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静笃 杜一无二 李啸天
一。
诺贝尔文学奖在积压了一年之后,一下颁发了两个。但并非双黄蛋,而是在年份上分的很清楚,2018年份的属于奥尔加·托卡尔丘克(Olga Tokarczuk),2019年份的则属于彼得·汉德克(Peter Handke)。
对于大多中国人来说,女作家奥尔加·托卡尔丘克这个名字有些陌生,而彼得·汉德克就熟悉得多。这个奥地利老头完全不是冷门,他常年盘踞在各大赔率榜的前列。只是,大家在看赔率榜时,只注意了村上春树,没有留意到还有一批该得而未得的大神级作家,像米兰·昆德拉,就远比村上更悲情,最近的还有阿摩司·奥兹、菲利普·罗斯,他们都没有等到拿奖,就充满遗憾地离开了这个世界。彼得·汉德克只是拿到了早就该属于他的诺奖。
今天,就来说说彼得·汉德克。
要充分了解一位作家,莫过于去看他的作品。汉德克著有小说《守门员面对罚点球时的焦虑》《重现》《无欲的悲歌》《左撇子女人》《 痛苦的中国人》等。介绍小说要慢一点,毕竟看完一本书需要几天的时间,还好有电影,可以在两个小时内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
汉德克既是作家,也是一名编剧,而且他还是著名导演维姆·文德斯的御用编剧,今天就为大家聊聊两人合作的《柏林苍穹下》。
《柏林苍穹下》不仅是汉德克得分最高的剧本,也是文德斯职业生涯中的最高峰,这是两位大师联手打造的一部经典作品。对于导演文德斯来说,《柏林苍穹下》上映于1987年,连同早3年前的《德州,巴黎》,共同构成了其导演生涯中让人仰视的双峰。维姆·文德斯与赖纳·威尔斯·法斯宾德、沃克·施隆多夫、维尔纳·赫尔佐格齐名,是德国电影新浪潮的四大金刚,声名显赫。
尽管《柏林苍穹下》由汉德克创作剧本,但精神内核更接近文德斯,毕竟文德斯的编剧能力同样厉害,经常自己撰写剧本。本剧说是两人联合创作剧本,其实他们的工作是分开的。汉德克更倾向于自己独自动手,文德斯容忍了他。于是,整个剧本就是汉德克写了一部分,文德斯也写了一部分,两人各写了一些场景,然后拼凑在了一起。
不过,汉德克的影响依旧存在。他完美地呈现出了文德斯想要的结果,既满足了导演的需求,又呈现出了自己的特色。电影开头与结尾,那位孩子的诗《童年之歌》,传神地展现出了这部影片的精神内核,这首诗就完全是汉德克的作品。
当孩子还是孩子,
他总有这些疑问:
为什么我是我,而不是你?
为什么我在这里,而不在那里?
......
为什么我自己
在出生之前并不存在?
为什么有一天
我将不再是我自己?
能够通过一部作品,一次性走进两位大师的内心,不亦快哉!
