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年后,终于有人对《粉红女郎》下手了。
就在前不久,有消息称《粉红女郎》即将翻拍,而网传“色房东”龚喜的扮演者为刘维。
刘维的喜剧天分毋庸置疑,但要挑战龚喜这个角色并不容易,因为16年前一个叫张世的演员已经将龚喜推上了巅峰。
张世何许人也?
16岁出演侯孝贤大作,21岁搭档张曼玉拍戏,24岁斩获金马奖,胡歌对他赞不绝口,央视为他舍弃大咖。
他是《神话》里指鹿为马的赵高,也是《汉武大帝》中独断专横的田蚡,他是“戏精”张世,一个始终被低估的老戏骨。
01
叛逆少年的“变形记”
1966年,张世诞生在台湾一个军人家庭。那一年,是有史以来春节最早的一年,因是老来得子,又恰逢喜年出生,所以父母都对他宠爱有加。
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张世自小就活泼调皮,甚至有些叛逆,看不惯的事必定大打出手,久而久之,成绩自然差强人意。
其实,张世也算书香门第出身,父亲张羽曾是黄埔军校学员,毕业后出任“空军训练中心”主任,以少将军衔退役。
看到儿子功课不好,身为“学霸”的父亲犯了难,仔细斟酌后索性孤注一掷,将张世送进国光读书,期盼他日后能在艺术上有所作为。
彼时的国光是台湾一等一的艺术院校,王祖贤、许茹芸都曾就读于此。
但对张世而言,权当是换个地方挥霍青春罢了。
刚进国光的张世被分到舞蹈科,没过几天,对舞蹈一窍不通的他便吵着要退学无奈之下的父亲去找校长商议,好费周章才将他转到戏剧科,但也无济于事。
经常课桌一拉开,满抽屉的酒菜,喝得酩酊大醉更是常态。
不仅如此,他们还经常和师妹王祖贤一起翘课去山上摘橘子,看雪,好不惬意。阳明山上欢声笑语,时光便也学着收起脚步,悄悄把岁月偷走。
此时的张世还没有意识到,自己叛逆的个性即将“棋逢对手”。
有一天,好友钮承泽找上张世和几位同学客串电影《风柜来的人》,朋友开口哪有不帮的道理,义气的张世满口答应。
到了现场,制片人张华坤一眼便相中了他:“这个孩子可以,眼睛长得跟熊一样。”
就这样,张世被选中出演大导演侯孝贤的新作,彼时的侯孝贤刚刚提名金马奖最佳导演,能出演他的作品多少人求之不得,但张世不以为然。
16岁的他对电影还只是模糊的概念,权把拍电影当做年少娱乐的一种方式,压根儿不会拍戏,更谈不上演技。
这时就少不了导演侯孝贤在其中“挑拨离间”了。
恰逢海浪潮起,侯导叫几个年轻人去岸边玩耍,他则躲在老远偷偷拍摄,不一会他便叫来钮承泽:“张世太会抢戏了,一会你把它推进海里去”,过了一会又唤来张世:“钮承泽太坏了,等一下你上岸就把他裤子脱掉。”
波光粼粼的海面,和着娓娓道来的微风,一群懵懂少年嬉笑打闹,张世的荧幕初作就这样糊里糊涂地完成了。
直到看了成片后,他小小的内心才泛起波澜,原来这就是电影。
在内心深处,每个叛逆的孩子都守着一副盔甲,拨开层层甲片,是颗极为柔软的心,而电影就是打开张世心扉的那把钥匙。
影片中的文艺情节深深触动了这个16岁的叛逆少年,他仿佛找到了自己的一生所爱。
不出意料,电影上映之后广受好评,张世的表演才能也一发不可收拾。1989年,张世与刘德华、吕秀菱共同参演了《飚城》,在其中饰演一个落拓不羁的马仔。
同年,他凭借《香蕉天堂》斩获金马奖最佳男配角,而上一届最佳男配则是日后的“喜剧之王”周星驰。
在《香蕉天堂》中,张世的演技让所有人都瞠目结舌,一个从未当过兵的懵懂少年,硬是把一位老兵的悲情和癫狂展现得淋漓尽致,尤其是那段流着泪扒饭的经典画面,不知看哭了多少人。
一时间,这个年仅24岁的男孩成为家喻户晓的荧幕形象,与之相对,琼瑶片之后,台湾影坛正不可避免地走向低谷。
02
到底要不要尊严
1990年,张世主演的《第一次约会》在美国商业戏院上映,创下不俗的票房纪录。
影片不仅在美国HBO频道播放,还多次受邀参加各类影展,口碑炸裂,但同口碑相比,影片本身的意义似乎更耐人寻味。
当时的导演王正方自美国归来,带回好莱坞班底随同拍摄,这是台湾第一次现场收音,高科技的拍摄技术和设备震惊了整个台湾影坛。
深受震撼的不只是电影业,还有少年张世,“拍电影还能这么科学!”
