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风破浪,直挂云帆”,在上海长兴岛,又一艘“传说”中的巨轮等待远航。一同起锚迈上新航程的,还有中国的高端制造业。
9月25日,由中国船舶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下属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沪东中华”)为法国达飞航运集团(下称“达飞集团”)建造的全球首艘23000TEU(标准集装箱)液化天然气动力(LNG)集装箱船“达飞雅克萨德号”(JACQUES SAADE,下称“雅克萨德号”)在中船长兴造船基地下水。
中船长兴造船基地即上海江南长兴造船厂。江南造船厂创建于1865年,前身可追溯至“江南机器制造总局”。
作为船舶建造的一个重要里程碑,“雅克萨德号”是迄今为止中国乃至世界上建造的最大型集装箱船,一举打破了韩国等国船企长期的技术垄断,标志着中国高端海洋装备制造实现从“跟跑”到“领跑”的重大飞跃,也是实施海洋强国战略的重大成果。
9月27日,讲述中国第一部民族工业题材的动画电影《江南》将在全国上映。江南制造局是中国民族工业百年来发愤图强的一个缩影。今天,这里不断有新的故事正在发生。
首艘LNG驱动世界最大集装箱船
在沪东中华长兴岛造船基地,第一财经记者见证了这艘有业界“绿巨人”之称的“雅克萨德号”缓缓浮上水面的震撼场面。下水仪式是船舶行业惯用的象征性仪式。随着黄浦江上的闸门开启,长江水注入了干船坞,标志着该船的建造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成果,即将正式投入使用。
如后期测试顺利,“雅克萨德号”首制船将于明年4、5月份正式交付。
2017年,沪东中华与达飞集团签订了5艘23000 TEU集装箱船建造合同,成为第一家承建世界最大型液化天然气驱动的LNG动力集装箱船的船舶企业。
目前,中国船舶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正在打造达飞集团的14艘大容量LNG动力船。
“雅克萨德号”首制船于2018年开建,由中船集团所属中国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设计,该船入级法国船级社(BV),是目前世界上首个以LNG为主要动力、集世界设计建造技术最先进、环保性能最优异之大成的超大型集装箱船项目。
该船总长400米、型宽61.3米,甲板面积约等于四个标准足球场;服务航速22节,载箱量达到23000TEU,并可运载2200个40英尺冷藏集装箱,载重量近22万吨,是名副其实的海上巨无霸。
更值得称道的是,该船拥有一颗独一无二的“绿色心脏”。第一财经记者在现场看到,该船船体上涂有“LNG POWERED”(液化天然气动力)标识,显著区别于船队的其他船舶。
在船舱内部参观时,达飞轮船公司副总裁沙维尔·勒克莱克(Xavier Leclercq)重点向第一财经记者介绍了船舱内安装的一个18600立方米的MK Ⅲ薄膜式燃料舱。该燃料舱采用了LNG动力设计,完全满足全球当下最严格的排放要求,且船舶能效设计指数(EEDI)达到第三阶段标准。
勒克莱克表示,与同类型燃油动力箱船相比,该船单个航次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约20%,氮氧化物排放量减少85%,颗粒物、硫氧化物排放量减少99%。加之综合线型和结构更为优化,大容量冷藏集装箱布局和系统进一步完善,使单箱运营成本大幅降低,大大满足了船东的多样化运营需求。
中国速度和制造能力打破国外封锁
MK Ⅲ薄膜式燃料舱是LNG动力的关键装置,也是公认的属于高端甚至是极端制造领域。
沪东中华作为目前国内唯一有能力自主制造MK Ⅲ薄膜式燃料舱的企业,面对国外的技术封锁,坚持自主创新,专心研发制造,先后克服了三维坐标激光定位、次屏蔽粘连、波纹板装焊等十多项技术瓶颈,并首次制造就创造了次屏蔽密性试验零漏点的奇迹。
作为全球最大的海运集团之一,法国达飞集团正在加速实施生态环保计划,到2022年,将接收20艘LNG动力集装箱船。沪东中华独立建造的5艘23000TEU集装箱船,正是其中的第一批LNG动力船。
