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风一转就“翻身”  ——松桃九江街道狠抓作风转变打好脱贫攻坚翻身仗纪实  九江街道位于松桃苗族自治县城西郊,贫困程度很深,属全县二类贫困乡镇,现辖13个社区,有11个贫困社区,其中一类贫困社区5个,总人口为15668人,其中贫困人口959户3837人,扶贫任务相当艰巨。自今年3月全县脱贫攻坚誓师大会以来,该街道尽锐出战,迎难而上,不断超越。9月,在全县28个乡镇交叉检查中排名第5名。半年来,九江街道脱贫攻坚从3月份全县排名第24名,到9月全县交叉检查排名第5名,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仗。  克难攻坚强作风找准穷根才“翻身”  面对山高坡陡、自然条件恶劣、留守老人和小孩多、破旧木房多、人居环境差、群众思想落后的现状。如何扭转工作被动局面,打好脱贫攻坚翻身仗?   
3月26日市驻九江督导组入驻后,市直机关工委副书记、市驻九江督导组组长黎滨江一直思考着这个问题。入驻当晚,他就直奔大沙坪和地安社区看望驻村干部,之后坚持每天早出晚归,风雨兼程,一周遍访了全街道13个社区,逐一仔细了解村情、组情、驻村干部的情况,并详细记录。透过一本厚厚的笔记本,他找到了“穷根”,意识到九江街道脱贫攻坚工作之所以处于被动局面,除了受客观因素的制约外,更主要的是干部工作按部就班,习惯了“朝九晚五”、四平八稳,“等靠拖”思想泛滥,工作作风飘浮,缺乏以“后天”的超常付出来弥补“先天不足”的干劲。一位曾在街道担任驻村第一书记的市直部门科长告诉他,九江街道工作落后的原因在于干部作风不实,“三看”干部多,即早看车,九点从县城拼车来九江;午看饭,九江无旅馆餐馆,职工十点半食堂吃饭;赶场天早去卖土鸡蛋,中午回城家中饭,下午街道人不见。街道长达一年未配党工委书记、副书记、纪委书记、政法书记,干部管理松散,群众上访不断。在此情况下,黎滨江果断提出必须从抓干部作风转变着手。   
一个村野间穿梭忙碌的高大魁梧的背影,暮色中踏月而来的身影,驻村干部都知道是“黎书记”来督导工作了,督查驻村工作队是否到岗到位、是否吃住在村、是否真抓实干……。黎滨江带领督导组成员杨荣新、石林两个月内遍访了全街道132个村民组,且多次到未通公路的偏远村寨火焰组和烂板组走访,摸透了全街道基本情况。   
真抓实干补“短板”对症下药开“良方”  为刹住“走读风”,4月市直机关工委副书记、市驻九江督导组组长黎滨江提出了“三颗钉子”的督导主题,即每个社区指挥部墙上钉三颗钉子,一颗挂签到册,一颗挂简报信息,一颗挂关于干部作风要求的文件。在这期间,很大一批驻村干部因“走读”被通报了。   
吴世贵是地安社区驻村干部,没有做到真蹲实驻,存在“走读”情况。被市驻九江督导组通报后,他作风发生了质的变化。在5月“补短板”工作中,他积极主动为群众办实事,多次得到领导的表扬、同事的夸赞、群众的点赞。   
所有驻村干部都安心沉下来了,做到了真蹲实驻,却又出现了不知道干什么,该怎么干的问题,甚至有个别干部存在“我住下来可以,但是我天天在指挥部睡大觉总可以吧”的心态。   
鉴于此,黎滨江坚持每月提出一个督导主题,解决“干什么、如何干”的问题,确保驻村干部真抓实干。5月提出“三个什么”督导主题,即提升为民情怀解决是什么,压实攻坚责任解决为什么,确保精准出列解决干什么,明职责;6月要求各社区“找雷”、“排雷”、不“趟雷”,强责任;7月提出党建引领,“大清零”;8月提出“尖刀突击”,补“短板”;9月提出“小单元”自查,讲实效;10月提出发展产业,重实效。   
