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李固其人
说起李固,可能很多人更熟悉的是《水浒传》中卢俊义的管家李固,后来因为偷情被卢俊义杀死。但今天要提的李固却不是这位,而是东汉时期的名臣李固。说实话要不是因为之前查阅了历代荆州刺史,我自己也不知道汉朝还有这样一位名臣。因此,本文将和大家介绍这位极少被提及、资料也有限的东汉名臣,希望和大家一起走进李固的英雄传说。
李固可谓出身名门之后,他的祖父李颉以儒学成就名闻汉朝,官任博士,他的父亲李郃更是曾经先后担任过太常、司空、司徒等职。李固尽管出身于高官之家,却没有纨绔子弟的模样,或许是受父亲影响,他子承父业,精通《五经》等儒学典籍及《河图》、《周易》等阴阳术数,可谓知识十分渊博。或许是因为厚积薄发之故,李固后来在治理国家方面显现出极大的才能。
二、象林县蛮族叛乱
永和二年(公元137年),对汉朝是个多事之秋。这一年,武陵蛮悍然包围了充城,并攻打夷道;这一年,汉朝出兵讨伐屡次翻边的白马羌族;也是这一年,象林蛮起兵攻打城邑等。今天想和大家分享的就是象林县蛮族叛乱。
在介绍这场叛乱时,有必要先介绍下象林县所在的位置。所谓象林县,其实是汉朝时的三级行政区划单位。汉武帝时将天下划分为十三个州,这其中将处在岭南地区的区域命名为交州,交州以下设置了包括南海、交趾、日南等九个郡,在日南郡下又设置了象林县(大概在如今越南中南部的顺化)。
从地图上也能看出日南郡距离汉朝的核心统治区域可谓十分遥远,然而令人称奇的是汉朝时居然能远到日南郡的象林县收税,并建立相应的郡兵体制。
汉朝居然能到日南郡收税!
根据历史记载,永和二年,日南县的蛮族首领区怜率领几千人(民族暂时无法确定,若依照一些猜测来看,可能为占城人,或许是印度尼西亚过来的)攻打汉朝的象林县,烧毁了城寺,并杀了象林县的长官。面对突然发动的叛乱,交州刺史樊演就征发了交趾和九真两个群一万多人来平息叛乱,却不曾想这些士兵居然哗变,对上述两个群反戈一击。后来虽然两个郡平息了队伍中的判断,但蛮族势力反而更加强盛。
《后汉书·南蛮列传》:永和二年,日南象林徼外蛮夷区怜等数千人攻象林县,烧城寺,杀长吏。交址刺史樊演发交趾、九真二郡兵万余人救之。兵士惮远役,遂反,攻其府。二郡虽击破反者,而贼势力转盛。
为了剿灭这次象林县的叛乱,当时的侍御史贾昌会同附近的州郡出兵一起讨伐,不曾想区怜或许深谙兵法,又或者获得了当地民众的支持,又或者利用了熟知地形的优势,反而包围了汉朝军队。据历史记载,在长达一年多的时间里,都无法进一步派遣援军和粮草来支援前线。
汉朝在当时虽然不是巅峰汉朝了,但是整体实力依然不是象林县蛮族叛军所能比拟的,可谓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为了汉朝颜面,更为了杀鸡儆猴给国内当时此起彼伏的蛮族叛乱,当时的汉顺帝立马召开了高级别会议,文武百官及四府及其参谋讨论应对之策。当时的文武百官果然是继承了汉武帝时期“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的风范,纷纷要求派遣大将率领荆州、扬州、兖州、豫州等四州的四万军队远征交趾以支援在前线的州郡军队。
就在似乎派兵远征成为定论时,汉朝可谓天降正义,迎来了一位英雄,说出了石破天惊之语,道出了与满朝文武百官截然不同的意见,这就是李固。那么李固说了些什么呢?且看下文分解。
备注:四府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内涵,具体来说,西汉以丞相、御史、车骑将军、前将军府为四府;东汉则以太尉、司徒、司空、大将军(或太傅)府为四府。
