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世纪80年代,“深圳速度”这4个字响彻神州大地,几乎家喻户晓。
“深圳速度”的创建,与一栋高楼大厦有关。它就是深圳国际贸易中心大厦,简称“国贸大厦”。
1980年,深圳设立了经济特区,成为一片干事创业的热土,吸引了国人的眼光。不少内地省份的部门单位想在深圳盖办公楼,作为对外“窗口”。为此,深圳市决定,专门划出一块地盘,盖一栋高楼大厦,成为各省市部门单位的办公场所。
这栋高楼大厦的名字,就叫深圳国际贸易中心大厦。
国贸大厦最初打算盖38层楼。为什么是38层楼呢?这是因为,当时江苏刚刚建成的南京金陵饭店有37层楼,有110米高,稳坐“中国第一高楼”的交椅。国贸大厦要在层数上超过南京金陵饭店,成为新的“中国第一高楼”。
不过,国贸大厦的“野心”绝不仅仅成为“中国第一高楼”,他们有更高的追求:与国际接轨,建成30年内不落伍的现代化大厦。于是,经过几次更改设计方案,国贸大厦的建设层数从38增加到44,最终定为53层楼,楼层总高度是160米。这53层楼,有3层楼位于地下,有50层楼位于地上。楼顶的直升飞机停机坪,能够供直升飞机降落、起飞。
1984年10月,国贸大厦正式破土动工。
在这之前,深圳国际商业大厦创建了平均不到5天盖一层楼的惊人速度,提前94天竣工。负责承建的中国一冶公司为此还领走了一笔94万元港币的奖金,在全国轰动一时。国贸大厦的建设速度更快。从5天盖一层楼,到4天盖一层楼,再到3天盖一层楼。1985年12月29日,国贸大厦只用了15个月就宣告竣工。
3天盖一层楼,这是什么概念呢?“摩天大楼”概念的发明者是美国,美国的最高速度是4天盖一层楼。
“深圳速度”从此叫响,成为上世纪80年代的时代最强音,甚至成为了中国改革开放的代名词。
国贸大厦建成后,理所当然地成为了“中国第一高楼”,成为深圳的“地标”,被视为深圳的“形象代言人”和一张亮丽“名片”。当时有句话这样说:“不到国贸,不算来过深圳。”
不仅如此,国贸大厦还是一栋现代化大厦。大厦内配备有先进的供配电系统、给排水系统、中央空调系统、楼宇自控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保安监控系统、电梯系统等,安装有各类设备1700多台,90%为进口设备。国贸大厦还率先在国内使用了从澳大利亚进口的玻璃幕墙。
值得一提的是,国贸大厦的第49层为旋转餐厅,也是当时中国最高的旋转餐厅,风靡一时。旋转餐厅用从比利时进口的48块大玻璃镶嵌。游客站在旋转餐厅里,能够俯瞰深圳全景。因此,国贸大厦投入运营后,成了一个旅游观光的景点,吸引了大批中外游客。许多来深圳旅游的人,都要去国贸大厦打卡留念,逛一逛国贸商场,或者到顶层旋转餐厅一睹深圳的全城风光。
30多年过去了,如今国贸大厦怎么样了?
如今,国贸大厦周边地区高楼林立,比如高207.1米的深圳世界金融中心,实高324.8米的深圳地王大厦,总高度355.8米的赛格广场等,不管是楼层数量,还是总高度,都超过了国贸大厦。国贸大厦没有那么抢眼了,但是依然是高楼林立中需要仰望的里程碑。
【参考资料:《深圳速度》《这里,是“深圳速度”的起点》等】
举报/反馈

勇哥读史

481万获赞 37万粉丝
每日三分钟,给你好看的历史。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