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诺兰大神的观众,应该对《黑暗骑士》三部曲(《蝙蝠侠5:侠影之谜》、《蝙蝠侠:黑暗骑士》、《蝙蝠侠:黑暗骑士崛起》)并不陌生。按理说,这些年DC-华纳的DC漫改电影也拍过不少,之所以没有现在漫威超英电影这样,成长为全球票房“收割机”,主客观原因有很多,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忠实原著”的黑暗灰色风格。
从娱乐消遣到探讨人性,这是漫威、DC漫画长盛不衰的核心竞争力,在解决“小众化”的问题上,两位漫画巨头无一例外的选择了“漫改电影”这条路。
没什么历史包袱也没什么退路的漫威,选择了娱乐大众,2008年那部砸锅卖铁的《钢铁侠》票房大卖,漫威电影宇宙开启,DC-华纳这边则喜忧参半,有票房拔尖的《海王》、《神奇女侠》,也有《正义联盟》这样亏了6000万的作品。
严格意义上来说,与诺兰《黑暗骑士》三部曲在风格上一脉相承《小丑》,并非DC-华纳“DC扩展宇宙”的系列作品,而是托德·菲利普斯借助DC漫画的背景与素材,自编自导的“独立电影”。
《小丑》之所以被冠上“独立电影”的名头,想来DC也是在票房、口碑通盘考虑之下的产物,毕竟,先吃上饭、有了钱,才有资格跟漫威坐而论道,不会跟无力回天的黑马漫画一样,孤注一掷的《地狱男爵:黑皇后崛起》不声不响的来了又不声不响的回去了。
在北美电影市场,被寄予厚望的《双子杀手》口碑票房均不达预期,李安与“史皇”组合的意外“失宠”,让《小丑》成功保住了票房榜首。
《小丑》的一枝独秀,与其说是凭借“黑暗风格回归之作”的名头、顺应观众的预期,不如说是无可挑剔的成片质量、杰昆·菲尼克斯的“超神”演技,以及特殊的时代背景下,小丑扭曲的黑暗成长经历引发不少欧美观众的精神共鸣。
“反英雄”也是英雄,《小丑》带有很深的情绪化与人文色彩,这便是一部“被吞噬了人生”的反套路化黑暗英雄电影。
正因为如此,观众们才将《小丑》这部“独立电影”,“手动”纳入到在创作思路上始终摇摆不定的DC电影范畴里。不过,要吃饭的DC-华纳,似乎没有“走老路”的意思,DC死忠粉们期盼的“黑暗风格”的全面回顾,依然任重道远。
举报/反馈

得着说电影

6474获赞 270粉丝
得着说,说电影,聊娱乐,拿兴趣说事儿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