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水、拧毛巾、擦脸,“下一个。”动作连贯、一气呵成。最近,贵州省一初中男老师因为给初中女生“流水线卸妆”而上了热搜。
“学生就要有学生的样子。”老师义正辞严,在校门口严阵以待。但是看着那桶已经浑浊的水和抹布一样的“卸妆巾”,女生们一脸为难,试图捂着脸蒙混过关,但均被拦下。随着老师有力地一抹,被动素颜的女生又捂着脸跑进学校。
那老师校门口给女生卸妆 图源/视频截图 这下,争议大了。而这场舆论风波中,不仅是教师惩戒权与青春期自尊之争,还内含着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女性化妆低龄化问题,非黑即白的对错论恐怕无法说服任何一方。
争议
中学生化妆不是新鲜事,学校不允许中学生化妆同样理直气壮。但直接出动老师,备上一桶水、一方毛巾,然后再由男教师亲自给女学生卸妆,难免引来围观。要知道,即便是要求考生素颜的艺考初试,也绝对用不着老师亲自给考生擦脸。
在“老师提水桶校门口给女生卸妆”的热门新闻留言中,观点泾渭分明地分为了两派,一派认为中学生应以学业为主,遵守学校不允许化妆的规定。另一派则表示,且不论用同一条毛巾擦几十上百个学生的脸卫不卫生,该老师的行为本身就是在伤害学生自尊。
在热搜上挂了一天后,学校工作人员跟媒体解释了原委:开学之初,就有少数热衷化浓妆的学生在学校带起可化妆风气,尽管学校明令禁止过多次,不允许学生化妆,但收效甚微,这才第一次采取给学生卸妆的方式。
“尽管有点过,但出发点是本着对学生负责。”最后,该工作人员欣慰地表示,现在学生知道化浓妆要被擦掉,所以热衷化妆的现象已经“改善”了许多。
此外,该工作人员还提到了留守青少年的问题。他表示,由于经济相对落后,当地学生家长大多外出打工,学校有近90%的留守儿童。“家长的陪同和引导太欠缺了,导致很多学生在审美观和价值观方面有点偏激。”
校方的说法并没有平息争议。网友吵得更凶了:“学生要有学生样,学生应该是什么样?灰头土脸,800度近视,满头是油的那种吗?”“学校不应该自省一下为什么9012年了还在用几十年前的观念对待现在的学生呢?”“就算真要这么做起码也给一张湿纸巾或者卸妆棉什么的吧,那水多脏啊!”
也有为校方辩解的:“说到心坎里了,留守儿童不好好管教真的很容易误入歧途。”“很多人没在农村和小城镇生活过,压根不了解,有什么理由要求学校像大城市里的家长一样一个个去引导?”“如果大家都化妆,就有更多的欲望去买更多更好的化妆品。钱从哪里来?老师不管的话不知道又有多少孩子去搞裸贷或者其他交易行为。”
缺失
如果抛开具体社会背景,仅从教育心理学和发展心理学等角度,即便非专业人士,都能列出一堆“粗暴卸妆”会给学生带来的心理阴影。
还有网友举例明星育儿的成功典范——黄磊孙莉家的大女儿多多、李亚鹏王菲的女儿李嫣,意图说明,小小年纪爱美很正常、化妆很正常、打耳洞很正常、当美妆博主也没关系。
演员孙莉经常在微博晒出女儿照片,并不反对女儿染发、打耳朵、化妆 图/孙莉微博
“不是我歧视,而是现实摆在眼前,农村里刷某手某音短视频学化妆、在某多上团购彩妆的十来岁女孩子,跟家里不缺昂贵化妆品的富人小孩,有可比性吗?”在县城当中学老师的章琳,同时也是一个处于青春期女孩的母亲,被这样的对比气笑了。
她的女儿刚上初二,正是爱美的年纪,经常偷着用自己的粉底液和口红。“13岁的年纪,皮肤多好啊,化妆简直是浪费!再说,那么贵的化妆品,我都省着用呢。”章琳说,她反对女儿化妆,除了觉得成年人的彩妆对少女的皮肤并不友好,另一方面就是浪费时间,她希望女儿考上市区的高中,而不是继续在县城中学念书。“研究化妆的时间多做几道数学题多好啊!”