二。
《柏林苍穹下》的主演也非泛泛之辈。男主角布鲁诺·甘茨在片中极具成熟男人的魅力,和善的面孔时时透出迷人的天使般的微笑。
布鲁诺·甘茨,这个名字可能对于非德语片观众来说,稍微有些陌生。但以下带有魔性的动图,大家一准都看过。是的,布鲁诺·甘茨就是那个饰演了癫狂了的希特勒的人。网上流传的那些动图,都源自德国影片《帝国的毁灭》,由布鲁诺·甘茨主演,他也是戏火人不火的典型。可惜,他在2019年初去世了,没能见证到汉德克获奖的高光时刻。
《柏林苍穹下》的剧组组成有点类似《红高粱》,两者中前者的导演是世界级大导,编剧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演员则是德国国宝级的演员。后者也是一样,张艺谋同样是国际级大导,莫言也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主演巩俐则是国际影后,姜文无论做演员还是做导演都赫赫有名。
更重要的是,《柏林苍穹下》与《红高粱》都是导演高峰期的作品。先不说《柏林》,先顺道说下《红高粱》,现在看我们觉得这片很好,展现出了中国特色。但当初《红高粱》问世时,却是墙内开花墙外香,《红高粱》及之后的《菊豆》等几部影片,在国内面临的批评远超过赞誉,批评的观点集中在于说这些影片揭示了中国的贫穷与落后,去西方影展上获奖是对外媚俗,是贩卖中国的落后,展示中国的伤疤给猎奇的西方人看。这种把艺术政治化的观点真是让人望而生畏、不寒而栗,这种大帽子不是戴着玩的,会置人于死地。
把批评张艺谋的观点火药味祛除一些的话,发现其实也有一点道理。即先锋的文艺总是带有批评的味道,总体思想上偏左。张艺谋还好,他只是不自觉地迎合了新左思潮的涌动罢了,西方的新浪潮就有典型的新左思想的特征,德国新浪潮四大金刚的其他三位都是批评政治的高手,维姆·文德斯离政治稍微有些距离,但《柏林苍穹下》的批判性依旧展露无遗,很明显受到了新左思潮的影响。
《柏林苍穹下》整部影片都满含了对于资本主义的强烈批判,犹如手术刀一样将社会的伤疤拍摄出来给人看,展示出了整个社会颓废怪诞的一面。这一点,当时看起来非常震撼,不过对于今天的观众来说则有一点点不友好。
《柏林苍穹下》上映于1987年,展现的是德国治下的西柏林现状。要知道在两年后的1989年,东欧剧变,社会主义变色,柏林墙轰然倒塌,东柏林与西柏林重新融为一体。这一政治变化,几乎是在转瞬间就完成了,在1987年时还毫无迹象。善于捕捉社会变化的维姆·文德斯也无法未卜先知,他展现的只能是他自己看到的一面,是资本主义国家内部的一面。
我们现在来看《柏林苍穹下》,会觉得有些不合时宜,稍微有些难以理解,觉得不应该有多伟大,其实一定要把这部影片放回到冷战之下才可以,那时候的西柏林正处于社会主义德国严丝合缝的包围之下,成为了被上帝遗弃之地。文德斯,展现的恰恰是那种被上帝抛弃了感觉。
时间向前,二战结束后,德国分别被西方的盟军与东方的苏联占领,被分割成为了西德与东德两个国家。盟军占领区成为西德,是资本主义国家,首都是波恩;柏林则是苏占区成立的社会主义东德的首都。但柏林又不全属于东德,而是也被分成了两部分,即西柏林与东柏林,东柏林属于东德,西柏林属于西德,因为二战结束后西柏林也是盟军的占领区。又因为整个柏林位于东德的领土之上,西柏林就成为了西德的一块飞地。被东德用一堵墙包围了起来,靠西德与北约的空运维持生存,这就是柏林墙。柏林墙也成为了横亘在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之间的分割墙,成为了一个象征性极强的标志。这堵墙前也发生了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发生了许多东德人勇闯柏林墙而被就地击毙的流血事件。
