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将领聂士成名头虽然不及邓世昌、关天培等响亮,却也为清廷南征北战,立下不世之功,聂公一生忠于朝廷,最后却落得身死名裂,被义和团灭门。
聂士成是安徽合肥北乡人,出生于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那一年。聂公幼时丧父,母亲生性豪爽,在家乡是有名的刚烈女子,母亲曾给他留下两条家训:一是聂家人不能手心向上去乞讨,二是聂家人不能有孬种。
聂士成在26岁参军,跟随袁三甲镇压太平天国运动,袁三甲死后,又追随淮军名将刘铭传攻打捻军。32岁时,聂士成已经记名提督。真正让聂士成为人知晓的,是两场战争。
中法战争爆发后,1884年,法国海军攻进台湾,台湾请求清廷援助,聂士成主动请战,与法军决战基隆,予敌以重创,迫使法军残部退回舰上,离开台湾本岛。在甲午战争中,聂士成又率军支援朝鲜,率部坚守摩天岭、连山关4个月,苦战10余场,使敌人未能寸进,最终,聂士成“中外皆钦其名”,正式升为直隶提督。
1899年,清廷受形势所迫,决定建立新式军队,命名为“武卫军”,聂士成受命统领“武卫前军”,这支部队配备了近代陆军的火器装备。这一年,聂士成63岁,他的人生因为义和团的兴起而发生巨变。聂士成反对义和团,在他看来,义和团不仅不能帮助抵抗洋人,还会扰乱国家根基。
1900年,当义和团闹到直隶的时候,到处毁铁路、电线杆,武卫前军前往阻止,被义和团迎击,伤数十人。之后义和团三千人毁廊坊铁轨,聂士成率军前往,遭义和团袭击,聂士成不堪其扰,率军攻打义和团,杀了他们五百余人,还将义和团里的“大师兄”斩首示众,两方的矛盾彻底激化。
慈禧太后却认为“民气可用”,策划利用义和团和洋人开战,打胜固然好,败了也可以把责任推到义和团身上。义和团虽然打出“扶清灭洋”的口号,愿意为清廷卖命,但却提出了一个要求:杀死聂士成。慈禧虽然不太明智,但她清楚聂士成和他统领的武卫前军对于清廷来说不可或缺,此时八国联军已经打到了天津,慈禧让聂士成去“将功赎罪”。聂士成知悉英法德日等国的强大军力,明白以大清的国力,与他们同时作战根本没有胜利的可能,然而,他依然尊旨带兵迎敌。
聂士成统领的武卫前军实力称得上是京津冀地区最强,有13000人,各种枪支加起来有20000多支,还有60多台各种口径的大炮。6月11日,八国联军先遣队逼近天津西面的廊坊,武卫前军奉命与义和团一起作战,对于义和团逃回来的民众,一律开枪扫射,聂士成与义和团的矛盾也进一步激化。义和团败下阵来,武卫前军凭借优良的武器击退了八国联军。
到了6月下旬,聂士成奉命带军攻打天津租界,一同参战的义和团在打洋人的同时竟还四处劫掠,聂士成只能一边攻打洋人势力,一边镇压义和团。义和团上报朝廷诋毁聂士成,聂士成被革职。此时的聂士成,受着义和团的怨恨,朝廷的不理解,还有洋人的仇视,聂士成自言道:“上不谅于朝廷,下见逼于拳匪,非一死无以自明。”
义和团趁机抢劫聂家,并杀死了聂士成的母亲、妻子及女儿,聂率兵追赶,部下却和义和团串通一气,诬陷聂士成造反。这时候八国联军的军队也已经赶来,聂士成腹背受敌,他穿上了之前平定叛乱时皇上赏赐的黄马褂,黄马褂鲜明的颜色让聂士成很快成为了被攻击的焦点,很快被枪弹击中,清军乱作一团,八里台也就此失守。
聂士成的尸首,还是在德国指挥官库恩的护送下,才逃过了义和团前来要戮尸泄愤的人。对于聂士成的死,慈禧一句话带过:“误国丧身,实堪痛恨,姑念前功,准予恤典。”只是之后慈禧派去打仗的将领,再也没有像聂士成那样愿意拼命的了。
举报/反馈

浩外观察

1057万获赞 27万粉丝
用更有意思的方式看世界
国防时报社新媒体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