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篇小说《来来往往》是池莉的代表作,作为池莉新写实主义的代表作之一,集中体现了主人公康伟业从青少年至中年的若干段情感经历以及康伟业从青年到中年的人生历程。
作品中的康伟业跨越了几段极为关键的中国历史转折时期,成为社会上的所谓的成功人士,也不可避免地遇到了生命中几个重要的女人,如戴晓蕾(少年初恋)、李大夫(婚姻介绍人,也在某种程度上启发了他对于女性和人生的思考)、段莉娜(妻子,却使康伟业失望)、林珠(灵魂相爱却不能相拥)、时雨蓬(逢场作乐的各取所需者)。
康伟业的实际人生体验从心里隐隐约约有戴晓蕾的影子开始,在与各位女性的感情纠葛中成熟,便是作品主要展示的内容,这其中一个最值得当下女性思考的、陷入人生困境却不自知的、最有启示意义的女性形象便是康伟业的结发妻子——段莉娜。
下面我们从康伟业和段丽娜不完美的婚姻形式来解读段丽娜的情感困境,和她不自知的危险人生处境入手,来看女性独立意识对个人成长的无可替代性。
一、康伟业的婚姻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他依照个人实力博弈的结果,虽然外人看他得以实现阶层跨越,但康伟业却失望之极
“小康啊,女人是男人身上的一根肋骨,男人没有女人,他就不是一个完整的人。”肉联厂扛猪肉进冷库的青年工人康伟业在厂医李大夫的关注下,康伟业得以和李大夫口中的老领导的女儿段丽娜来了一场“相亲”。
见面前,康伟业已经被洗脑了,他看到了所谓的要见面的相亲对象条件优秀的评价,书里的原话是这样的:
“段莉娜的条件非常优越。她与康伟业同龄,是中共党员,在党的宣传部门工作;思想进步,事业心强,身体健康,容貌端正,身高一米六十六;父亲是武汉军区师级干部”。
对于康伟业来说,这个时刻就恨不能自行遁地而走了,可是李大夫认真地拜托又让他不能不郑重其事地对待。在二人短暂的见面过程中,康伟业越发清楚地意识到自己是弱势的一方,与段莉娜之间存在极大的差距。这次见面在康伟业看来是失败的,认为两人之间不会再有牵连。却不曾想段丽娜对他的秀外慧中的儒雅是一见倾心的。
但是对于男女感情方面来说,段莉娜不是一个激起康伟业保护欲,让他有恋爱感觉的姑娘,和刚长成人的时候对美丽小姐姐戴晓蕾带来的感觉完全不同。所以康伟业预备结束这样的“纠葛”。
古人说:“当断不断,反受其乱”,诚不我欺也。一切合适分手的时机都被康伟业完美地错过了,两人得以在段丽娜的胁迫下成婚。
二、段丽娜在李大夫的帮助下和康伟业匹配了婚姻,在她心里自己是下嫁,实际上对于精神世界丰富的康伟业来说,认为她平庸乏味并且富有心机
之后康伟业的失望就在段丽娜带给他的荣耀感和逐渐实现阶层跨越的过程中愈来愈强烈了。一想到这段婚姻是在被段丽娜胁迫下达成的,康伟业心里的憋屈感和挫败感就说不出来地堵在心里,即便他康伟业有胆量跟别人去说心头的不满,恐怕也会被别人解读为是“得了便宜又卖乖”,看把他张狂的,康伟业有苦难言。
段丽娜自然是无趣的平庸的,可他康伟业还不是依靠着老婆所在的阶层变成了受惠更多的一方吗?段莉娜能够在康伟业薪水微薄的情况下从身居高位父母家里为他们的小家庭“扒拉”很多物质:“大到家用电器小到蔬菜水果”。
而另一方的段丽娜则受不了康伟业与她争吵时的态度,她的想法只有一个:“她要战胜和征服康伟业。”段莉娜所具备的“高瞻远瞩的政治敏感性”也让她在家庭中具有绝对的话语权。这种强势势必让这段婚姻味同嚼蜡、形同水火。
有段心理学上的解读男女双方的分手,很多程度上是两个人的进步的步伐不一致,好比大家都去爬山,一个爬到了半山腰,回头一看,另一个还在山脚,也许上不来了,对于在山腰的这个人就面临着两个迥然不同的选择就是要么和遇到的其他在山腰的人结伴攀爬到山顶,要么放弃自己攀爬的梦想掉头回去和山脚下的伴侣步调一致,不过这就面临着可能要放弃自己在梦想中飞翔的权利。
书中有几段文字写到康伟业和段丽娜两个人的差距,令人忍俊不禁:
