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名人辈出,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一个思想大解放时期。百家思想常被称为诸子百家,他们的代表人物通常被以“姓氏”加上“子”字来称呼,而其著作也多数以某子命名。
古代子为敬称,在子前加姓氏,表示尊敬
子,在古代可以用来称呼所有的成年男性。但是,多数时候,子是用来称呼那些有一定身份、地位,或者是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在子之前加上被称呼人的姓氏,以表示尊敬。
老子不被称为李子的问题由来
孔丘、墨翟、孙武等人,全都是子前加姓氏相称,以示敬重,那为什么老子却有点特殊呢?
引起这个问题的主要原因,还是因为太史公司马迁所著《史记》,在中国历史上影响力过大的缘故吧。
按照《史记》的记载,“老子者,……姓李氏,名耳,字聃”。
老子,本名李耳,既然姓李,为什么不称之为“李子”呢?
老子可能本姓老,后来传为了姓李
很多后世学者经过考证分析之后,得出了一个比较被认可的结论,老子应该姓老。直到现在,老姓依然存在。而老子,则被他们尊为姓氏的始祖。
根据东汉人应劭所辑录的《风俗通》,以及《山海经·大荒西经》等古籍所载,黄帝后裔颛顼有子,名曰“老童”。《左传》中也记载有春秋时的宋国有人名叫“老佐”。而在诸多的先秦著作中,比如《礼记》、《庄子》、《荀子》、《韩非子》、《吕氏春秋》、《战国策》等等古籍中,皆有“老聃”的称谓。特别是在《庄子》中,有很多“老聃曰”,或者老聃做了什么的记述。
因此,老子应该姓老,本名老聃,所以,被尊称为“老子”。
之所以后来有了老子姓李之说,据学者考证,说是当时老和李同音,古人有通假,借字的习惯,就有人把老字写成了李字。自此,有了老子名叫李耳之说。
老子之所以被称为老子,也可能是倍加尊敬的意思
老子名李耳,如果称为“李子”,就跟叫“李子”的水果重名了。难道真是为了避免重名?这个还真有可能。
按照《史记索隐》的注解,老子姓李可能是因为,“生而指李树,因以为姓”。而《史记正义》则引用了《玄妙内篇》的记载,说老子的母亲“怀胎八十一载,逍遥李树下,迺(读乃)割腋下而生”。
有老子的时候,中国早已经有了李树,而结的果子也叫李子。李树在中国差不多有三四千年之久的栽培历史,《诗经》之中就有“投我以桃,报之以李”、“华如桃李”之类的记载。
老子曾经做过周朝的藏书室官员,还做过“柱下史”,即后来的御史。因为他博览群书,学问渊博,而且社会地位很高,颇受世人尊敬。正因为此,老子还曾被孔子问道。老子在当时的地位之尊崇,由此也可见一斑了。
如果老子被称为“李子”,跟水果同名,确实有点欠妥。
中华文明中,尊老爱幼的传统,在周朝之前就已经形成了。“老”字,不管是在古代,还是在现代,都是对上年纪人的尊称,如称某位长者为某老。老还有考的意思,即父亲的意思。
子是尊称,而老也是尊称,老子上了年纪之后,学识渊博,地位崇高,被称之为“老子”,可能也是人们将老子尊为自己的长者、前辈,尊上加尊的一种称呼。
而“老聃”之说,这里的“老”字也可能是表示尊敬的意思,即“长者”聃的意思。
也有传说中说是老子生下来就须发皆白,所以,才被称为“老”。这只是传说,并不可信。
不按子前加姓氏来做尊称的,还有一位,就是“鬼谷子”。鬼谷子本名王诩,又叫王禅,如果按照通常的尊称方式,应该叫“王子”才对。但是,“王子”的称呼另有用途,所以,人们才以鬼谷子所隐居的地方,称之为“鬼谷子”。
老子不称李子,应该有异曲同工之妙。而且,老子暗合《道德经》中的基本观念,老即父,子即子女,父子相传,不断转换,才会无穷无尽,生生不息。
以上仅是奕天个人的愚见,难免疏漏。不过,老子这名字,看来看去,都起得好呀。有了这个名字,再加上巨著《道德经》,老子不愧为天下第一,圣人之首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