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家角古镇。徐程 摄
白墙黛瓦银杏黄,石桥清水垂柳绿。入冬的朱家角古镇,保留着自己独有的韵味。9条老街依水傍河,千栋民宅临河而建。很多人用“活着的古镇”来形容朱家角,因为这里是开放式的,没有整齐划一的开发规划,放生桥上的每一块石板,仍是千年前的模样,原住民们起居如昨,冒着浓浓的烟火气。
背靠大上海,面向长三角,紧邻淀山湖的朱家角历史上是江南的商贸重镇。现如今,作为国家级历史文化重镇、青浦西翼淀山湖地区的综合服务中心镇、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先行启动区五镇之一,迎来发展新机遇的朱家角正蓄势待发、乘势而上,要成为青浦打造“上海之门”的桥头堡和最前沿阵地。
看 “画中画”享誉国际文创布局持续加码
如果说朱家角古镇本身就是一幅水墨江南,那么在画中看画是不是更加别有一番风味?“朱家角古镇的魅力,是文化带来的魅力”。如何增加古镇文化内涵,提升影响力,用文化魅力带动旅游业发展?
不同于产业园,古镇内资源有限,只能项目制引进相关产业来优化文化产业布局,而上海全华水彩艺术馆就是其中的一个项目。2006年,全华水彩艺术馆在古镇落脚,由我国著名水彩画家陈希旦担纲,经过十多年的精心打造,已经成为名闻遐迩的国际水彩画交流平台。
上海全华水彩艺术馆 网络
这十多年发生在上海全华水彩艺术馆的大事,副馆长竺发龙如数家珍。2010年是他提起最多的年份。这一年,世界水彩画历史上的首次双年展——上海朱家角国际水彩画双年展在这里举行,18个国家参展。法国《水彩艺术》作为发行量全球第一、影响力最大、最具权威的水彩专业杂志,为此特地创刊英文版,并从2010年起,不间断地向世界介绍中国水彩画家和他们的代表作。
“谁也不会想到,英国查尔斯王子竟然是水彩画的‘大咖’,是知名的英国皇家水彩画学会荣誉会员。”一幅由查尔斯王子亲笔签名的限量版水彩复制品《无题》,是他举办水彩画双年展时寄过来的作品。
双年展打响了朱家角在世界水彩画界的知名度,到2012年举办第二届时,参展国家达到62个,吸引了国内外知名水彩画家前来办展,国际级的水彩创作训练营也陆续在这里开营……许多水彩画的创新之举在这里引领潮流。2016年,澳大利亚著名水彩画家约瑟夫在朱家角开课,他毫不掩饰地表达了对朱家角的喜爱,称这里是“世界水彩画家的天堂”。
朱家角古镇放生桥畔夜景婉约。徐程摄
实际上,古镇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从未止步。一批文化演艺馆、大师级文化工作室正在加紧布局。文史馆、江南文化研究院,都已经在规划蓝图中成型,为古镇的文化底蕴加码。
实践证明,在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朱家角有实力也有能力打造中国特色小镇的文创高地,成为长三角最具活力的创新之镇。
品 阿婆茶里的文化经旅游品质持续提升
地铁17号线开通的那天,朱家角的“水上17号线”同时开通。出了地铁就可以换上小船,沿水路直抵放生桥畔。离放生桥不远的阿婆茶楼所处的位置,是古镇最佳的观景平台之一,沿河的座位视野空旷,点一杯茶闲坐半日,左右美景尽收眼底。
在古镇内游客可以坐船看景。徐程摄
“阿婆茶”是当地淀山湖畔的民间茶俗。之所以叫阿婆茶楼,老板沈勇说是为了让茶楼更接地气,就好比到邻家喝了杯茶。沈勇来自江苏,厨师出身的他在朱家角打拼20多年,有了自己的事业,开茶楼不为赚钱,只是想回报成就了他的朱家角。
