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娱小仙女
一个有态度的吃瓜群众
引言:
《时尚女魔头》又名《穿Prada的女王》,豆瓣评分8.1,根据劳伦·魏丝伯格的同名小说改编。琳琅满目的大牌服饰、神秘奢华的时尚产业、俊男靓女、衣香鬓影,这些元素凑在一起,足以让全世界女人疯狂。最后这部制作成本仅3500万美元的小成本影片,于2006年上映之际,在北美博取了1.2亿美元的票房,全球的票房收益也超过了3亿美元。
影片的故事并不复杂,典型的职场蜕变类喜剧,甜心安妮·海瑟薇饰演的安迪是一个名校毕业想当记者的聪明姑娘,却误打误撞进入了顶级时尚杂志社当“魔鬼主编”(奥斯卡影后梅丽尔·斯特里普饰演)的助理,在不熟悉的领域、苛刻的老板、高强度的工作,三重压力下凭借自身的实力与勤奋,绝地逆袭,获得老板认可,并最终回归初心。
导《欲望都市》出身的大卫·弗兰科尔,精通时尚女人戏,在电影中注入了大量的时尚元素,虽然服装预算只有10万美金,但在高奢品牌Prada的大力支持下,人物的衣着还是极尽华丽。开头的平行剪辑,中间安迪换装秀,都堪称“时尚盛宴”。
当年这样一部时尚喜剧电影轻而易举俘获了全世界观众的心,在中美两国的评价都很高。甚至《亚特兰大日报》评价该影片为“2006年度最佳水平的一流喜剧”。国内观众也认可奥斯卡影后梅姨的演技,认为她从骨子里透出“女王”的威严震慑。
而我本人呢,也是爱死了这部电影,它可以被定义为时尚教科书、职场成长指南,甚至人生励志课。什么《小时代》、《杜拉拉升职记》……在这部鼻祖级时尚职场电影面前都只能甘拜下风。
幽默积极的底色,充满智慧、切中要害的内核,还拥有华丽精致的包装,简直完美!那么今天我就从电影美学、时尚理念和励志思考三个角度,全方位多角度为大家解读这部电影的强大艺术魅力。
一、电影美学角度:独特的时尚符号叙事
电影导演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Story Teller”,讲故事的人。故事怎么讲,为什么要这么讲,讲得好不好,就会成为观众在观影时的第一评判标准。张艺谋导演的“色彩叙事”,陈凯歌的“情感叙事”,都颇具个人特色。
而这部电影采用了独特的“时尚符号叙事”,让主人公安迪的个人成长以外化的时尚符号来展现,琳琅满目的奢侈品牌,充满视觉冲击力,也增强了电影的美感与时尚度。那么导演是如何运用“时尚符号”来进行叙事的呢?接下来逐步分析。
时尚符号充当叙事语言,先抑后扬表现成长蜕变
作为一部以时尚为主题的电影,《时尚女魔头》没有让观众给失望。众多知名的奢侈品牌比如普拉达 ( Prada) 、迪奥 ( Dior) 、香奈儿 ( Chanel) 、爱马仕 ( Hermes) 、范思哲 ( Versace) 、 古驰 ( Gucci) 等轮番出现,惊艳着观众的双眼。
影片也设置了很多非服饰类时尚符号,比如引领时尚的《天桥》杂志、作为时尚教母的米兰达以及光鲜亮丽的杂志社员工、模特、巴黎时装周……这些意指明显的独特符号,成为了电影语言,为观众讲述安迪的成长故事。
安迪在刚出场应聘助理的时候,穿着和外形不体现任何时尚要素。甚至被艾米莉一眼否定,都不打算让她见米兰达。毕竟这个看起来又土又村的胖女孩,显然不适合时尚圈。这个对时尚缺乏体验和认同的形象,对应的是安迪工作的生疏感以及工作关系中的被动。
而被毒舌上司刺激的安迪决定改变对时尚的看法,并在奈杰尔的帮助下逐步穿上各类顶级时尚品牌服饰,只能说导演把变装这段拍得太美了,其中安迪的很多造型都美到极致。我还模仿过几套造型,效果也还不错。
安迪的工作能力在变美变时尚之后也得到了对应表达: 安迪获得了上司米兰达的认可,取代了艾米莉第一助理的位置,并被米兰达带去出席巴黎时装周。
导演一开始设置的伏笔,在这里终于用上了。这在电影中就属于“重复唤起”,艾米莉不断重复自己憧憬的巴黎时装周,但最后被安迪截胡。增强戏剧冲突,凸显安迪的蜕变和成长。
总结而言,影片中安迪对时尚符号的占有程度,与安迪的工作能力有一种内在的对应表达关系,而导演正是通过运用这些时尚符号作为电影语言,恰当地表达了安迪职场转变的过程。
二、时尚理念:消费文化下的时尚观
1、 时尚概念研究:什么是时尚?