好莱坞的电影工业如一记重拳,击倒了他引以为傲的成就,原来金马奖远不是终点。
随之而来的还有对本土电影的反思,“为何拍电影赚到的钱只顾分红,为何不好好投资技术、设备,不加强剧本的构建”。
一时间,希望和失望交融,25岁的张世仿若大梦初醒。
如果按照正常发展路径,拿影帝、赚名气似乎指日可待,反之,在流量巅峰期逃离大众视野,用不了多久很可能会被整个圈子抛弃,但张世不管这些,有梦就去追,他生来如此。
拿金马奖的第二年张世毅然来到美国,追寻自己的电影梦。
可梦想总敌不过现实的残酷,当初头脑一热来到美国,如今却面临一系列棘手的难题。
没戏可拍,再加上语言不过关,让他难以为继。
生活在一步步试探张世尊严的底线。
一段时间后,走投无路的张世,只能搬去墨西哥人居多的亚利桑那州。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行至低谷的张世却不忘安慰自己,“这里更接近小人物,语言沟通也方便,反倒容易交朋友”。
在他房间的墙壁上,贴满了大大小小的英文单词,为了寻求机遇,他每天都埋头苦读,以增强沟通能力,其余时间则去打黑工,在酒店洗盘子赚取微薄的收入。
从金马奖到洗碗工,巨大的反差可以冲垮一个男人的尊严底线,但张世却满不在乎,生活中的尊严可以不要,梦想的尊严一分都不能让。
没戏可拍,干脆在生活中汲取养分。
有一次,张世在大西洋城赢了500元,转手便买了一辆老式金龟车,拉着好友在美国的山路上奔驰,不一会一辆警车拦住了他们,警察一脸严肃卡着车门,勒令张世和好友配合搜身检查。
此时的张世却萌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这不就是最好的表演契机吗?他装作听不懂英语的外国人,一副茫然无知的表情,最后竟然蒙混过关。
后来,张世在纽约遇到曾经合作《第一次约会》的导演王正方,将现状一一道出,临别前王正方丢给他一本《心经》,并甩下一句话“呆着吧,要不然你哪儿都不是。”
心无挂碍,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
就像心经中所言,张世开始扪心自问:“为何自己曾经如此热衷于拍戏,是不是当年自己只爱表演,没有抱怨环境和他人,仅仅是一个快乐的演员而已。”
《心经》被张世翻烂了,一句句教诲却深深刻在他的心里。
03
生性耿直,不惧封杀
有一天,远在美国的张世接到导演黄建新邀请出演《五魁》,于是他再次找到王正方指点迷津,这次的王正方态度肯定,“这是一位不错的导演,你要努力”。
就这样张世结束了自己两年的留学生涯,回归故乡。
回到台湾之后的张世与华视(中华电视公司)签下了一份四个月的合同,随即赶赴片场拍戏。
可四个月过去了,电视剧竟然连一半都没有拍完,原定的合同薪酬不变,拍摄周期则从四个月增加到九个月。
彼时的华视“风头正劲”,作为台湾的老三台在本土影视界的地位可想而知,换做一般人多会选择息事宁人,可张世从来不是“善茬”。
生性耿直的他去找华视理论:”你们拍戏一天到晚吃喝玩乐,为什么不抓紧时间做好剧本呢?”