维姆·文德斯相对其他几位新思潮的大神来说,对政治的关注没那么强烈,他更长于思辨,喜欢用形而上的思绪去捕捉社会情绪,然后化作诗化的镜头语言去展现。政治需要理想,但文德斯自称自己是一名“无可救药的德国浪漫主义者”。不过他的浪漫,依旧无法摆脱时代思潮的影响,于是我们看到的是以浪漫主义镜头展现出了最尖锐的社会矛盾,将整部作品置于强烈的社会批判之上。
《柏林苍穹下》就是这样被拍出来的。
三。
如果脱离西柏林的处境,从更高一点的眼光看下去,西柏林的整体发展状况,无论政治、经济还是文化,比东德发达繁荣得多,要不然也不会有那么多社会主义制度下的人冒死也想冲进西柏林。但身处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维姆·文德斯显然不这么看。
作为一位在好莱坞等地拍片数年之后,再次回到柏林,这片战后之地,呈现在他眼前的,充满了哀婉与悲伤,带给他巨大的忧伤感。西柏林,被社会主义包围着,可谓任何一个方向都指向东方,奇异又怪诞,依附着凄迷又奇特的文化。于是,他决定要把这样的柏林拍摄出来,主角就是柏林,不仅是它的现在,还有它的过往。
作为一部以城市为主角的故事片,《柏林苍穹下》是一部极难被影评描述出来的影片,它展现出来的东西太多了,甚至显得庞杂。我们所看到了布鲁诺·甘茨饰演的天使,这是观众看到的主角,不是导演心目中的主角,导演心中的主角是整个城市。
影片中曾多次出现柏林众多标志性建筑。影片中出现的第一个地标是威廉皇帝纪念教堂。威廉皇帝纪念教堂建于1891年到1895年,是威廉二世皇帝为纪念他去世的祖父——德意志帝国首位皇帝威廉一世而下令建造的。它是一座带有哥特式元素的新罗马式建筑,曾经象征着普鲁士王国之强大,胜利女神及脚下的记功柱更是被雕刻上了普鲁士人纪念19世纪三次大战胜利的浮雕和炮筒。二战中,盟军轰炸机向柏林投下无数炸弹,作为政治军事目标的柏林,没有一个建筑因为属于历史文化遗产而得以幸免。1943年11月22日夜晚,113米高的钟楼尖顶在空袭中被摧毁,仅剩下68米,所以此后被形象地称为“断顶教堂”。片中,两位天使就在这座教堂的拱顶处栖居,俯瞰着柏林,天使卡西尔还常常坐在胜利女神的肩膀上。以帝国残缺的荣耀去俯视地上的芸芸众生,极具象征性意义。
影片中另外一个场景是波茨坦广场。最初的波茨坦广场只有一个十字路口。之后在这里建起了波茨坦火车站,从而发展成为柏林最繁华热闹的中心区域之一,也成了首都生机勃勃的都市生活的代名词。这个八边形的小广场在历史上曾经是柏林的门户,是欧洲最繁忙的交通枢纽和商业中心,然而却在二战中被彻底摧毁,并在冷战期间被柏林墙一分为二。波茨坦广场地处美、英、法、苏四个占领国管辖区的交界处,后来建立的柏林墙正好横穿广场,所有的繁华都变成了戒备深严的边陲之地。影片采用一位垂暮的老人,通过他的絮絮叨叨,来追忆这里曾经的荣光。片中的女主角也在失业后坐在波茨坦广场的中心,苦思良久。
影片中的一个重要场景是图书馆。这个图书馆是柏林国家图书馆的波茨坦大街分馆,两个天使曾不止一次出现在这个图书馆里,在这座文化中心里观察和倾听各种各样的人们。
此外,奔驰总部以及马戏团和废弃工厂改造成的地下tech club,也象征着西柏林战后建设中的一些现象。奔驰总部则成为了新的观光地点,人们到这里来感受新柏林的现代气息。然而,对生活无望的年轻人却从那个巨大的、旋转的奔驰标志旁边一跃而下。
还有,马戏团,小型现场和电子乐club,则成为了这个“一切方向都是朝东”的世界尽头里的幻象,人们为惊奇而鼓掌,在迷醉的大麻味和电子乐里木偶般地摇摆着身体,然而什么都不能改变他们脸上的迷茫与麻木,这是一个没有结构、没有戒律、仿佛无限自由却又无法找到意义的地方。