三、力挽狂然,李固的七大“反驳”
面对着满朝文武均主张对象林郡蛮族叛乱采取派兵镇压的情况,此时担任大将军从事中郎的李固挺身而出,针对满朝文武的意见提出了七大反驳理由:
一是征讨荆州、扬州的士兵是不可取的。因为这两个州内本就多有蛮族盘踞和盗贼丛生,现在尚未平息这两个州的纷乱。而且荆州的长沙和桂阳郡先前为了平定武陵蛮等早已经多次征发士兵,若再征发,则百姓农业生产可谓无以为继,必然会有新的暴乱发生;
二是现在象林郡平乱陡生风波,而兖州和豫州的百姓猛然被征兆入军,路途遥远而又归期难定,势必会引发逃亡和叛乱;
三是日南群地处极南端,气候炎热、空气潮湿、土壤泥泞,加上瘴气厚重,死亡人数会达到总党的人数的一半左右;
四是四州之地距离日南郡可谓万里,舟车劳顿下,士兵已然成为困乏之兵,战斗力已经接近消失;
五是日南郡距离九千余里,若按正常行军速度,每日行军三十里,需要300天才能达到,而每个人的粮草合计需要六十万斛,若再加上将领的口粮、马的饲料等,需要庞大的粮草开支;
六是一旦军队战斗,死亡的人一多就无法抵御敌人,就得继续征兵,这就会掏空国家中央的整体实力;
七是从先前看,九真和日南的距离仅为一千里,尚且出现征发当地居民而不堪忍受的情况,四州之军远征万里之苦可想而知。
四、李固的“平乱效果比较”和定乱之策
李固的七大反驳意见可谓满座皆惊,文武百官都被他的这番进言所吸引,但是李固若是只是说出了反对意见,那么要说是位英雄的话未免有些牵强。毕竟房子拆倒容易,如何重建才是难题。不过,李固终究是李固。
哪曾想李固又进一步提出了平乱效果“比较”。
名臣李固不仅只是从理论上提出了七大反驳,还结合了当时刚发生的平乱羌族的案例进行了说明,他认为,从“中郎将尹就去益州讨伐叛乱的羌族,结果徒劳无功,被召回”说明派遣大将及军队过去其实是没有什么明显作用的,而又比较了“益州刺史张乔面对同样的益州羌族叛乱局势,却仅仅用了一个月就平定了叛乱”,足以说明州郡的地方官员能够解决地方的叛乱问题。
在比较后,李固进一步提出了解决象林县蛮族叛乱的定乱之策:
一是要选派有勇有谋,既有仁德又懂政治、统率的人担任交趾的刺史和各群的太守,并将州郡兵驻守于离日南较近的交趾群;
二是要以退为进,先暂时放弃日南郡,并采取坚壁清野的方式将日南郡的官民、百姓等迁到交趾郡等地方;
三是要发挥“有钱能使鬼推磨”的精神,收买蛮族并驱使蛮族间互相攻伐,从而削弱蛮族势力;
四是利用重金和封侯等赏赐,以悬赏和招募能够离间象林蛮势力或直接斩杀其首领的人才。
在平乱之策提出后,李固可谓做事做全套,还向汉顺帝推荐了刺史和太守的人选,最终在汉顺帝和四府的同意下,任命了祝良为九真太守、张乔为交趾刺史。
张乔新任交趾刺史后,就赶紧在城中张贴告示劝慰百姓、叛军投降,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而祝良这位九真太守则不得了,堪称智勇双全,居然单枪匹马就到了区怜的叛军中(估计后来的荆州刺史刘表就是效仿他的),发挥了嘴炮技能max的技能,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分析叛乱可能带来的祸患和投降带来的好处,终于打动了几万叛军。这些降军还帮忙重新修建起了政府的办公场所
在张乔和祝良的努力下,可算平复了这次叛乱,史书记载“岭外复平”。
五、为什么李固的七大反驳和定乱之策能够成功解决象林县蛮族叛乱问题
象林县的实际情况根据历史记载,象林县虽然有部分汉族百姓,但其中的大多数均为其他民族(或者也可以说是蛮族),需要注意的是这些蛮族实际上不好区分,所以一般统称为蛮,但这也可以说明这里存在着种类颇多的民族。
