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莱默夫妇》这部影片是一部老电影了,最近听大家在谈论女性觉醒和寻找自我的几部片子,我不由得想起了它,1979年拍摄的家庭伦理片,同样说的是女性的觉醒和独立,但是它还在家庭伦理方面做出了探讨,即家庭婚姻不稳定带给家庭成员的伤害这一问题为主旨,最后获得了第52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等五项大奖,以及包括奥斯卡金像奖最佳摄影奖、最佳男配角等四项提名。
电影剧情:克莱默夫妇像普通的美国夫妇一样,克莱默先生(达斯汀霍夫曼 Dustin Hoffman 饰)在外工作挣钱,克莱默太太(梅丽尔斯特里普 Meryl Streep 饰)则在家照料6岁的儿子比利(贾斯汀亨利 Justin Henry 饰)。由于克莱默先生忙于工作忽略了家庭,而且意识不到妻子的付出和辛劳,总是对妻子要求甚多,克莱默夫人某天愤然出走,留下了父子俩。
克莱默先生忽然间生活陷入麻烦中。他以前没有照顾过孩子,不知道除了工作以外的那些麻烦事。幸好在女邻居的帮助下,克莱默先生逐渐适应了单身父亲的生活。父子俩越来越亲密,互相依赖。
一年多后,克莱默太太回来了,她已经是纽约一名出色的设计师了,收入丰厚,工作前景不错。她回来要拿回比利的抚养权,夫妻俩最终对簿公堂,当然,法庭上的陈词也让双方之间在冷静过后有了对彼此的新的认识,也增加了了解,最后妻子决定不要抚养权了,三口之间眼看着就回到了最初幸福美满的样子……
下面我们就从片子中克莱默太太乔安娜要离家出走寻找自我的救赎之路来探讨,为什么这部片子能在1980年斩获多项大奖,时至今日依然受到好评?
01
首先,对一个健全的家庭而言,家庭功能的完满状态是家庭主成员(夫妻)至少要拥有三种功能(父/母、夫/妻、事业),否则就可能导致家庭危机
《克莱默夫妇》这部影片中,克莱默是一位生活在纽约的广告职员,他整天忙碌而忽视了妻子乔安娜,因为不顺心,对已经很疲惫的妻子还表达了各种不满。
妻子乔安娜有一个好的工作机会,她索性离开了,这对父子俩来说,简直就是个灾难,因为少了条理清晰、承担了太多生活重任的女主人,父子俩人第一天早上甚至都没能吃上简单的早饭,克莱默还把手给烫伤了。
厨房里一片兵荒马乱,儿子比利看上去忧心忡忡。以他6岁的心智,理解不了妈妈为什么一定要离开,可是眼下却只有这个不靠谱的爸爸能依靠,比利小小的内心里恐慌多于安定,他会担心爸爸不来接自己放学怎么办,父亲许诺说一定会来接他放学,孩子甚至问那要是你死了呢?父亲说没事,那你妈妈就会来的。
好在克莱默算是个善良的好爸爸,在意识到以往自己一直是在缺席孩子成长的情况下,他毅然决然(当然也是不得不)在妻子走后开始学着要照顾孩子,在相伴中逐渐和儿子的感情逐渐加深。
我们如果已经为人父母会理解在克莱默因为儿子从铁架上摔下来,他抱着孩子心急如焚地往医院跑的动作急促性上,就意味着他现在已经把照顾孩子放到了人生第一位,说实话,他这一刻应该就已经为以往的所作所为懊恼不止了,只是还不知道该如何去挽回乔安娜,人生中很多考验必须是你经历了你才能说感同身受,否则根本无从谈起。
02
要解决夫妻俩之间的家庭危机,就需要利用“性别角色功能倒置”的叙事技巧,让夫妻二人体会对方的心境和困境
克莱默每天要送孩子上学,要时刻条理化地安排生活中的琐事,还要学着做妻子以前做的各项家务,他越来越能干,和孩子的感情也越来越好。生活中的各项事务都能驾轻就熟地去处理,这时候的克莱默应该是能领悟乔安娜说的再这样下去,我就会疯了。