①一段是康伟业变成商界成功人士之后,拿钱回来给段丽娜满足她要装修房子的愿望,等过段时间家里装修完了,康伟业面对着得意洋洋、居功自傲的段丽娜的显摆,有点儿哭笑不得:家里被段丽娜装成了类似于城乡结合部的不入流的舞厅,还有镭射灯闪着五颜六色的、诡异的光芒。②还有一次段丽娜非要跟着他出去应酬去,康伟业不得已答应了,定好时间到家楼下来接她,还嘱咐了穿得正式点儿,他可想不到的是两个人的审美出现了巨大的差距。康伟业看到的段丽娜的形象差点儿没让他背过气去:段丽娜的头发捯饬成了鸡窝状,耳朵边还有两绺方便面一样弯弯曲曲的垂在那里,西装套裙下面穿了一双中筒袜!让她的身体呈现出被割裂的一段、一段的审美效果。脚上赫然穿着一双细带的凉鞋。康伟业欲哭无泪,这就是他康伟业的女人?!仅仅十二年,康伟业的发妻段莉娜在家庭琐事中日渐枯萎、憔悴发黄,变得如此的糟糕。
读者看着忍俊不禁,同情康伟业的同时也忍不住替段丽娜担心起来。毕竟对于事业成功的男性来说,诱惑那么多,生了嫌弃妻子的心思后,常在岸边走,哪儿有不湿鞋的道理呢。
等到段丽娜父亲过世后,段丽娜面对生活水准的下降和特权的取消常常变得不可理喻。每次康伟业找人出面为段丽娜摆平事端,都会从不同途径听到别人对段莉娜的评价:
“看你体体面面一副干部的样子,怎么找一个大街上的泼妇?”“这女人穿没有一个穿相,长没有一个长相,是个郊区的菜农吧?”三、林珠和时雨篷对段丽娜婚姻的侵入,在段丽娜看来是奇耻大辱,是康伟业的道德败坏,殊不知对于康伟业来说是一种精神上的逃离
康伟业心里藏着个初恋的女孩儿戴晓蕾,戴晓蕾的美丽、不羁对于少年康伟业的杀伤力之大连康伟业都没有想到,每每午夜梦回,那个舞台上光彩照人的戴晓蕾、被小混混找麻烦求助他康伟业的戴晓蕾总是在梦中不期而至,对于康伟业来说,不得不承认自己的人生没有戴晓蕾真是太遗憾了。
所以林珠的登场恰到好处,举重若轻。林珠身上重叠了戴晓蕾留在康伟业心里的美好和遗憾。两个人相见恨晚,面上平静若水的底下,心里已经百转千回。康伟业真心地感受到了生活原本可以如此这般的美好,他提出了离婚。
段莉娜又一次错得彻底,她没有意识到康伟业是真正厌倦了她,而非一时冲动。为此段莉娜不顾颜面地发动了一次“群众战争”,从单位领导到双方家长轮番与康伟业谈话。一个失去了青春所有的光泽的中年妇女唯一拥有的就是那个背叛她的这个丈夫。她可以为维持这段婚姻不择手段。
林珠的离开很大程度上是段莉娜宁死不离婚造成的。段丽娜放的话让康伟业不敢拿女儿康的妮去冒险,而段丽娜的性格康伟业又完全不是对手。
林珠拿得起放得下,时雨篷更是无所谓的享乐人生。这个敢拿青春换明天的二十岁女孩和康伟业发生了金钱交易。
段莉娜后知后觉地带着一把匕首去了康伟业故意安排的饭局。饭局上,时雨篷混不吝的劲儿上来了,先是叫段丽娜阿姨,后来又色解毛主席诗词,段丽娜忽然觉得太荒唐了,这就是她苦苦支撑的婚姻吗?这不是践踏自己的青春记忆是什么。生平第一次,段丽娜想要接受离婚这个结局了。
林珠和时雨篷对段丽娜婚姻的侵入,在段丽娜看来是奇耻大辱,是康伟业的道德败坏,殊不知对于康伟业来说是一种精神上的逃离和短暂的放松和修葺。
四、段丽娜的困境在于自身的不成长和推卸责任,永远停留在父母庇护下的青春时代
段丽娜自身没有成长,她永远停留在她年轻的时候,永远看不起自己的丈夫。她看不到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变化。康伟业在不断的成长,而段莉娜只晓得把他打回原形:
①她始终把康伟业作为一个理想的结婚对象,更像是为结婚而结婚,而不是因恋爱而结婚。②夫妻俩一个在变,一个不变,这变与不变之间就会产生许多问题,也将夫妻间的差距越拉越大。③婚后的段莉娜眼里心里只有她的“小家庭”,她把时间和精力都放在她的“小家庭”上,放在丈夫和女儿身上。不在乎自己的外表,一副已婚女人豁出去了的样子。作家池莉只是真实形象地描摹了段莉娜的生存状态和她所处的两性关系间的问题,并未能深入到“人物的隐秘心理以及非理性层次因素”(《池莉热反思》,刘川鄂),也就未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方式。
段莉娜没有把自己当做具有独立性的人,她没有意识到女人首先是人,其次才是女人。“一个人若要在内心里找到家的温暖,必须先在工作或行动中找到自己的价值。”(《第二性》)
对男性来说,内心渴望的爱人的形象应该是独立的、自爱的,就像是舒婷在《致橡树》中描述的场景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举报/反馈

十里荷塘秋水长

1.6万获赞 2613粉丝
喜欢读书和电影的文艺范儿
文化领域爱好者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