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记者 罗亦丹)10月1日,在国庆70周年阅兵式的末尾,七万只气球腾空而起,组成五彩斑斓的气球幕墙,在天空架起了一道彩虹。新京报记者了解到,这七万只气球能够于国庆当天在同一时间放飞,形成波澜壮阔的美景,是24名气球艺术从业者与300名志愿者经过6个月的反复练习得到的成果。
反复练习半年 阅兵当天70分钟内充气7万个气球
10月3日,新京报记者采访了担任70周年国庆大阅兵气球放飞环节技术指导的曾建鹏,曾建鹏表示,本次气球放飞团队由包括他在内的24名技术指导和300名大学生志愿者组成。“ 我们24个技术指导带领300多人的志愿者团队,从4月中第一次练习开始,到正式国庆阅兵前,总共进行了10余次练习,大约吹掉了130万个气球。”
曾建鹏本身是吉林省花伴生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他的公司主要从事各类气球艺术装饰。他告诉记者,本次气球放飞的24名技术指导全部为来自全国各地的从事气球艺术的同行。
“24名气球业同行主要负责进行指导,而气球的具体充气是由志愿者负责的。大学生志愿者2人一组,一个充气一个打结,练习的时候我们充氮气。因为每次充气打结都要一次性快速的打500到1000个球,许多学生打完了手都会脱皮发抖。最后的几次练习时,很多同学都快坚持不下来了,但在参与阅兵的荣誉感召下,大家都坚持了下来。”曾建鹏表示。
据了解,国庆阅兵式当天放飞的气球一共有7万个,在放飞前装在70个笼子里。由于需要在短期内给气球充气,当天参与放飞气球的志愿者经历了在10秒内完成2个以上气球充气与打结的训练,这7万个气球在当天仅用了70分钟就充气完毕。
气球环保无污染 放飞通过旗语指挥
需要注意的是,本次国庆放飞的气球为厂家单独定制生产的专用气球,采用纯天然乳胶制作,埋在土里一个星期即可降解,不存在环境污染的问题。另外充装的气体采用的是惰性气体氦气,无色无味不可燃,是安全环保的气体。
有负责给气球充气的大学生志愿者告诉记者,为保证放飞效果,70个笼子释放气球的时间必须统一。“每4名志愿者负责一个笼子,具体释放的方式是4人站在笼子的4个角落,通过拉杆控制笼门,为了保证同时释放气球,所有操作步骤是通过旗语指挥完成的。”
曾建鹏表示,本次气球放飞时团队也处理了一些技术问题,“本次放飞气球的数量是7万个;气球控制在直径30厘米,最大误差不能超过5毫米;放置于2.8米×2.8米的铁立方笼内;每个笼内放置1000个球;立方笼的顶盖有两层,一层为金属,一层为塑料薄膜。此前这一塑料薄膜是透明材料,在运输过程中曾发现过气球有晒爆的情况,所以本次改为了吸光的黑色塑料薄膜,且为了防止气球静电的产生,本次放飞特意在入球口放置了一个静电布吸收静电。”
曾建鹏告诉新京报记者,作为气球放飞技术指导,与上级部门、大学生志愿者一起完成这个光荣的历史使命,他感到很荣幸。“目前气球行业飞速发展,希望这次阅兵活动能让全国各地的同行们开阔眼界,学到知识。”
新京报记者 罗亦丹
编辑 刘晓阳 校对 李世辉
举报/反馈

新京报

6231万获赞 652.2万粉丝
关键时刻,还看新京报。
新京报社官方账号
关注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