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控制科学与系统科学领域教育和科学研究的先行者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东北大学教授、青岛大学复杂性科学研究所所长张嗣瀛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10月4日在青岛逝世,享年95岁。10月10日上午10点,张嗣瀛院士遗体告别仪式在青岛殡仪馆追瞻厅举行。
张嗣瀛院士逝世后,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同志,通过教育部转达对张院士逝世的哀悼,并对家属表示慰问。
李克强、王晨、刘鹤、陈希、温家宝、张德江、吴官正、丁仲礼、肖捷、刘延东等中央领导同志通过来函、来电、敬献花圈等方式,表示哀悼、慰问。
陈宝生、白春礼、刘家义、龚正、付志方、陈求发、唐一军、孙尧、滕卫平、李树深、徐建培、王可、王清宪、孟凡利、宋远方、杨军等国家部委、山东省、辽宁省、青岛市、沈阳市及部分省市领导,郭雷、张启发、丁烈云、闻邦椿、柴天佑、王国栋、孙优贤、黄琳、陈杰、郭雷、郑南宁、葛树志、陈关荣、戴汝为等中国工程院和中国科学院院士,孙柏林将军,东北大学和青岛大学领导、老领导,也通过来函、来电、敬献花圈等形式,表示哀悼和慰问。
中组部、教育部、中国科学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辽宁省委、省政府,辽宁省委组织部、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省科技厅、省科协,山东省委、省人大常委会、省政府、省政协,山东省委办公厅、省委组织部、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沈阳市委、市科技局、市科协,青岛市委、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府、市政协,青岛市委组织部、市委教育工委、市人社局,中国科学院系统科学研究所、中国自动化学会、上海市自动化学会、山东自动化学会、湖南自动化学会、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等单位,以及东南大学、浙江大学、厦门大学、武汉大学等80余所高等院校,清华大学、南京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南大学、山东大学等相关院系,东北大学和青岛大学各学院各部门各单位,敬献花圈、发来唁电,表示哀悼。
受山东省委书记刘家义委托,副省长于杰参加告别仪式。青岛市委副书记、市长孟凡利,省委办公厅副主任陈保亚,青岛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孙立杰,省委组织部副部长兼省委老干部局局长、山东老年大学校长杜英杰,省委组织部、省人社厅和青岛市委市政府有关部门负责同志,东北大学、青岛大学有关校领导和师生,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兄弟院校代表,张院士家乡章丘区委区政府有关部门负责人,以及张嗣瀛院士的弟子、生前友好和亲属等社会各界人士参加了告别仪式。
青岛大学校长夏东伟同志主持告别仪式。夏东伟代表前来参加告别仪式的各位领导同志向张嗣瀛院士的家属表示深切的慰问。同时,也代表青岛大学向前来悼念的领导、同志表示诚挚的谢意,向为办理张院士丧事提供帮助的有关单位、亲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夏东伟说,张嗣瀛院士用他的一生诠释了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爱国情怀,诠释了不断攀登、勇于创新的敬业精神,诠释了潜心钻研、精益求精的治学态度,诠释了呕心沥血、甘为人梯的高尚情操。张嗣瀛院士工作前五十年奉献给了东北大学,后二十年贡奉献给了青岛大学。张嗣瀛院士的去世,是东北大学的巨大损失,是青岛大学的巨大损失,也是中国高等教育界和科学界的重大损失。张嗣瀛院士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此生留芳,精神永存!
到场人员全体肃立,集体默哀三分钟。
东北大学校长赵继介绍了张嗣瀛院士生平。
张嗣瀛院士儿子张晓先生代表亲属致答谢辞。
随后,张嗣瀛院士亲属进入追瞻厅瞻仰张嗣瀛同志遗容。
在庄严肃穆的氛围和低沉的哀乐声中,在场的各位领导、张嗣瀛院士生前友好、同事、学生依次进入追瞻厅,瞻仰张院士遗容,慰问家属。
张嗣瀛1925年6月5日出生于山东省章丘县,1948年毕业于武汉大学机械系,1949年10月到东北大学任教,1950年11月11日加入中国共产党,1957年9月至1959年7月在莫斯科大学进修,1981年担任东北大学自动化研究所首任所长。199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9年12月到青岛大学工作,任青岛大学复杂性科学研究所所长,创办《复杂系统与复杂性科学》期刊并担任主编。
张嗣瀛早期从事运动稳定性及最优控制的研究,并参加反坦克导弹的研制,解决了控制系统的关键问题。在微分对策的研究中,提出并论证了定性微分对策的极值性质,给出了定性极大值原理,形成新体系,并给出一系列应用,获国家自然科学奖。近年来提出复杂控制系统对称性及相似性结构研究的新方向,取得了系统性研究成果。
张嗣瀛曾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高校先进科技工作者”,部、省、市劳动模范或特等劳动模范等称号。曾担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届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自动化学会第四届常务理事等重要职务。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李珍梅 通讯员 张传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