此外,以整个交州看,人口大概有100万左右,这其中日南群大概有10万人口,九真郡约莫有20万人口左右。尽管无法确定交趾郡人口数量,但从地理位置上看离中央更近,且这地方曾经为南越国赵佗经营多年,又经历过一段时间的休养生息,所以人口上应该大致与九真郡相当。
李固的七大反驳中之所以不主张从四个州派遣士兵固然有军伍行军上的考虑,但实际上也和象林县的实际情况分不开的。九真郡和交趾郡的人口约为日南群的三到四倍,如果派遣的官员无法如预期解决问题,依然不至于直接被长驱直入。
而且,任何谈判都是需要筹码的,在交趾、九真郡人口处于优势,且背后又有相对于象林县蛮族远强大得多的汉王朝,就可以有效恩威并施,为外交、内政解决蛮族叛乱提供适当的空间。
识人、用人之明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李固的七大反驳之所以能够成功,还在于对解决人选的精心挑选。张乔与祝良的成功并不是突然的,而是水到渠成的事情。李固清楚的认识到他们二人在前往象林县平叛之前就已经有过一定的地方治理经验,且具有相当不俗的政务处理才能。
历史记载,祝良曾经担任过洛阳令,在担任洛阳令期间,大公无私,遇到不公平的事情敢于和权贵作斗争。曾经有一次祝良在得知当时的太尉庞参之妻密谋害死前妻之子,就直接闯太尉府办案,这倒颇有青天的意味。后来,祝良因此被下狱,结果洛阳诸多官员和百姓纷纷表示愿意代替祝良受罚。这足可以见祝良的刚正不阿与善得民心。祝良既然为人贤明清廉,这就能有效避免在民族混居区域欺压百姓的情形,同时因为处理事情方正,也更容易取得少数民族势力的信任。
无独有偶,张乔同样也是处理地方问题的专家,在被派赴交趾担任刺史前曾经担任过益州刺史,当时是为了给中郎将尹就平叛羌族无功而返进行救场的。可是“人比人,气死人”,尹就耗费钱财兵力搞了个徒劳无功,而张乔到了益州后,了解羌族叛乱的原因,然后悉心开展安抚和劝降工作,使得羌族内部逐渐出现了分裂,并相互制衡,最终不需要大动干戈就解决了益州的羌族叛乱问题。可见,张乔在安抚地方和拉拢分化势力上很有一手。
手段得当上文提到,象林县蛮族只是个统称,内部包含了诸多不同的蛮族。李固准确认识到了这些蛮族联盟的存在前提就在于有汉朝军队的强大压力,因此,只要汉朝不大兵压境,这些蛮族之间的团结程度也就有限。这是李固反对大军远征的重要前提。
此外,蛮族内部势力众多且复杂,这就为收买蛮族以分化蛮族联盟提供了有利条件。由于蛮族间的共同利益并不一定一致,只要能加以笼络,必然会有部分蛮族动摇,从而使得主要矛盾从蛮族与汉朝变成蛮族与蛮族之间的矛盾。通过蛮族间的内耗,使得日南郡的汉朝、蛮族势力对比发生变化,从而有利于叛乱的解决。
六、象林县蛮族叛乱平定后的李固人生
李固因其对象林县蛮族叛乱事件的力排众议,开始为汉家朝廷所重视,先后被委以重任担任了荆州刺史等职位,有效解决了当地的地方问题。后来,因为在立大统问题上与权臣梁冀相争辩,不肯立后来的汉桓帝,最后被梁翼所诬告而被杀,可谓让人唏嘘不已。
在临死前,李固依然表示:志在匡扶汉室,死而无悔。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李固恰恰就是重如泰山,为当时的汉朝撑起了一片天空。
这里仅以苏辙对李固的评价之语略表崇敬、唏嘘之情:
李固立于顺、桓之间,内无愧于其心,外无负于其人,东汉名臣,如固一二人耳!
(全文共4200字)
参考文献:
1.《后汉书·李杜列传》;
2.《后汉书·南蛮列传》;
3.《中国人口史(第一卷)》等。
举报/反馈

酒熟梅子青

45.2万获赞 14.1万粉丝
文章是理想,是拥抱理想中的自己;动态是生活,是生活重压下的憩息。
历史领域爱好者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