上述这些场景,对于后来的观众,尤其东方的观众来说,可能觉得只是影片发现的一些外景地而已,很难深刻体会到背后的象征性意味。但对于文德斯来说,这些都是横亘在心头上不得不说的意蕴,也是他力图重点展现的柏林模样。
我们更多将视角放到了故事之上,有意无意地忽略掉了文德斯真正想要表达的东西。甚至,一般观众想要去抓也抓不到重点,难以描述。
维姆·文德斯曾经自己给这部电影写过一篇影评,就叫《试图描述一部“无法描述”的电影》,他这样介绍他的主角“柏林”:
“当你到达柏林时似乎会明显感到:一种感觉弥漫在空气中、脚下和人们的脸上,令这里的生活与其他城市截然不同……我用'柏林'代表世界,柏林是'真相的历史遗迹',再没有其他城市像柏林一样拥有如此意义非凡的形象了,一个'幸存之地',就像我们的世界和时代一样分裂。”
这是他捕捉到的西柏林的精神特质,毕竟,在他拍摄影片的1986年,柏林墙已经矗立了30余年,就整个城市而已,如同一道伤疤一样,撕裂了东西文化的交融。西柏林尽管属于西方世界,但很明显受到了柏林墙的影响。战前所有的文化中心和工厂都在东柏林,社会主义政府还时常谋划着进攻占领西柏林的路线。西柏林则变成了一座与世隔绝的孤岛,像海里漂浮着的一座墓园,里面的人们理所当然地醉生梦死,过着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日子。所有被东柏林视为异端的文化都在这里蓬勃地生长起来,西柏林成为了朋克、电子乐、哥特和同性恋的天堂,许多著名乐队和歌手都曾在80年代入驻柏林。这些特质,都在《柏林苍穹下》有直观的展现,而且是多次出现。
柏林的这种气质,文德斯展现的视角也很精巧,他选择以天使的视角切入,将整部影片变成了一部奇幻片。为了解释这群天使的由来,文德斯在《试图描述一部“无法描述”的电影》里进行了描述:
“当上帝极端失望,最后准备永远弃世界于不顾时,有一些天使不同意他的做法,站在人类这一边,辩说应该再给人类一次机会。因计划遭到阻挠,上帝显得极为生气,并将天使放逐到地球上最糟糕的地方:柏林。
“然后上帝就离开了。
“这些事情发生在我们今天所惯常说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从那时开始,这群因'二次天使叛变'而落难的天使就被困在这个城市里,不但释放之日遥遥无期,连重新获准回天堂的机会都没有。他们被诅咒而成为目击者,永远只能做旁观者,丝毫不能影响人类的行动,或是介入历史的演变...”
西柏林成为了被上帝抛弃之地,但是有一批天使却不愿意抛弃这块土地上的人们,于是降落下来,穿插在西柏林的人群之中,充满悲悯地翼护着他们。所以,这部影片的另外一个名字叫《欲望之翼 / Wings of Desire》,讲得就是天使的翅膀之下的事。
随着文德斯舒缓而充满诗性和爱意的镜头,我们得以随天使的视角在柏林漫游。濒临破产但仍然在最后一晚给孩子们带来快乐的马戏团,半地下灯光晦暗但气氛燥热的摇滚乐队演出现场,寒冷冬日清晨一辆售卖热气腾腾咖啡的餐车,一位穿越大面积废墟去寻找旧日街道痕迹的老者,一位失去扮演天使工作但仍然对未来抱有希望的年轻女子——当天使爱上这名女子时,他在自己每日游荡的柏林街道上迷失了,决定下凡与爱人相伴。
上述情节,看似散乱,但一定要结合这个情节发生的地点,就像上面重点提出的几个场景。那位在废墟中寻觅昔日踪迹的老人,那废墟其实就是波茨坦广场。明白了这一点,就能够深刻体会到老人内心的荒凉与文德斯浓厚的人文关怀了。要不然,就会一直很奇怪这个老头到底是干什么的,为何要给他那么多镜头?
