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皮电影 / 每天一部精彩电影推荐
上次皮哥介绍电影《珍珠港》时,就有很多网友提到了2002年吴宇森执导的《风语者》。
《风语者》当年作为好莱坞电影巨头“米高梅”的重头戏,投资达到惊人的1.15亿美元,作为吴宇森好莱坞的一部标杆性电影,其制作也是相当精良。
然而其上映后的境遇却与《珍珠港》有着异曲同工的悲剧色彩。
《风语者》电影基于历史真实事件改编。
在太平洋战争初期,美军的通讯密码因屡被日军破译,导致无法抢占先机。1942年5月5日,29名新入伍的纳瓦霍族人组成了海军陆战队第382野战排,他们受命编写出了由211个密码组成的密码,并投入到战争中。
他们的语言没有书面形式,发音又复杂,外族人无法听懂,就算学习也要花上很多年,因此在战争中发挥出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这些熟悉纳瓦霍密码的纳瓦霍族译电员,被称为“风语者”。
尼古拉斯·凯奇饰演的海军陆战队员乔·恩德斯,正是奉命去保护“风语者”本·亚齐。
乔原本是前线军人,由于左耳被炸伤听力下降,不得退而求其次担任保护人员。
为了保证纳瓦霍密码不被泄露出去,乔的任务不仅要保护“风语者”的安全,在“风语者”有被俘获的危险时,还要果断将其“处理”。
纳瓦霍人作为美国印第安土著中人数最多的一支,在当时种族制度的背景下,在军中并没有能够得到和普通军人相同的待遇,战争初期还经常受到歧视。
本·亚齐和查理·怀特霍斯两人离乡背井来到塞班岛上,刚开始也得不到战友的信任。
但在与日本的首次交锋中,纳瓦霍族译电员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关键时刻及时向美军战舰报告了日军火力点的具体位置。
日军虽然能够截获信号,却没能破译纳瓦霍密码,美军战舰根据信息对着岛上日军火力点一阵猛攻,令日军大败亏输,美军得以突破日军防线,成功登陆塞班岛。
登陆美军陆战队长驱直入,不料在半路又遭遇己方炮火摆乌龙,撤离时乔和本所有的小分队误闯日军阵营,死伤极其惨重。
本灵机一动,换上日军军装假扮成日军,带着乔一起混入日军营地,利用日军的电台向美军发送情报,又引来炮火把日军打得落花流水。
经过连场作战,本·亚齐和查理·怀特霍斯在军中的重要作用也慢慢得到战友的肯定,终于融入到这个集体。而本和乔之相也建立了信任,不知不觉成了生死之交。
在一次和日军的遭遇战中,查理被日军俘获,乔想要将他救出却寡不敌众。
危机时刻查理用一副坚定的表情示意乔将他消灭,乔迫不得已只好朝着查理扔了一颗手雷,把他连同周围日军一起炸死。
本虽然能够理解查理为了保护纳瓦霍密码甘愿牺牲的做法,但在情感上却无法原谅乔炸死查理这件事。
因此本和乔之间产生了隔阂,乔自己也内疚不已。
随着战争的深入,日军节节败退,将战线退缩至塞班岛的西北角,他们布下最后一道防线,准备负隅顽抗。
美军需要找到日军据点的正确位置才能发动攻击,本和乔的小分队又负起了探路的任务。
找到日军后,本在乔的保护下向美军发送情报,报告了日军大炮的位置,让美军能够派出飞机轰炸这一带。
但这时候本的腿部却中弹了,他也像查理那样英勇,抢过乔的手枪要他杀了自己。
乔却下不了手,他选择了背起本一起撤离到安全地带。
但日军在背后穷追不舍,乔最终死于日军的机枪之下,而本只是受了轻伤。
美军飞机终于投下炸弹,炸毁了日军在赛班岛上的最后一道防线,拿下了这个太平洋上的重要小岛。
二战结束后,本·亚齐回到了自己的家乡,和妻儿一起纪念乔·恩德斯。
虽然战争结束了,美国军方却认为这些优秀的纳瓦霍族密码员以后可能还会再派上用场,不宜暴露出去,因此将其定性为涉及军事机密。
那些纳瓦霍族密码员一直“保持沉默”,他们被英国前首相丘吉尔称之为“下了金蛋却从不叫唤的鹅”。
2001年7月26日,美国前总统小布什终于打破沉默,向包括切斯特·内兹在内的4名“风语者”颁发了美国政府的最高勋章——国会荣誉奖章,以嘉奖他们的功绩。
但在4名白发苍苍的“风语者”领到这迟来的荣誉的同时,和他们一起的另外25人却早已离开了人世。
电影《风语者》的创作正是在这个时候,然而2001年9月11日发生的9·11事件却导致米高梅错误的将其公映日期延后,等到2002年6月14日才上映。
搞笑的是2001年那些选择如期上映的战争片大都取得了很好的票房成绩,而《风语者》错过了这个机会,也是出师不利。
《风语者》最后在全球只卖出了7763万美元票房,导致米高梅股价大跌,公司世界市场及发行总裁罗伯特·列文引咎辞职。
这一切,如同复制了早一年上映的《珍珠港》失败。
如今讨论《风语者》为何票房失利,亦是众说纷纭,各有其理。
本片传达的思想违悖了美国主流社会的认知应该是比较重要的一点;
也有军事迷指出片中出现的机枪有些“穿越”,当时的日军并无大规模配置如此先进的武器;本、查理和乔这些主要人物的刻画流于表面,也是电影不完美的地方。
但是这些皮哥都不以为然,因为皮哥和很多热爱本片的影迷一样,至今一直都钟爱着《风语者》,并且认为它是吴宇森的巅峰作品之一,与《变脸》可并称吴宇森好莱坞时期双璧。
《风语者》虽没在我们内地上映,但其整个事故和战争场面之宏大,都很适合我们内地观众的胃口。
其中表现出的战友兄弟情,实和吴宇森的暴力美学一脉相承,符合我们东方人的审美。
其实吴宇森在连续拍出叫好叫座的《变脸》和《谍中谍2》之后,当时已经成为米高梅的一线导演,1.15亿美元的《风语者》已经是顶级制作,正是对他的绝对肯定。
可惜这一把没能拿下,接下来6000万美元的《记忆裂痕》又成了赔钱货,令吴宇森的口碑一落千丈,终于长久没人敢再找他拍戏,只要收拾回国来拍《赤壁》。
美国这个商业社会就是如此残酷,不管你曾经有多辉煌,只要一朝抓不住机会,很快就会跌下来。
但我们回头想一想,如果不是有这样优胜劣汰的循环机制,好莱坞电影工业又如何做到近百年屹立不倒呢?
文/皮皮电影编辑部:热血丹心
原创丨文章著作权:皮皮电影(ppdianying)
未经授权请勿进行任何形式的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