在新船下水仪式上,达飞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鲁道夫·萨德表示:“随着第一艘23000-TEU液化天然气动力船的下水,我们证明,如果所有参与者共同努力,能源转换在我们的行业中可以取得成功。它为全球航运方式铺平了道路,在这种方式下,经济增长和竞争可以与可持续性和应对气候变化的斗争共存。”
中船集团工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雷凡培评价道:“两年前,在全球航运和造船市场深处低谷的形势下,达飞海运集团与中船集团正式签署了9艘世界载箱量最大、最先进、最绿色环保的大型集装箱船建造合同,引领了未来大型集装箱船市场发展方向。”
达飞集团是最早进入中国市场的一批海运公司,早在1992年就在上海建立了办事处。达飞集团副总裁勒克莱克告诉第一财经记者:“从设计到船体基本完成建设一共耗时30个月,这一速度是全球任何地方都无法达到的。”
勒克莱克还告诉记者,达飞与中船的合作已经持续了7年之久,中国船舶制造的能力几年来有了很大提升,中国已经成为全球重要的船舶高端制造中心。
自主研发技术实力不断提升
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是未来中国制造业发展的十大重点领域之一。中国自主研发船舶制造技术近年来也不断取得突破。
今年早些时候,临港集团下属临港奉贤园区内的上海昌强重工机械有限公司锻制的大型船用曲轴锻件多向模锻工艺取得重大突破,成功完成首件全模锻大型船用曲轴曲拐试制任务,标志着我国相关技术有望打破国外曲轴锻件的垄断、突破船舶工业技术瓶颈、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
曲轴是船用低速柴油机的核心部件。全球能制造船用低速柴油机曲轴的企业极为有限;而曲拐锻造更是曲轴生产的关键。
当前,韩国是全球最大的曲轴整轴及部件出口国,占全球市场份额的60%;在我国,韩国企业垄断了曲轴锻件市场,造成我国曲轴生产企业在曲轴定价上缺少话语权而连年亏损。
临港地区拥有完整产业链的船舶动力产业集群,区域内还有上海船用曲轴有限公司、上海中船三井造船柴油机公司、上海沪临重工有限公司等。
中国海洋高端装备制造能力也为科学考察和基础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2018年11月25日,由上海海洋大学和西湖大学联合组成的“彩虹鱼”2018马里亚纳海沟海试与科考团队,乘坐“沈括”号小水面线双体型科学调查船,从上海芦潮港起航,奔赴全球最深的马里亚纳海沟,共同开展探索性、创新性的应用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研究;加快推进相关深渊科学技术流动实验室项目的建设速度。
彩虹鱼在全海深载人潜水器载人舱的研制过程中所产生的科研成果将会被应用于深海装备和高端装备制造领域,为深海装备及相关领域的产品升级及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今年年初,为了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彩虹鱼与临港集团下属临港海洋高新技术有限公司在上海浦东新区临港海洋高新园区共同成立了彩虹鱼深海装备开发应用实验室,目标是在临港打造深海装备产、学、研基地,充分利用深海科学技术优势、人才优势和管理优势,加速发展深海科技应用产业。
入驻在海洋科技创业园海立方的江苏亨通光电旗下子公司上海亨通海洋装备有限公司(下称“亨通海装”)也是海洋高端智能装备领域的“新秀”。公司主要从事海洋装备研发和制造业务,包括海底观测网和内陆水的生态改造的监测网。
亨通海装总经理孙贵林在临港海洋科技创业园总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专访时表示,中国海洋产业处于前所未有的战略发展期,2018年到2021年,国家规划在该领域投资180亿元。孙贵林向第一财经记者透露,目前亨通海装2018年的研发支出占比高达80%,总规模达5000万元,公司正在计划下一阶段的融资,来支撑未来的研发并将产品推向市场。
举报/反馈

第一财经

1417万获赞 206.6万粉丝
第一财经 专业创造价值
第一财经官方账号,优质财经领域创作者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