率先垂范作表率“作风带人”振士气  经过半年的激战,一直处于高压工作态势的脱贫攻坚战士们大多进入疲劳期。为大振士气,市直机关工委副书记、市驻九江督导组组长黎滨江果断提出“作风带人,不言也行”,建议街道指挥部率先垂范、身体力行,带动各社区驻村干部全身心投入脱贫攻坚工作,社区驻村干部带动群众积极投身脱贫攻坚。   
为作风带人,街道指挥部开展了一场“现场办公”运动,市直机关工委副书记、市驻九江督导组组长黎滨江和松桃县人大副主任、九江街道脱贫攻坚指挥部指挥长吴真发带头出点子、谋策略,率业务骨干帮助社区指挥部现场解决重点、难点问题,“啃硬骨头”,诊治“疑难杂症”。8月20日刚从县委组织部副部长岗位调任的“80后”年轻党工委书记李松林工作富有激情,风风火火,勇往直前,提出了“马办”精神,与办事处主任张文飞分别担任脱贫任务最重的地安社区、永和社区脱贫攻坚指挥部指挥长,带领驻村干部和群众一起拆除旧房、整治环境卫生、说服满意度低的农户……。   
与此同时,各社区驻村干部示范带动了一批群众。   
杨秀谭以前是大沙坪社区出了名的“刁民”,由于不理解高速拆迁补偿相关政策,涉及他家征地的事一直不能落实,他还三番五次到社区指挥部闹事,干部见到他就头痛。   
“没想到,真的没想到城里来的白白净净的干部也能顶着大太阳挑沙、铺砂浆,帮困境老人挑水、整理内务、打扫卫生,有的连我都收拾不下去,刺鼻臭味伴着跳蚤,我为自己之前的‘刁难’于心不忍!”杨秀谭内疚地说道。   
现在,杨秀谭一有空就来到社区指挥部询问当天的工作安排,凡是需要出力的地方,处处可以看到他忙碌的身影。   
“杨秀谭的转变特别大,现在干活比我们还积极,他还说要递交入党申请书,做一名共产党员,我们还给了他一本党章让他认真学习。”大沙坪社区指挥长石姚松说。  正是驻村干部的苦口婆心、言传身教、真情实意、为民情怀感动了大批群众。   
市直机关工委派驻小桂寅第一书记张宗诚将2名父亲去世、母亲5年前远嫁的困境儿童杨倩和杨毅接到社区指挥部,与驻村干部同吃同住,供他们读书,像对待自家孩子一样照顾着,无论走到哪里都被干群亲切地叫一声“扶贫爸爸”,潜移默化地带动着群众投身脱贫攻坚。   
勠力同心抓工作“马办”精神促落实  “按照督导组要求马上办,黎书记正县级干部作风如此扎实,熟悉九江社情民意,真让九江干部群众服气!”九江街道指挥长吴真发在指挥长会议上说到。   
经过半年的锤炼,九江街道干部作风实现了“大蜕变”,形成了“马办”新风气。说办就马上办,这种工作模式在九江街道已经常态化,“马办”精神已扎根九江街道扶贫干部内心,渗透到脱贫攻坚工作中,成为了“九江精神”。  新作风催生新动力,新动力成就翻身仗。   
杨武超是九江街道炮里社区指挥长,6月1日因该社区指挥部错误实施住房“补短板”,且他对政策不熟,情况不明,作风漂浮,而受到停职降薪的处分决定,并被全县通报。此后,杨武超带领社区指挥部成员痛定思痛,知耻而后勇,彻底转变工作作风,充分发扬“马办”的精神,立行立改,真抓实干,脱贫攻坚工作取得明显成效。9月,在全街道脱贫攻坚交叉检查中排名第一,荣获流动红旗,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仗。  
杨武超的变化是九江打好“翻身”仗的缩影。而今,参战九江脱贫攻坚的干部正在勠力同心、克难攻坚向贫困堡垒发起冲刺,全力以赴、聚精会神推进既定的目标。(余子琴)
来源 梵净云天
编辑 徐然
编审 施昱凌
举报/反馈

天眼新闻

863万获赞 90.3万粉丝
国家一类新闻资质网站。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官方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