时尚(fashion),即在特定时段内首先由少数人实验,并被认为后来将成为社会大众所崇尚和仿效的生活样式。时尚,顾名思义就是“时间”与“崇尚” 的叠加。按照这个极简化的意义来说,时尚可谓是在相对较短的时间段里被一部分人所崇尚的生活。
从外部特征来看,时尚是一种在这个时代和当下发生着的美丽的、追随物的、赏心悦目的、光怪陆离的事件、事物和话语中“前端或上面的部分”,并受到个人或者集体的追捧。
时尚消费本质上是一种符号消费。在后现代的仿象时代,在代码所支配的时代,不仅仅时尚是这样,任何消费商品的价值都不再有其真正意义上的使用价值,而是一种交换价值,符号价值。
时尚是一种工业,一种商品,一种象征符号的运作和生产。表面上看,时尚来自百姓的自觉认同,背地里却隐 藏着深厚的商业动机和主观意图。时尚被创造出来,就是将诱惑和欲望从潘多拉的盒子里释放出来。 这里指出的是需要将时尚置于消费社会的语境之下进行思考,尤其是在时尚产业背后所织造的商业逻辑与消费文化的庞大网络。
而创造时尚的就是米兰达这样的“穿普拉达的女王”,她作为时尚圈的帝王,带领着一群专业人士为普罗大众编织时尚美梦,引导时尚消费,确立潮流趋势。
时尚的显著特征是速朽。它在人类激情的冲动中迅速涨起、迅速席卷,却又如潮汐般在短时间内衰败、消融,其变化之快可谓转瞬即逝。时尚无法长久,也无须长久。
所以米兰达所在的时尚产业才会如此喜新厌旧和快节奏,毕竟,迟一步的代价就不是创新,而是模仿了。而米兰达这样的天才不能拾人牙慧,她要做的就是引领和创造,站在巅峰。
2、时尚背后的灵魂
如果你看过西美尔《时尚的哲学》,可能会得到这样的观点:作为“极有利的一种社会形式”, 时尚能使人们退回到生命中被赋予的有限自由,而迎合时尚的冲动毕竟和个人的个性化要求是一脉相承的;受时尚驱动的模仿行为“可以减轻个人美学与伦理负担”。
在19年3月份,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微博声称“时尚产业价值2.5万亿美元,在全球范围内雇佣了大约6000万人,是一个重要的经济部门。”
在这个庞大昂贵的时尚产业驱动的攻势下,人们对时尚往往有一种它能使人“脱胎换骨”的印象。我们为安迪在时尚圈逐渐适应后的造型感到惊艳。影片中段,那组经典的换装蒙太奇视觉冲击,让观众直接感受到时尚魔法的改造能力。
但是时尚的负面影响也不容忽略。一种莫名的快乐,这是身处时尚漩涡中的人所依赖的安慰剂。作为人,“无意识过程追求的只是获得快乐。凡能引起不快感(痛苦)的活动,心灵都‘拒绝参与’ ”。
处于社会与经济压力的撕扯与挣扎中,处于物欲满足的激情和患得患失的惶恐之中,人就像疲于奔命的动物,尤其是大都市生活中的“红男绿女”。被现实压力压制越久、越重,就越容易滑向“及时行乐”的消极层面,潜意识里产生从现实中逃避的倾向。
在幻象之中,无限的时尚快感带来无限的自由,而这无限的自由却导向虚无。如果人的神经长期处于强烈刺激的反应中,过犹不及的后果便是对什么都疲怠,对什么刺激都失去反应的能力。万象丛生的时尚令人兴奋,然而一旦形成“审美疲劳”,厌世的态度就会油然而生。
作为“时尚女魔头”的米兰达是以现实中的国际知名时尚杂志主编安娜·温图尔为原型的,无疑代表着时尚业的上流话语权威。 她优雅、端庄、精致,整个形象体现着一股强大的气场和优越感。
然而包裹在华服中的米兰达在大部分时间里显得自私、冷酷、不近人情和过分严苛。电影中这种夸张的手法下体现出的双面性既表达了时尚塑造的文明感,也暗示了时尚导致的人的物化。
就在去年,知名内衣品牌“维多利亚的秘密”宣布大秀停办。后来就传出了“维密或将被出售,82岁掌门人或将离职”。在过去一年里股价累计下跌近30%,市值从2015年的290亿美元高峰缩水至60亿美元。