另一边妻子的工作也很顺利,有满意的工作和理想的薪水,但是她却要定期去接受心理治疗,还躲在玻璃窗后看克莱默父子俩的亲热的情景,而自己好像是个局外人一样。
有一个场景很有耐人寻味的感觉,就是妻子离家出走后,终于来了一封信,克莱默给儿子读信的场景。当然表面看起来,这场戏只有父子俩在,不可能有什么冲突、也会毫无波澜。
但是,表面平静的场面里,却存在着无形然而却十分强烈的潜在冲突:
对克莱默来说,终于盼来妻子的来信,欣喜万分,可是妻子的信只是写给儿子的,并没一句问候克莱默并表示合好的语言;儿子也非常高兴,妈妈的语言虽然亲切,却只虚伪地表示“爱比利”,但是还不露面,也不说什么时候回来,让比利感觉妈妈丢下了自己,还是不要自己的儿子。此时,两人的心境会是如何?克莱默是大人可以掩藏自己的哀伤,儿子比利用放大电视声音的方式来发泄自己的愤怒和悲伤。
纵使家庭不是造就一个人性格的全部因素,但是不可否认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一个健康的家庭环境绝对是影响孩子成长的先决条件。然而,在夫妻决定离婚的一刹那,解放的是两个人,所有恶果却全部交由给了孩子来承担。
妻子回来了,但是提出了离婚并要争取孩子的抚养权,为了应付这个官司,克莱默虽然刚刚因为儿子失去了工作,也还是积极去找了另一份工作来全力争取儿子的抚养权。
这一段很多读者应该想到了《我的前半生》里的罗子君为了争取儿子抚养权去打官司的那个过程和画面,时间过去了40年之久,你看,家庭伦理的处理方式和表现形式依然差不多。
03
影片的处理比较温暖,给大家留下了一个相对光明温暖的结局
回到《克莱默夫妇》这部影片上来,妻子乔安娜要来把孩子带走,双方都在法庭上陈词,儿子如何理解要离开紧密相连生活在在一起的爸爸,去妈妈身边生活呢?能看出来他很悲伤,孩子在家庭关系被破坏之后,是最先失去安全感的“小动物”,内心的缺失感显而易见。
妻子拿到了抚养权,这一天就要来接孩子了,父子俩的最后这一天的早饭时间,导演用了一个足够长的镜头来表现父子俩配合在一起做早饭的有条不紊和默契有加,跟前年妻子离开第一天早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好在,夫妻两人都特别爱这个孩子,妻子看到了丈夫的改变,也看到了父子情深的一幕一幕,所以决定放弃抚养权,虽然丈夫已经给孩子做好了思想工作,这点儿让人看了很感动,小男孩的大眼睛无辜清澈,圈粉不少。
我们注意观察会发现导演有意识地安排这三人在画面上是失衡的,孩子比利始终是和父亲或者和母亲处在一个空间之中,父子同框或者母子同框,但是有意识不让三人在同一画面上出现,这也是利用影像语言告诉我们他们目前无法真正实现“父—子—母”三位一体的关系。
至于未来,我们应该是看到了希望,这个家庭的情感在夫妻分开这一年来,情感并没有真正破裂,也看到了彼此的改变,看到了为了孩子双方作出的牺牲和努力。
《克莱默夫妇》等于是在美国开了伦理道德电影的先河,而这之后,家庭伦理片成了一个固定的种类,也影响到了周边其他国家的电影创作。
因而,在我们探讨女性独立的寻找自我的题材电影时,不妨再对《克莱默夫妇》这部片子做一个严肃而认真的审视,这也是对在伦理道德和生存困境中苦苦挣扎的像乔安娜一样的女性所做出的的严肃的、全方位、多角度的审视和观照。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