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这是现代作家龙应台在散文《目送》中的一段感慨,也是作者在这篇文章中核心情感的表达,作者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在三代人的“目送”中领悟到了一份人生的真谛。
作者在散文中写到了自己作为母亲对儿子的三次目送和作为女儿对父亲的三次目送,时间的轴线被无限拉长,这恰恰是每一个人都要在一生中去经历的,孩子会长大,父母会变老,人们随着时光不断成长,即使是亲人之间也会产生隔阂,也要不可避免地经历生离死别,这在不知不觉间已成了一种必然,又怎能不令正和作者有着相同感受的千千万万读者感同身受。
作者在文中第一次目送自己的孩子是在华安上小学的第一天,那时候华安对自己还满是依恋,他和周遭的小朋友们一样对学校这个陌生的名词和环境充满了好奇与生怯,华安牵着母亲的手走过一条条街道,在操场上等候着上课的第一声铃响,可他不愿离开母亲,“他不断地回头;好像穿越一条无边无际的时空长河,他的视线和我凝望的眼光隔空交会”。简单凝练的言语间透射出了母亲对儿子的惦念和儿子对母亲的不舍,作者看着华安瘦小的背影消失在门里,那个即使是混在千百个小朋友之中也能一眼辨别出的背影。
后来,华安长大了,作者再送华安离开是他十六岁的时候,而华安对母亲的深情表现出的却是勉强的忍受,闪入一扇门后倏然不见,作者望着他冷漠的背影没能等到他一次回头。华安二十一岁时,作者被他内心世界紧闭的门彻底隔离在外,三次离别,三次目送,两个人之间的距离却天壤之别,华安随着年龄的增长有了更强的自我意识,有一种无奈叫做代沟,它使对方不能了解自己的内心,自己走不进对方的世界。
“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关于儿子对自己的疏远,作者内心自然是落寞的,她将与儿子的三次离别和门联系在了一起,这个门一开始是慢慢地令儿子的背影消失,后来便使其倏然不见,最后干脆闭紧不开,她和儿子之间的交流也越来越少,可是作者却并没有因此而消极悲观,怨天尤人,她认为“不必追”,儿子在不断地长大,距离的出现也是一种必然,没有人会永远像小孩子一样黏着自己的母亲,作者埋下了心中那些许的伤感,将这种经历看成了一种正常且每个人都需要经历的现象,她给了孩子足够的自我空间。
“我慢慢地、慢慢地意识到,我的落寞,仿佛和另一个背影有关”,作者通过对儿子三次目送的感受引出了身为一个女儿对父亲的三次目送,第一次是父亲还年轻的时候,他为了照顾作者的感受没有将那个廉价的小货车开到学校的大门前,他摇下车窗,带着些许的愧意向作者解释,满含着对女儿的疼爱,那份爱是那么的小心翼翼,不经意间令人将泪水沾湿了眼眶。
第二次目送父亲时他已年迈,时光在父亲的身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痕迹,“他的头低垂到胸口”,只能坐在轮椅上,也并不能够像以前一样交流甚至连起居都不能自理,作者只能每个礼拜赶去看他,然后在暮色沉沉中奔向机场。最后一次目送是在父亲的火葬场上,作者看着父亲一点一点地离自己远去,永远地消失在自己的世界里。
作者在写对父亲的三次目送时也提到了三个门,一个是学校的侧门,作者看着父亲倒车离开驶出了巷口,那个侧门的窄巷边则永远留下了那个父亲和女儿告别的画面,父亲住院后作者每次离开前都会看到父亲坐在轮椅上被护士推走的背影,那个背影每一次都会在自动玻璃门前稍停然后没入门后消失不见,最后一次就是在火葬场的炉门前,作者凝望着那一幕幕,送了父亲最后一程。
这三次目送一次比一次沉重,这三个门也一次比一次令人感伤,父亲每一次都会消失在这个门后,直到有一天永远不可能再出现在这世间,作者用平淡的语调描述了一个个对父亲目送的场景却能让读者感慨万千,而在作者眼中父亲的离去仿佛是一种定局,那无限的愁丝中多了一份看透世事的淡漠。
一个人从生下来便成了父母的儿女,而那些儿女总有一天也会成为父母,也会拥有自己的儿女,作者所描写的一次次目送都是每个人或早或晚要经历的必然,她用最平淡朴素的语言描述了三代人的情感发展,她是局中人又似一位旁观者,“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作者说过一件事情的毕业,永远是另一件事情的开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用一颗平静和顺其自然的心接受一切,无论是长大还是变老,爱的本质永远都不会有变化,就如同文中那些将枝丫压垂到树篱外的果子,意想不到也不会加以阻止。
感谢您的到来,我是作品推荐小亭子,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就快来关注我吧。
欢迎大家在下面留言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