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是二十四节气的第二个节气,是古代农耕文化对于节令的反映。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记载:“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属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后继之雨水。且东风既解冻,则散而为雨矣。”东风解冻,一场春雨消去浸骨的冷气,送来拂面春风,万物生长,阳光和煦。
雨水三候
一候獭祭鱼:鱼感水暖上游,水獭捕食,往往吃两口就扔于岸上,古人认为是陈列祭水。
二候鸿雁来: 雁为知时之鸟,热归塞北,寒去江南,它感知到春信,即刻北飞。
三候草木萌动:在“润物细无声”的春雨中,草木开始抽出嫩芽,呈现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雨水,一个非常富有想象力和人情味的节气,在这一天人们以不同的形式乞求着顺利安康。
回娘屋
川西一带,民间到了雨水节,出嫁的女儿纷纷带上礼物回娘家拜望父母。生育了孩子的妇女,须带上罐罐肉、椅子等礼物,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祝愿父母长命百岁。
拉干爹
雨水节拉干爹,意取“雨露滋润易生长”之意,找干爹的目的,是为了让儿女健康平安的成长。
“立春天渐暖,雨水送肥忙。”雨水提醒人们要及时根据天气特点对农业生产和生活进行合理安排。在春风雨水的催促下,广大农村田野乡间,满是春耕春种的繁忙景象。
此时,气温虽有回暖,但变化不定,忽冷忽热,要注意保暖,即是古人讲的“春捂”。
而雨水这一天,不管下不下雨都充满着一种雨意蒙蒙的诗情画意。
唐代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展示给人一种早春时节湿润、舒适和清新之美。
唐代杜甫《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喜欢这雨,因为它“知时节”。
宋代志南《绝句·古木阴中系短篷》“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乘一叶扁舟,至一有山有水、古木成荫之处,迎着柔和温暖的阳光赏着美景,谁不爱这生活!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周章龙
编辑 周章龙
编审 王宁
举报/反馈

天眼新闻

907万获赞 91.2万粉丝
国家一类新闻资质网站。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官方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