鲍德里亚讲 :“即使时尚是仙境,它也仍然是商品的仙境,更进一步说,它是仿真、代码和法则的仙境。”时尚不能拯救人的灵魂,在这个充斥着物化符号的圈子,守住作为人的本心,才是最重要的。浮华的外表并没有什么不好,但是如果奢华到忘记了自己的灵魂,就注定会坠入物欲的深渊,无可救药。
作为观众,觉得安迪离开并没有什么不对,她的灵魂不适合时尚圈,她应该是一名出色的记者,而不是冷酷的圈内人士。
三、励志思考:职场成长与抉择背后的励志色彩
1、 不要遇见一点磨难就放弃
每一个伟大的事业,开头总为少数有闯劲的人所信奉。——爱因斯坦
初入职场的菜鸟都会遇到磨难,这是必然的事情。从面试第一关开始就是小心翼翼被筛选的角色。失败几次之后,好不容易PK掉竞争者成功入职,但考验才刚刚开始。
恶魔米兰达每次都是念咒一般给助手吩咐工作,通常一口就交待了十几件事情,还不会重复第二遍。显然艾米莉已经适应了这样的女巫节奏,但安迪却苦不堪言。只能在工作中不断学习,争取迅速胜任。
初来乍到的安迪,一头毛躁杂乱的长发,蓝色毛衣、外婆的格子呢裙,被领导嫌弃,同事嘲笑。杂志社的同事全都身着名牌套装和高跟鞋,不同的服装配不同的发型、手袋,甚至妆容。
后来在雨夜没订到机票,让米兰达失望,被称为“聪明的胖女孩”的时候,安迪意识到,要想工作得更加出色,只能快速地融入到工作环境当中。
她向奈杰尔求助,让对方帮自己改头换面,搭配造型,焕然一新的时尚版安迪,让同事和老板都刮目相看。而工作上的挑战,聪明的安迪也都完成得很好,高强度的工作,已经提升了她的能力。那么之前的磨难也就成为了职业进阶的垫脚石。
伟大的工作,并不是用力量,而是用耐性去完成的。——约翰生
安迪没有在工作的磨难面前认输,那么我们在日常的工作当中呢?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尤其是初入职场的时候,老板苛刻,同事难搞……都让心态随时处于崩溃的边缘。这时候多默念下面这段话,或许会有所帮助。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孟子
2、 仅仅聪明还不够,你得勤奋
这个世界上聪明人很多,但天才却极少;在某个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完成自己任务的人(安迪、奈杰尔)很多,但能在专业领域登峰造极,创造新的行业哲学的人(米兰达)极少。
天才这个词本来含义极其暧昧,它的定义,决不是所谓“生而知之,不学而能”的。天地间生而知之的人没有,不学而能的人也没有。天才多半由于努力和细心养成。——郭沫若
米兰达是“天才”,但最初的她也仅仅是聪明人,就像名校毕业的安迪一样。现在高等教育普及度很高的情况下,每年国内外本科毕业生,多如牛毛。聪明就能保证自己在工作中一帆风顺,平步青云了吗?
电影已经告诉我们:不可能!聪明还不够,你得勤奋。安迪在初入杂志社时期,只是机械式应付工作,她并没有真正全身心投入,并不去了解真正的时尚产业。但被恶魔老板刺痛之后,安迪下决心证明自己,真正开始勤奋起来,也就有了电影后半部分的反转。
所谓天才人物指的就是具有毅力的人、勤奋的人、入迷的人和忘我的人。——木村久一
这让我想到了传奇音乐大师贝多芬的一句话:我的箴言始终是:无日不动笔;如果我有让艺术之神瞌睡,也只为要使它醒后更兴奋。
这位享誉全世界的音乐天才,必然是聪慧过人的,但他的勤奋和毅力也是令人钦佩的。就像电影里的米兰达。我们只看到了这位恶魔时尚女王在发号施令,压迫员工。
但我们不该忽略,恶魔也是把自己的灵魂奉献给了时尚产业,才坐上女王的宝座。她忙到没有什么个人生活,婚姻家庭方面无力兼顾。或许这就是成功的代价吧!
