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要关注“老严杂说”哦,我和大家戏说历史趣事,分享人文知识。)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自古苏杭便是富庶、繁华之地,是很多人的向往之地。“生在苏杭,死在北邙”,和苏杭人间天堂不同的是,北邙山是王侯将相、文人雅士死后的“埋骨之地”。
在古代,能够埋身邙山是身份和权势的象征,不是有钱就能办到的,当然没钱更不可能,因为那里的“地儿”寸土寸金!
风水极佳,邙土贵如金
唐代诗人王建曾有诗,“北邙山头少闲土,尽是洛阳人旧墓。旧墓人家归葬多,堆着黄金无买处”,可见邙山上的墓葬之多,多到已经出现了新坟堆在旧坟上的情形,真的就是黄土处处埋白骨了。
北邙山到底有什么样的魅力让无数英雄为其“折腰”,死后竞相埋葬在这里呢?
洛阳自古以来便是中国古文明的摇篮,从夏朝起,先后有十三个朝代曾在此定都,让其迅速成为中国古代历史上有名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也成为了王侯将相的居住地和死后安葬地。
据《河南府志》记载,自邙山之首白马山,往西到神尾山,凡三十三峰。经渑池、新安、洛阳、孟津、偃师、巩县六县,东西长三百八十余里。
邙山,是秦岭崤山的余脉,北临滚滚黄河水,南望伊洛平原,山脉连绵不绝,登高望远,可见千里江山。古人死后安身之所讲究“风水”,他们认为邙山藏风聚气,郁郁葱葱,帝王陵墓选在此,可保江山永固!
皇帝既然都埋身在此了,妃子、大臣们肯定是紧随其后,于是邙山一时间“土”比金子贵,就是如此,大家还是要埋葬在那里,也就在后来掩藏了中国最大的古墓群。据不完全统计,北邙山上的古墓有十万之多,唐代诗人白居易就曾留下了"何事不随东洛水,谁家又葬北邙山"的诗句。
王侯将相埋骨,土掩千古风流
悠悠的历史长河中,不知有多少叱咤风云,流芳百世的英雄豪杰、风流人物在洛阳这片土地上书写光辉的历史。
本着离都城近,方便后人祭祀的原则,东周、东汉、魏晋南北朝等多朝的帝王都在此修建陵墓。
东汉开国皇帝刘秀建都洛阳,死后亦埋在北邙山,守着他心心念念的汉王朝。在他之后汉章帝和汉和帝的墓葬也在此修建。汉代墓葬历来修建的规模大,气势雄伟,故有诗云“北邙何累累,高陵有四五。借问谁家坟,皆云汉世主”。
东汉开国皇帝刘秀 汉朝之后,曹操的儿子,曹魏文王曹丕定都洛阳,死后埋葬在邙山。之后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北魏孝文帝曾迁都洛阳后和他的子孙亦是安葬在了北邙山。
北朝墓葬中壁画 上面都是得了江山的,应该是死而无憾了,还有失了江山的,也不知道是不是被迫“埋骨”北邙山,比如“乐不思蜀”的刘阿斗,“隔江犹唱后庭花”的陈后主以及那个“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的李煜。
“陈后主”陈叔宝 邙山上还埋葬了许多历史上的风流才子、文人墨客,像是配六国相印的苏秦,问鼎秦国丞相的吕不韦,“诗圣”杜甫等等。
正如罗贯中在《三国演义》开篇引用的明代文学家杨慎的词,“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面对着北邙山上十万古墓,这段词真是在贴切不过了。
北朝墓葬中的壁画 之前的文章就提到过,中国“死后如生”的厚葬制度直接产生了一个与之相对立的群体,盗墓贼。埋着不计其数帝王、将相的北邙山就如同是一块“肥肉”,吸引着盗墓贼的觊觎。上世纪20年代,趁着国内战乱,胆大包天的盗墓贼迎合国外的文物需求,几乎盗挖、破坏了北邙山一半以上的墓葬,规模宏大的帝王陵首当其中!
直到洛阳解放,北邙山作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才得以保护起来,但是北邙山往日的“绝佳风水”和“洛阳人旧墓”的情形已经不复存在,真是令人痛惜不已!
(图片来自于网络,如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