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孙兆
知识付费已经走过了四个年头,从2016年的用户迅速增长、产品涌现,到2017年的细分领域深耕细作,再到2018年受到网信办监管,2019年“罗辑思维”拟IPO科创板。知识付费前进的每一步都倍受市场和创业者的关注。
近年来,中国知识付费用户规模呈高速增长态势。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知识付费用户规模仅为0.48亿人,到2018年,用户规模增长到2.92亿人,年复合增长率高达82.55%。预计2019年用户规模将达到3.9亿人左右。
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随着移动支付技术的发展和整个社会对知识的迫切需求,知识付费市场不断扩大,用户逐渐养成知识付费的消费习惯。
不可否认的是,知识付费的平台内容当中有不少亮点。但总的来看,内容良莠不齐,而优质板块更是一直面临供给困境,因此导致部分消费者在“尝鲜”后“败兴而归”。
目前,大平台和品牌知名度较高的独立应用逐渐形成了马太效应,在未来可能会占据更高的市场营收规模。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已经成规模的头部企业已悄然试图“遨游”资本市场。
根据北京证监局10月15日晚间消息,由罗振宇创办的北京思维造物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罗辑思维”)目前正由中金公司辅导科创板上市,如若成功,将成为“知识付费第一股”。
事实上,不管是拟在科创板上市的“罗辑思维”还是其他的付费专栏,其本质都依托在已经打出的知名度和专栏大咖的IP之上。一旦脱离了这些“光环”,不凡也就变成了平凡。
当前,知识付费收费模式的高速发展与知识付费平台优质知识产品持续生产能力欠缺,可以说是当前知识付费行业面临的主要矛盾。对于处在“下半场”的知识付费行业来说,知识付费平台除了要“想方设法”上市兑现创业红利外,更要在客户关注的“痛点”上下功夫。
知识付费遇冷,不仅是热潮褪去、大浪淘沙过后的正常现象,更是消费理性的回归。随着消费者对内容的“挑剔”程度越来越高,这就要求知识付费从业者有足够的耐心和信心培育市场,以创新和积淀创造高质量的产品。
知识付费的关键在于“知识”,只有“物有所值”,才有可能得到用户可持续的付费。因此,深耕内容,满足用户需求,是当务之急。如若知识付费商业核心的产品——“优质内容”被不断忽视,“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怕是在所难免了。
举报/反馈

中国经济时报

25万获赞 18.2万粉丝
国研中心主管、主办的一份综合性经济类日报
中国经济时报社官方账号,优质财经领域创作者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