3、 对工作要有认同感和使命感
对工作的认同感是第一位,如果你无法接受公司文化,那么你也不会顺利融入。就像影片中的安迪,初到时尚杂志社的时候,嘲笑那些为了减肥不吃东西、为了美衣华服而疯狂的姑娘们,给她们起外号;不理解两条颜色一致的腰带有什么值得挑选,不小心笑出声来,然后就被梅姨饰演的恶魔用二倍速全方位开怼。这些都是她不认同的表现。
职业认同是你能够接受职业背后的人际关系,并把它当作你自我的一部分。这份人际关系包括两个部分:工作当中和同事的关系,以及和服务对象的关系。
同事包含你的主管、下属和其他部门的人,你们互动的关系,是不是融洽甚至对你有指导作用和成长的机会。这一点在影片中的体现,主要是安迪和米兰达的关系,从最开始的极端抵触,到后来的左膀右臂,安迪用自己的聪慧和勤奋成功迈入了时尚圈。但在触及到人生价值观的时候,她选择了离开。
服务对象,则看这件事情会不会让你有成就感,或者发展到使命感,从利益变成信仰,乃至于自己身份的一部分。关于这一点影片没有重点描述,但我们依然能够发现,安迪对时尚不会有信仰。
哪怕工作时她蜕变为时髦女郎,但辞职之后,依然穿回自己舒适的衣服,秉持中产阶级的实用性原则。去巴黎带回的锦衣华服,毫不犹豫送给了艾米莉,就像她头也不回离开了那个浮华名利场。
职业认同告诉我们:哪怕世界上没有完美的工作,但完美的职业认同还是有的,可能也就是马云提的“至情至性”。换种说法就是:没有完美的选择,只有努力把当初的选择变得完美。
心理学家曾针对职业认同给了四个指标,让我们更好去衡量:
1 .胜任感:你可以在工作中感到能力的成长,完成任务时也常有成就感。
2 .承诺:你肯花时间和精力在上面
3 .报酬:你可以得到金钱回报,这也是和兴趣的差异之处,兴趣不用计较薪资,但职业需要。
4 .满足感:心里的踏实感,让你觉得这份工作就是一部分的自己,不会有什么违和感或排斥。
满足以上四点,工作的认同感就有了,就不会只是为了养家糊口而出卖自己的时间。那么安迪呢?她从心底不认同时尚产业,她依然有自己的记者梦,在杂志社做米兰达的助理只是一个绝佳的跳板。
So,选择离开是对的,不然她最终的归宿也只是奈杰尔的角色,爬不到米兰达的“天才”位置。总而言之,职场初心决定了你最终走多远。
一个人只有以他全部的力量和精神致力于某一事业时,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大师。因此,只有全力以赴才能精通。——爱因斯坦
使命感一词我们也不陌生,这可是被列为世界500强企业核心培训的重要内容。
使命是一种责任,是一种状态,也是一种愿景,更是一种锲而不舍、坚韧不拔、不达目的不罢休的追求精神。在企业里,对工作有使命感的员工,他们目标远大,工作进取,踏实肯干,是企业搏击市场、生存发展的骨干与中坚。
心理学中有一个经典的概念,叫做动机,它是指由特定需要引起的,满足各种需要的特殊心理状态和意愿。动机能够影响你之后的所有行为,动机的强弱直接决定着你的抗压和抵抗挫折的能力。
而动机在工作中,被称为使命感,而这种使命感会为普通的工作带来意义。就像安迪最初的小助理工作,每天就是打杂跑腿,日复一日接电话、买咖啡,没有强大的动机支撑,她该怎么坚持呢?
我们观影时可以看到,安迪数次想要辞职,和父亲晚餐的那天,也透露自己只是拿这份工作当个跳板,她还是想当记者。
使命感不足,安迪必然会选择离开。
当然这只是电影中的角色选择,现实中的我们呢?在择业的过程中,希望你能牢记工作的认同感和使命感,作为自己的考量标准和前进动力。
结语:
时尚是冷酷且善变的,外表的浮华与美丽也终将腐朽,但是当那些天才人物把自己的精神和哲学思想奉献给时尚,就已经在无形中重新定义了这个产业。选择这个行业就要尊重它的规则。
浮华名利场背后交织的残酷与温情,让那些热爱的人,痛并快乐着;让那些不爱的人,体验之后选择离开。职场的成长和抉择,只有自己的初心能够左右。电影既美味可口又养分充足,希望每一位观看这部电影的朋友,都能用自己喜爱的方式,度过幸福的一生。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举报/反馈

文娱小仙女

5257获赞 465粉丝
剧评、影评、综艺评,明星八卦加颜控!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