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风头你听着,拉桌子摆凳子,摆罢凳子散筷子,一张桌八个人,八双筷子八个碗,八个碟子八个勺……”2019年冬天,河南省嵩县一处叫饭坡村的农村宴席,因为管事老先生事无巨细,清晰易懂的交代,迅速走红网络,老先生也被尊为民间“传统礼仪文化代表”,不少人纷纷转发、留言,希望老人能够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有网友找到作者索要联系方式,希望邀请老先生给自己主持婚礼……然而,没有人知道老人究竟住在什么地方。
近日,作者一行到嵩县何村乡黄村采风,村里有人告诉作者:他们村里出了一个“网红”,是一位70岁的大叔,平时说话结结巴巴,从小有浑身抖的毛病,给人管事儿,不知道谁给他传到网上了,就一段视频,获得60多万的点赞……仔细一看,这不正是苦苦打听了一个多月的老先生,问清老人住所,拐过几道狭窄胡同,看到大叔正在门口劈柴。 摄影:王怀卓 视频:郭寒 编辑:韩延昭
大叔名叫黄家亭,今年70岁,前一天刚从县城回到家里。大叔告诉作者:“我说的也不好,都是按照咱这儿的老传统、老规矩,自己瞎编的,县里宗教局编撰嵩县文化的书,把我叫过去,给我编到书里了。夜各(方言:昨天)刚回来,这段说辞我给它起了个名字,叫‘吆桌歌’。”
嵩县山区民风淳朴,对殡葬礼仪非常重视。20多年前,村里有人去世,家属邀请黄大叔帮忙管事,这对一向好人缘的黄大叔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黄大叔骑上自行车,跑到县城书店,查阅有关殡葬礼仪的书籍资料,甚至托人寻找报纸,剪报整理,经过不断地学习研究,用一本小学生笔记本,记录整理了整套礼仪文化知识。之后黄大叔名声在外,足迹遍布嵩县、栾川、汝阳等地,甚至外市也有人开车来接他。
“十来年前,专门干俺这一行的人不多,那时候活儿多,我一年里头大半年都不在家。你看看,这都是我写的礼仪辞,你是头一个看的,以前就没有拿出来过。干俺这行,没啥深浅,只要能出哩趟(方言:形容大大方方),有两回遛的就学会了。外行毕竟都是看个热闹,有几个人是真懂得传统礼仪呀?这两年,年纪大了,咱这儿干的人也多了,竞争厉害……”黄大叔的本子上记录了一整套完整的说辞,根据每个县乡不同的风俗,还专门做了备注。
走进院子,是一座现代化的厅式房子,作者问:“这房子都是你喊出来的吧?”“差不多。我就一个儿子,俺们在一起住。孙子去当兵了,今年才回来,也还没有找到工作。不管咋说,我干这个,不用出啥力,主要是动动嘴,干一趟能挣200来块钱,还得干。”近年来,大叔教出了两名徒弟,作者问:“都说教会徒弟饿死师傅,你不怕吗?”“没事,我还能干几年?娃子们不想学,不说挣不挣钱,传统文化总得有人传呀。”大叔笑了。
房间内收拾的干净利落,墙上挂着两副全家福,大叔指着当中的老者,对作者说:“这是我爹,我干这个,跟他的影响有很大关系,先不先,我认得字,像我这么大年纪的农民,认字的不多吧?”聊起来大叔因为吆桌歌成了网红,大叔笑了笑说:“我那手机看不见,老年机,俺村里头有人看见了,给我说,说好几十万人看呢。咱老头家,再多人看,就是成了明星,又有啥用处?还不如多给我一百块钱实在呢。”
大婶每天都是坐在大门口晒太阳:“不中用了,啥也不会干了,都是俺儿媳妇照顾。他忙起来一出去两三天,俺娃子也出去打工了,家里全凭俺儿媳妇。”
跟阿姨说话的时候,大叔喊作者看他的“宝贝”。黄大叔的宝贝就是他的一个黑挎包,里面装着他出门办事的全套设备:一个扩音机,一套传统礼服,那本写满了的手抄本。“这都是徒弟们给买的,我没有花一分钱。我有这毛病,手颤,说话结巴,这是遗传,俺爹就有这毛病。他们都是用手拿那种话筒,我就不中,拿不稳,我一干活没啥事,不干活了,你看我这手,掂一双筷子都乱颤……”
挎上便携式扩音机,整了整帽子,清一下嗓子,大叔在自家屋子里喊起了吆桌歌。都说人靠衣裳马靠鞍装,喊起吆桌歌的黄大叔中气十足,手也不抖了。“我平常都是在野外吆喝,人多,声音得大,一吆喝,谁也看不出来我有颤这毛病。”
“你给人家管事儿,方方面面都得考虑到,我编成歌,一吆喝,就不用再一个一个专门去说了,省好多事。我那吆桌歌里头的地名是随便换的,走到哪儿换到哪儿。现在吃桌的规矩老是瞎,有哩人老是不自觉,菜还没吃完就拿袋子装,就跟没吃过啥一样,看着別敬(方言:别扭、讨厌)人。以前可没有这现象,都是这几年生活条件好了,人反而下菜(下贱)了,我也编进去了……”
“老了,跑不动了,老远哩得坐车,娃子们嫌不安全,不叫去了,活就少了。现在就剩下白事、周年了,还有人找我,喜事没人叫,人家现在都是兴乐队,咱这老传统老古板,嫌煞风景。最近我又编了一套二十四孝的说辞,我这说辞都是自己想的,别人不会。一上网,只怕别人都学会了,以后,走一步看一步吧……”顿了一下,大叔又说:“不管弄啥,都得有规矩,要是以后谁家办事都能规规矩矩的,先生们就算学会吆桌歌了,也中。”
举报/反馈

河洛乡村

32.4万获赞 12.2万粉丝
乡土风情整理发布,民俗活动直播
优质三农达人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