官话也不例外,称为"汉音"或"秦音"。甚至唐代所做的词典《唐韵》,也是在隋朝《切韵》的基础上制定的,包括读音。而《切韵》《唐韵》,因为采用了反切这种"切上字取声母,切下字取韵母和声调"的注音方法,即便是今天,也能推测出古代的汉字的读音,不仅能够研究汉语语音的发展史,还能和现代汉语的语音对比,所以,粤语为唐音的观点才被提出。
北宋至五四前为近古汉语,确立以北京话为基础国语标准音
宋代,在《唐韵》的基础上,重新制定了《广韵》,之后南宋刘渊又基于《广韵》著《平水韵》。这些都和政权的交替有关,也和都城的建立有关,比如,北宋建都于开封,南宋建都于临安,新的都城,都会促生出新的官话。
到了元代,出现新的规定:学校教学要使用以汉语为域内共通语的标准,这是汉语共同语的一大发展。而元朝,即便建都于北京,汉语语音的标准仍然是唐宋以来占据主导地位的中原汴洛音 ,这点在周德清的《中原音韵》中的反切注音中,可以和前代比照出来。同时,《中原音韵》的编写还参考了元代的散曲的用韵,根据反切读音,可以得出当时的读音,和现代的北京话的语音,已经十分接近,可以称得上是近代普通话形成的基础。
明代,因为朱元璋建都于南京,金陵雅音仍然是官话语音的形成基础。同时,当时已经正式开始作为官方语言,所参考的语音标准,为中原音韵,形成了汉代共同语的正式系统,对现代汉语的音韵系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之后,明朝迁都,原本的官话南京话成为北京话,两相结合,形成新的北京话语音系统。
到了清代,因为北京一直是都城,所以生成了南京话和北京话融合的北方官话。而且,因为清代施行正音馆,所以,官话得到了很大范围的推广。此举,让北京官话的地位迅速抬升,也直接确立了之后以北京话为国语正音的基础。清朝中期后,北京话已经超越了之前仍有一定影响的南京话。到了1909年,北京话被直接定义为国语标准音,到了民北洋政府时期,更是直接上升为民族共同语。比如,1911年清朝推行的《统一国语办法案》,就是以京音为准的官话为国语标准的。
民国时期,国语的称呼得到广泛的认同,成为民族共同语的称呼。也就是现代普通话的基础,之后又经历了1913制定的老国音和新国音之争,才形成了"阴阳上去,入派三声"为特点的现代汉语读音。并在1937年,出现中国第一部现代汉语辞典《国语辞典》后,彻底形成国语的读音。新中国成立后,仍用以北京音系为标准的普通话。之后,才形成了现代汉语,这个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以北京语音为标准语音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