整体上,这是一部情节非常不严谨的作品,甚至可以说都没有什么情节。天使与人间女子相爱的故事线,其实只占了极小的一部分。不过,后来的各种影评探讨的,却又都集中在了这段爱情之上。
有关天使与凡人之间的爱情,《柏林苍穹下》被翻拍了一版好莱坞版,叫《天使之城》,由鼎盛时期的尼古拉斯·凯奇主演,女主则是同样鼎盛期的“甜姐”梅格·瑞恩。这部片就完全是一部爱情片,喜欢故事的人可以去看一下,也是一部经典作品。
四。
具体到《柏林苍穹下》中的爱情故事片段上。
剧中女主玛瑞安,现实中就是一个普通的马戏团演员,假扮成天使在马戏团里飞来飞去,工作不稳定,奔波流离,去酒吧也是不起眼的那一个,只能在角落里自我沉浸独自起舞,即使冒着危险从事的工作也有可能失去。
她就和无数普通的人间的女孩子一样平凡,不过在爱慕她的天使丹尼尔(布鲁诺甘茨饰演)眼里,她就是个天使。有着水晶般纯净的笑容并且拥有近乎飞翔的能力。除了没有天使的真正身份,她多么像位女天使啊,丹尼尔无可救药的迷上了她并且为她甘愿放弃天使的身份。
丹尼尔放弃了天使身份,跌跌撞撞在人世间找到他心目中的天使的时候,当次元壁消失的时候,剩下的那个红衣女郎不过是一个只能得到季节性工作机会,处处寻觅爱情而不得的普通姑娘。玛瑞安普通,丹尼尔的情况其实也不怎么样。失去了永生、飞翔和天使这个万年铁饭碗的他,只能靠典当物品和前同事接济生活,相信他的在人间生存下去也是要受一番磨难。
但那又有什么,丹尼尔和玛瑞安他们明确了一件事,那就是,他们是彼此的天使,只要坚信这一点,就一定会在这人间寻求到最真实的感受与快乐。
其实我们谁不是这样呢?在没遇到那个最珍爱自己的人之前,我们小时候身上都拥有一双翅膀,父母和亲人都叫我们小天使。随着慢慢长大,翅膀上的羽毛在世间行走时一片片掉落,让我们忘记自己曾经也被爱被呵护这件事情。但是请不要放弃,请相信,全生命中一定有一位天使在守护你,寻找你,总有那么一天,会有天使来爱你。
这段爱情,在文德斯诗化的镜头下,很有遐想性,可以供人反复品味。倒是《天使之城》更简单更纯粹,不需要想,不需要动脑,把自己变成沙发土豆就行了。
五。
《柏林苍穹下》是维姆·文德斯在其他国家拍了十多年电影后,回到自己祖国拍的一部经典电影。通过这部电影,可以看出很多电影大师对文德斯的影响:在抒情性地描绘了守护天使在人们中间走动的《柏林苍穹下》,可以看出小津安二郎的安静优雅和人文主义、特吕弗的浪漫主义以及塔可夫斯基对时空、历史相互依赖的痕迹。
文德斯的深远成就是将所有这些可能,完全不同性质的内容和谐地融合成一部纯粹的视觉诗词和有着深刻情感共鸣的电影。
《柏林苍穹下》是一部没有大型动作场面、特技表演、爆炸或特效的电影,也没有令人惊讶的转折结局,实际上几乎没有故事或情节。这部电影最宏大的场面,是纯电影的作品,就像用胶片拍出来的诗歌,令人迷醉的文字,图像和声音流,以只有电影媒体才允许的方式融合在一起。
影片中,除了天使丹尼尔(布鲁诺甘茨饰演)之外,还有另外一位天使卡西尔(奥托山德尔饰演),他们一起在柏林的街道上漫游,除了其他天使(天使不只是丹尼尔与卡西尔两人)及年幼的孩子,之外的所有人都看不到他们。
他们就一路走来,看到了美丽,悲剧,惊奇和冷漠。他们观察,记录并相互证明人类状况的细节。他们看到的一切,就是柏林,才是影片的主角,是被上帝抛弃之地,是墓地一样的区域,是畸形文化的生长地。
影片为了表现天使的设定,特意采用了两种颜色来表现。当采取天使的视角时,影片就是黑白的,以显示天使超然的一面,与人世间保留着特定的距离,化然物外。而讲述人类视角时,影片就会变成彩色的,以展现人类世界丰富多彩的一面。
影片里没有宏大的戏剧性事件,只有普通的细节:一个男人突然看着肩膀进入太空的方式,一个女人在暴雨中莫名其妙地收起雨伞,一个老太太抓着手表。他们见证了一切,甚至侵入了人们的思想,但却无法直接互动。
这部电影实质上是一部非叙事性的诗歌,开始的90分钟讲的不是故事,而是讲的是细节,因为两位天使收集了日常生活的零零碎碎。最终,电影的叙事开始了。天使丹尼尔渴望与人交流,渴望体验并理解生活中那些理所当然的东西,例如颜色,温暖,热咖啡的味道或触碰女人脖子弯曲的感觉。而这种理解的代价是死亡。