制作单位也毫不示弱,扬言要封杀张世。
后来张世的父亲还曾打电话向制作单位讨债,反被一顿臭骂,这让张世对现处的市场环境心灰意冷,进而萌生了来内地发展的想法。
80年代末,张世曾到宁夏拍戏,当时的中国电影人以西影厂为根基,但80年代的西北远不如今日这般繁华,用张世的话说:“一下飞机,就看见机场旁边站着烤羊肉串的牧民。”
到了95年,张世去上海拍摄电影《风月》,眼前的情景让他目瞪口呆。现代化的都市、时髦的穿着、各式便利的交通工具,看着轮船在桥下穿行,他觉得仿佛自己与上海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千禧年悄然而至,台湾电影业的本土化趋势愈加明显,“连关公都在说闽南语”,这让张世有些难以接受,生性耿直的他决定放手一搏。
耿直的个性与张世的演艺生涯息息相关,对待表演更是不准有丝毫马虎,后来在拍摄《神话》时,张世的剧本翻了不下十遍,上面是密密麻麻的笔记,如果当初他就此妥协,荧幕上这些经典的角色又从何而来呢?
04
生活不易,教会他珍惜每一个角色
2000年的圣诞节,张世怀揣2000元人民币来到上海寻求机遇,那时的上海物欲横流,那天的他,一无所有。
初到上海,张世便马不停蹄地约制片人见面,还特意把见面时间定在了下午,因为如果定在晚上,又免不了请人家吃上一顿晚餐,这对当时的他来说绝对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一段时间后还是无戏可拍,囊中羞涩的张世甚至连落脚的地方都没有,只能借住在朋友的剧组内,后来在朋友的引荐下,张世才开始接到一些角色。
从2001年的《布袋和尚》和《大姐当家》,再到2003年风靡一时的《粉红女郎》,张世出演的电视剧接二连三的登上了央视荧屏,在陆毅、胡兵、陈坤等帅哥云集的《粉红女郎》中,长相一般的张世却靠演技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流水不争先,争的是滔滔不绝。虽然这些角色没有让张世一炮而红,但他坚持用最真挚的演技诠释好每一个人物,“用主角的心态演好配角”,这句话他一直挂在嘴边。
苦心人,天不负。
2005年,备受瞩目的《汉武大帝》独揽星光,央视“钦点”张世出演剧中的丞相田蚡,据说,为了让张世出演这个角色,央视不惜舍掉一线大咖,他也果然不负众望,将一个专横跋扈的宰相展现得淋漓尽致。
张世终于火了,田蚡的成功为他带来了演艺事业上的又一个巅峰。
2010年,张世搭档胡歌出演的古装电视剧《神话》一经上映,马上引起巨大反响,除了胡歌在剧中的精彩演绎,还有一个角色给观众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那就是一代奸臣赵高。
张世饰演的赵高从一个善良萌蠢的厨师,一步步成为心狠手辣的“刽子手”,这其中夹杂的是对世事不公的愤恨、是对妹妹高岚的痛思追忆。
不得不说,这样的反派让人又爱又恨。面对易小川的质疑,他一步步登上高台喊出那句“我要做一个最高的赵高”,泪水在眼眶里打转,却始终没有落下,他不愿被人看到他的弱点,即使在最亲近的人面前,这样的赵高真的被他演活了。
难怪有人说,赵高才是有血有肉的人,易小川只是虚伪的鬼。
据说,为了拍摄好赵高“指鹿为马”这个桥段,剧组还特地从动物园租借了一头真的梅花鹿以配合剧情,不料张世入戏太深,令关在笼中的梅花鹿惊吓得不行,不停地用头去撞笼子想要逃跑,使拍摄一度中断。