“我去过省重点中学交流,感觉好学校的孩子越是朴素。”章琳看得清楚,在教育资源向大城市集中的现状下,小城镇乃至农村的学生,想要通过考试去更好的中学、大学更为艰辛,再把时间浪费在化妆、攀比化妆品上,有害无益。
对于男老师粗暴给学生卸妆的事,当了多年初中老师的章琳表示,她不希望学生被这么对待,但同时也觉得,所谓的“心理伤害”并没有网友想象的那么严重。“因为这不是针对具体某一个学生的,回头女孩子在一起吐槽一下,这件事就过去了。”
有许多不赞成老师给女生卸妆的网友都提到了“权利”一词——要不要化妆是个人选择和权利、老师虽然教书育人但没有给学生卸妆的权利……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发展与教育心理学领域专家俞国良认为,如果仅仅从刻板的校规甚至法规而言,老师和学生都有错,各打一百大板。但是如果把这件小事放在更多不同层面考量,看到的问题会更复杂和多样。
一方面,是乡镇学校义务教育阶段的简单粗暴。父母外出打工、缺乏家庭约束的情况下,监护人最常跟老师说的话就是:“老师,你可以打可以骂,千万别让孩子走歪路。”俞国良表示,不可否认乡镇老师工作的辛苦程度和想要对学生负责的态度,但是有些老师教育观念还比较陈旧,加上当地的社会环境、风气影响,难免就会出现一些在很多城市家长看来难以接受的方式。
另一方面,还有网友提到老师的“权威感”:“老师在惩戒孩子的过程中,心理会不会发生一些微妙变化,比如出现了一些掌握权力的快感然后变本加厉呢?”在此前的“学生20年后打老师案”中,就有媒体评论认为,这种情况是存在的,因此需要学校和管理部门包括家长的监督,但是在很多乡镇学校,这几方面的监督往往是缺失的。
引导
青春期容易出现审美偏差这件事,很多影视剧都表现过。《请回答1988》里,已经是高三学生的德善,尝试过各种让人哭笑不得的装扮。趁姐姐不在,偷偷用她的彩妆,先来一层厚厚的粉底,再搞一个蓝色的眼影、用透明胶布贴出一个欧式大双眼皮、用火柴熄灭的余温烫睫毛,最后对着镜子憋出自以为妩媚的一笑。即便成年了,还是会看电视广告买一个完全不适合自己的口红。
描述高中升学问题的日本电影《垫底辣妹》中,沙耶加曾是个不化完全妆便不出门的爱美少女,但遇到真正懂得尊重自己、帮助自己提高成绩的补习班老师后,开始听从建议,放弃对学业毫无帮助的精致妆容和发型。
在很多关乎青春的温暖影视剧中,总会存在着耐心又善良的老师,给心性未定的少年以指引。现实中,也存在一些“神仙老师”——山西省朔州市朔城区一中的兰会云老师就是让很多学生羡慕的“别人家的班主任”。
今年高考结束后,高三班主任兰会云因为“包网吧带全班学生通宵玩游戏”、“带毕业生骑行1800公里”等事迹走红网络。据媒体采访报道,他本人非常受学生尊敬和喜爱,与学生关系亦师亦友,因此也得到家长信任,许多家长放心地让孩子随着兰会云的骑行队去“见世面”。
并且,兰会云不仅组织活动上有点“出格”,教学成绩也很“出格”。他所任班主任的班级原本入学成绩垫底,却最终在他的带领下在高考实现逆袭。
很多网友羡慕道,兰会云这样的老师如果能要多少有多少就好了。但俞国良认为,在我国乡村教育、学校师资现状的大背景下,这样的要求可能是苛求。即便对于那位粗暴给学生卸妆的老师,他也认为舆论不应过度苛责。
“我们的乡村学校,现在大部分基础设施、硬件都能达标。但别忘了,人永远是最重要的因素。再好的设备,老师不会用也无济于事;再漂亮的校园,老师的教育理念跟不上,还是会出很多问题。”俞国良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在留守儿童众多的学校,相关部门更应该给予老师相关培训,让老师重视、正视留守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用更合适的方式保护青春期阶段的孩子,尽量避免给学生留下心理创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