某种意义上说,沈勇对于茶楼有情结。他钟爱传统文化、江南文化,这在茶楼的布置上可见一斑。他收藏了一幅沪上知名摄影家雍和1990年拍的照片,在这幅题为《朱家角茶楼》的照片里,上世纪90年代的茶楼人声鼎沸,人们一边喝茶一边欣赏着戏曲表演。“我希望可以重现当年茶楼的氛围,希望阿婆茶楼成为朱家角品质旅游、展示江南文化的一张名片。”沈勇说,以后的阿婆茶楼评弹表演、戏曲表演会常规化,还会有不同主题的文化沙龙,让游客感受到传统文化、江南文化的魅力,而这一切最快在明年5月就会实现。
古镇内有很多特色的小店。郭新洋 摄
品质和品位的提升,是朱家角旅游发展的发力点。随着17号线的开通、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等利好的释放,朱家角旅游人气不断攀升,如今每年要接待超过700万人次的中外游客。各具特色的文化街区、一体化智慧旅游综合平台、旅游回路桥梁……以打造环湖古镇群文旅高地为目标,国家4A级景区的朱家角古镇正大力提升旅游品质,向国家5A级旅游景区迈进。
现如今,朱家角古镇早晚游客并不多,而不论是民宿布局的探索还是夜经济发展的创新,都是为了留下更多的游客,让大家近距离感受古镇的气息。可以想见,晚上在河边茶楼小憩,手中一杯清茗,耳边是评弹的吟唱,眼前灯光和河里的倒影交相辉映,疲了便枕水而居,是怎样一种惬意。
听 田山歌唱出传承乡村振兴持续发力
对于75岁的张马村村民孙耀佐来说,田山歌是他年轻时的记忆。
“山歌不唱喉咙痒,问花名唱开场。”冬日的地头被遍地翠绿的油菜苗装点得生机盎然,孙耀佐和84岁的老哥哥杨光华一起唱响了旧日的时光。
在地头唱田山歌的老哥俩,75岁的孙耀佐(左)和84岁的杨光华。毛丽君 摄
“我们以前是一个生产队的,年轻的时候一起在地里干活,夏天特别热,手脚都在泥地里,太阳晒得汗一直往下流,眼睛都睁不开,大家一起唱歌,天越热唱得有劲,声音越响亮,唱着歌大家都不觉得累了,很神奇。”熟悉的调调一开口,老哥俩按照之前的分工配合着、呼应着,一组套曲下来,略微有些喘的两个老人相视而笑。
唐代的泖塔,蜿蜒而过的泖河,历经千年,成了张马村最灿烂的文化载体。作为泖河流域至今保留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田山歌的传承村,田山歌是张马村一张亮眼的文化名片。“现在村里会唱田山歌的老人还剩8个,年龄最大的89岁,最小的74岁。”孙耀佐理解中的田山歌,是以前男人们劳动时消除疲劳的曲子,有固定的8个曲调,歌词则更随性,“看到什么唱什么”。“因为是一环套一环的,一般5个人以上,大家分好工就可以唱了。”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会唱的人越来越少。所幸,田山歌的保护和传承被写进了朱家角镇乡村文化建设方案里。
张马村航拍。徐程 摄
朱家角不是只有古镇,还有广袤的乡村,在古镇旅游发展的同时,乡村振兴也成为了朱家角的发展动力。
张马村有泖塔,有田山歌;林家村有西周至汉代时期的凌家角遗址;张巷村有商务印书馆创始人夏瑞芳故居;新胜村有建于清嘉庆元年的永安桥……三泖九峰之处,朱家角镇沈太片区张马、林家、张巷、建新、王金、新胜、李庄等7个村,地理位置优越,自然环境优美,有着灿烂的古文化遗迹,深厚的人文脉络。针对其文化特性与共性进行的精心布局与打造,是乡村振兴路上的“宝藏”。
新民眼工作室 毛丽君
举报/反馈

新民晚报

3363万获赞 189.7万粉丝
阅读上海的第一选择,你在上海的生活助手
新民晚报官方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