倒不是影片缺少叙事,因为从叙事层面上讲,这部电影是关于丹尼尔决定成为人类世界一部分而决定的,因为在经历了众多观察人类行为后,他渴望离开精神领域并加入其中。部分原因是他爱上了一位孤独的空中飞人艺术家玛瑞安,他被她的美丽迷住了,但更被她的孤独和被爱的渴望所吸引。他无法像天使一样治愈对方,但也许可以像男人一样治愈。
影片另一个重点是,丹尼尔与玛瑞安的对立。丹尼尔是天使,拥有双翼,并有无限的时间探索人类,他想要的是失去这些成为凡人;而玛瑞安向往天堂,她用假的翅膀在空中优雅地摆动。而他们之间的平等,就是他们的需求,双方都渴望建立真正的联系,并愿意为之做任何事情。
《柏林苍穹下》的故事在细节上的重要性比在一般浪漫的故事中所提供的重要性要小得多,它提供的场景大多着重于忧郁的哲学思考和神奇的平凡。传奇摄影师Henri Alekan在拍摄《美女与野兽》退休后,返聘回来为门德斯工作,他的掌镜让人回想起早期的德国表现主义,以及从精细的黑白到深色的超凡脱俗的转变(这里使用的滤镜,是Henri Alekan用黑丝袜制作而成的),前者代表了天使对世界的看法,而后者是凡人的世界。
第一次看这部电影是在大学,时隔多年,再看这部电影,感触很深。影片中描写的西柏林市,除了多了一些高层建筑,与现实生活没有太多区别,而人们的生活除了受到技术的影响,也依然还是充满着酸甜苦辣。文德斯也说,“到现在为止30年了,边界还是持续给人们带来不可见的伤害。我们在东德或者西德,都能感到看不见的墙的存在。可能要几代人才能最终让这堵墙消失。”
人们仍然低着头走路,有一些人会向前看,只有孩子是唯一抬头看向天空的人,但现在也越来越少了。成年人总是担心自己的个人问题,只有极少数人对于复杂的问题有想法,他们既不知道答案,也永远找不到答案。
因为没有人能听到他们内心的声音,除了天使,没有人……
六。
以上两个部分,主要分解了下影片具体讲的内容,就整部影片来说,如开头时所讲,它既属于维姆·文德斯,也属于彼得·汉德克。维姆·文德斯是影像大师,汉德克是文字大师,两人的完美合作,才呈现出了《柏林苍穹下》这部作品。尽管汉德克是奥地利人,但他属于德意志民族,讲的是德语,写作也是德语,对西柏林的情感感同身受。写出了文德斯想要的,也写出了自己心目中的柏林。
最后,对于整个影片的意向,全文引用下影片的中的那首童诗《童年之歌》,好再次感受下影片的意境。
Lied Vom Kindsein
Peter Handke
杨黄石 译
Als das Kind Kind war,
ging es mit hngenden Armen,
wollte der Bach sei ein Flu,
der Flu sei ein Strom,
und diese Pfütze das Meer.
当孩子还是孩子,
他步履蹒跚,双臂晃荡,
觉得小溪就是河流,
以为小河就是大江,
小水洼于他就是海洋。
Als das Kind Kind war,
wute es nicht, da es Kind war,
alles war ihm beseelt,
und alle Seelen waren eins.
当孩子还是孩子,
他不知道自己是个孩子,
只觉世间万物都有生命,
所有生命毫无二致。
Als das Kind Kind war,
hatte es von nichts eine Meinung,
hatte keine Gewohnheit,
sa oft im Schneidersitz,
lief aus dem Stand,
hatte einen Wirbel im Haar
und machte kein Gesicht beim fotografieren.
当孩子还是孩子,
心中没有思虑,
习惯尚未养成,
常常盘腿而坐,
又突然起身奔跑,
头发乱作一团,
照相时从不故作表情。
Als das Kind Kind war,
war es die Zeit der folgenden Fragen:
Warum bin ich ich und warum nicht du?
