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贝档案
宝贝名称:胶片相机
使用年代:1985年至1999年
使用背景:上世纪80年代,通道侗族自治县菁芜洲乡(现为镇)不到20岁的青年李世明辞掉了工作,用一台海鸥牌相机,开起了全乡第一家照相馆。
随后十余年,
李世明的照相馆生意红火,
还解决了他两个妹妹的“就业问题”。
然而上世纪90年代末,
随着数码相机的兴起和普及,
传统的照相馆和那几台相机慢慢成为历史。
9月13日中秋节,在怀化市通道侗族自治县菁芜洲镇,53岁的李世明从楼下的杂货间翻出用纸盒包装好的海鸥相机、凤凰相机和理光相机,3台相机都需使用胶卷。“在改革开放初期,相机还是奢侈品,照片也基本是黑白照。”他仔细擦拭相机上的灰尘,“这些相机不仅见证着时代的变迁,也见证着我们年轻时的创业历程,这就是我家的宝贝啊!我会把这些故事慢慢说给儿孙听。”
1985年,李世明买了一台海鸥相机。
心动
买相机花掉全部积蓄
1985年,从广西南宁回乡探亲的叔叔告诉李世明,照相是个不错的行当。他听了后心动不已,很快就把统计员的工作辞了,用全部积蓄买了一台200余元的海鸥相机、2卷胶卷,还有洗照片的显影粉、定影粉等一套物品。当时菁芜洲根本没有人会这门技术,他特意从县城书店买来摄影书,对着书学。
当时相机还是个稀罕物,双镜头反光,从上往下趴着看以取景拍照。“先是调焦距、学聚焦,再是按快门。”摸索了一个星期,给家人拍了些照片洗出来,效果还不错,就筹备着开张了。读书的时候他给自己取了个笔名叫李华,于是按谐音给照相馆取名“丽华相馆”。他找了块木板,用油漆刷上相馆名字,放在家门口。
每到乡里赶集的日子,家门口市场里的人就格外多,他背着相机到外面晃,询问别人要不要照相。3元2张黑白照、5元两张彩色照片。慢慢的相馆的名声就打出去了。那时拍得最多的是小孩的周岁照和全家福。当时都是自己在暗房里用相纸把照片洗出来。
1989年,李世明的照相馆用上了凤凰相机。
升级
坐火车去柳州洗彩照
1989年,李世明转行做影碟生意,把照相馆交给了大妹妹李世桃,淘汰了那台海鸥相机,她用上了凤凰牌相机。那时彩色照片已经慢慢走进大家视野,但是整个通道还没有一家相馆能够洗出彩色照片。她只能到隔壁镇的火车站坐清早的火车去柳州或者南宁洗照片,到了半夜又偷偷爬上货车回家。“那时候穷,一天就可以来回,哪有余钱住外面。”
有了彩色照片,相馆的生意就更好了,“大家都喜欢拍外景,春天是桃花、油菜花,冬天是大雪。”而在室内拍照很少,只有证件照。“那时候民政局领结婚证没有条件拍照片,很多年轻人也是来这里照相,我特意买一块红布来做背景。”
为了开拓市场,在不赶集的日子,她就到各个村里,上门提供照相服务。她不仅去乡下,还跑遍了全县的学校,给学生们拍照。最火的时候学生春游要分年级出去,这才约得到摄影师拍照。“我那时候一个月能赚六七百,很高的收入了。”
1987年夏天,李世明用延时快门给自己拍了一张照片。
变迁
数码相机兴起照相馆衰落
1992年,李世明的二妹妹李世群接手了相馆。当时室内背景照相逐渐受欢迎,她买来不同式样的背景墙,还有婚纱、旗袍和军装以及各色鲜花道具。“那时候条件宽裕些了,爱美的年轻人特别喜欢来拍照,当时男顾客最喜欢的就是那套军装,很有时代特色。”
那时,李世群的侄子、外甥女已经相继出生,家里开照相馆,小孩的照片自然不会少。戴着军帽,拿着“机关枪”,眉心用唇膏点一个红点,是照片里最常有的造型。“当时相馆还受欢迎,可能就是这些道具最吸引人。”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也在镜头里有了新的注释。
到了1995年,各种各样的傻瓜相机成为很多家庭的必备品,后来数码相机也出来了,更新换代之快令人目不暇接。但惯于干这一行的李家三兄妹却没有意识到时代的浪潮有一天会拍打到自己身上。1997年,李世明还花了6000余元购入一台理光相机。然而不到两年,危机已经躲不过去了。“不仅来拍照的人少了,零售的胶卷也卖不出去,最致命的是洗照片的相馆也快没有了。”那台理光相机从此尘封在柜子里,李世群选择去浙江打工谋生。
如今,单反相机、专业相机、无人机航拍都十分普遍,而普通老百姓手机里的拍照功能也丝毫不逊色。李世明感叹,“现在用手机随时都能给小孙子记录成长的点滴,太方便了。”
记者 石芳宇
举报/反馈

三湘都市报

1254万获赞 22.7万粉丝
三湘都市报,不仅仅是一张报纸。
三湘都市报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