尽心诠释好每一个角色,是他对曾经那段坎坷岁月最真挚的敬意。
05
“小人物”张世也有遗憾
荧幕上心狠手辣的张世,把最柔软的一面留给了父亲。
千禧年之后,台湾影坛开始朝着多元化发展,随着《粉红女郎》的播出,心地善良的“色房东”龚喜也跟着火了一把。
张世的父亲走在路上,时常会有邻里上前夸赞:“老张,你儿子那个龚喜演得好啊”,回到家的父亲对张世说:“你演的那个小人物啊,是深至人心哦”,短短一句话,是对张世最大的安慰。
有一次,在北京国贸的路口,张世看到几位农民工从人行横道穿过,手里端着没有热气的饭碗,脸上却洋溢着说不出的喜悦,眼前的高楼大厦鳞次栉比,与这些农民工形成了鲜明的反差。
在道路的另一旁,停着一辆大奔,车上坐着一个叼着牙签的男人,用张世的话说,“他吃得很饱”。眼前的一幕深深刺激了张世的神经,他决定为这些小人物立传,因为这也是父亲一直以来的心愿。
张世决定用一首《小人物进行曲》表达对父亲的爱,并以舞台剧的形式呈现。
那时的张世刚刚出院,身体状况不佳,一场舞蹈下来往往是大汗淋漓,但他仍然坚持排舞。因为没有舞蹈基础,学起来很是吃力,现场学不会的,便在拍戏之余偷偷练习,等到下次排舞,他一定掌握得十分熟练。
父亲的身体每况愈下,刚刚经历心脏搭桥手术,又饱受糖尿病折磨,张世看在眼里,痛在心尖,这期间他几乎推掉了所有工作,彻夜照顾父亲。后来有一部喜剧找到他,制片方承诺的拍摄周期只有40天,为了给父亲看病筹钱,张世决定“速战速决”。
临行前父亲用质朴的四川方言对他说:“儿子,爸爸想你噢。”
没想到,这一句话,竟成了永别,父亲终究还是没有听到张世为他谱写的《小人物进行曲》。
在张世离开台湾十多天后,张父离世。据弟弟说父亲离世前一再叮嘱,“希望张世事业顺利”,接到消息的张世向剧组请了几天假,回台湾料理丧事,随后又马上赶回剧组拍摄喜剧。
前一天还沉浸在悲痛中,第二天起床还要为怎么逗别人开心而苦思冥想。张世把对父亲的爱沉浸在每一个角色中,即便是喜剧又如何,深入人心不正是父亲的心愿吗?
06
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
2004年,沉寂多年的张世暂别演员身份,首次执导黑色推理喜剧电影《活路》,主演郭书瑶提到:“导演从不给剧本,而是让我们自由发挥。”
张世在一旁笑而不语,随后解释道:“每个人都有适合自己的表演形式,很多情况下不该去给台词,更没必要去教演员演戏,有时候现场对白比写出来的剧本要精彩得多。”
时光荏苒,曾经海边嬉戏的耿直少年已然53岁,但他的骨子里还透着对于表演的热爱,无论是导演还是演员,张世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引导年轻一代牢牢把握梦想。
庆幸的是,前不久在网剧《唐人街探案》的预告片中,有一个一闪而过的画面,那个曾经当着文武百官指鹿为马的赵高回来了,整整五年光景,张世重归荧幕,还是那张笑脸,让人感动不已。
有人说谁都梦想成为易小川,可最终都活成了赵高。
而我说,坚守梦想,是谁又何妨。
举报/反馈

淘漉音乐

1762万获赞 18.8万粉丝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北京淘漉音乐传媒官方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