Warum bin ich hier und warum nicht dort?
Wann begann die Zeit und wo endet der Raum?
Ist das Leben unter der Sonne nicht blo ein Traum?
Ist was ich sehe und hre und rieche
nicht blo der Schein einer Welt vor der Welt?
Gibt es tatschlich das Bse und Leute,
die wirklich die Bsen sind?
Wie kann es sein, da ich, der ich bin,
bevor ich wurde, nicht war,
und da einmal ich, der ich bin,
nicht mehr der ich bin, sein werde?
当孩子还是孩子,
他总有这些疑问:
为什么我是我,而不是你?
为什么我在这里,而不在那里?
时间从什么时候开始,宇宙会在哪里终结?
阳光下的日子会不会只是个梦?
我所看到、听到、闻到的
会不会只是个假象?
是不是真的有魔鬼存在,是不是真的有人
像魔鬼一样坏?
为什么我自己
在出生之前并不存在?
为什么有一天
我将不再是我自己?
Als das Kind Kind war,
würgte es am Spinat, an den Erbsen, am Milchreis,
und am gedünsteten Blumenkohl.
und it jetzt das alles und nicht nur zur Not.
当孩子还是孩子,
吃饭时咽不下菠菜、豌豆、奶香米布丁
和炖花椰菜,
长大后却不再厌弃,来者不拒。
Als das Kind Kind war,
erwachte es einmal in einem fremden Bett
und jetzt immer wieder,
erschienen ihm viele der Menschen schn
und jetzt nur noch im Glücksfall,
stellte es sich klar ein Paradies vor
und kann es jetzt hchstens ahnen,
konnte es sich Nichts nicht denken
und schaudert heute davor.
当孩子还是孩子,
偶尔一次会在陌生的床上醒来,
长大后却总是如此;
孩提时曾遇见过很多美好的人,
长大后却唯有运气好的时候才能遇见;
孩提时天堂的样子曾清晰可见,
长大后却最多只能猜想;
孩提时无法想象虚无,
如今却惧怕虚无。
Als das Kind Kind war,
spielte es mit Begeisterung
und jetzt, so ganz bei der Sache wie damals, nur noch,
wenn diese Sache seine Arbeit ist.
当孩子还是孩子,
在玩耍时会全情投入;
长大后却只在工作中
才认真如昨。
Als das Kind Kind war,
genügten ihm als Nahrung Apfel, Brot,
und so ist es immer noch.
当孩子还是孩子,
吃到苹果和面包就心满意足;
长大后也总是如此。
Als das Kind Kind war,
fielen ihm die Beeren wie nur Beeren in die Hand
und jetzt immer noch,
machten ihm die frischen Walnüsse eine rauhe Zunge
und jetzt immer noch,
hatte es auf jedem Berg
die Sehnsucht nach dem immer hheren Berg,
und in jeden Stadt
die Sehnsucht nach der noch greren Stadt,
und das ist immer noch so,
griff im Wipfel eines Baums nach dem Kirschen in einem Hochgefühl
wie auch heute noch,
hatte Scheu vor jedem Fremden
und hat sie immer noch,
wartete es auf den ersten Schnee,
und wartet so immer noch.
当孩子还是孩子,
草莓就这样落在他的手中,
长大后也总是如此;
孩提时生核桃苦涩了他的舌头,
长大后也总是如此;
孩提时爬上一座山
就向往更高的山,
来到一座城市
就向往更大的城市,
长大后也总是如此;
孩提时够到树梢上的樱桃后兴高采烈,
长大后也还是如此;
孩提时面对陌生人会害羞,
长大后也依然如此;
孩提时期盼着第一场雪,
长大后也同样如此。
Als das Kind Kind war,
warf es einen Stock als Lanze gegen den Baum,
und sie zittert da heute noch.
当孩子还是孩子,
他把棍子当作长矛,投向大树,
长大后它还插在那里,颤动不已。
9.2
柏林苍穹下(1987)
(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