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国就已经拍出科幻电影了,而且还拍得很优秀。
就说黄建新导演的1986年作品《错位》,一个机器人替身觉醒的故事,反映出职场工作的精神压力,讽刺了某些社会现象,带有强烈的寓言色彩。
然而当好莱坞大片入侵的时候,中国的科幻电影却陷入不进反退的状态。
唯有港产片偶尔有零星的输出。
2002年《卫斯理之蓝血人》,表面上是一个“星际爱情故事”,实质上只是对美国科幻片的粗劣模仿。
2010年《全城戒备》,生化变异的噱头略带科幻感,然而无聊的剧情使得影片沦为了一部低分动作片。
还有《未来警察》、《机器侠》之流,主创想要创造超级英雄,却把电影拍成了“喜剧”。
只有王家卫的《2046》,里面男主角所写的机器人爱情故事,赢得了一些好评。但很难说整部电影是一部科幻片,用“意识流电影”来描述更为准确。
总之,香港电影人的科幻探索以失败告终。
台湾电影与科幻绝缘,内地电影只沉迷拿大钱开发奇幻魔幻大片,一直到《流浪地球》的出现,中国科幻电影才在沉睡中猛然惊醒。
不过,暑期档《上海堡垒》的溃败给了刚醒来的中国科幻电影当头一棒,醒是醒过来了,可眼前还有很多的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
为什么美国人在60年代就拍出了《2001太空漫游》,到21世纪就能在大银幕里随心所欲地“星际穿越”,我们却还费尽心思才实现了“流浪地球”?
一、方向
如果做一件事情感觉到困难而吃力,也许不是因为能力不足,而是方向错了。
人们一谈到科幻片,首先想到的,大多数是《独立日》、《阿凡达》这样的商业大片,能创造视觉奇观的,能让观众看嗨的。
21世纪初的港产科幻就是往这个方向开展的,只是,不成熟的特效制作让人频频出戏,毫无逻辑可言的故事更让观众哭笑不得。
《流浪地球》算是修补了这两个重大缺陷。视效宏大非凡,尤其是太空场景,那确实是国产电影前所未有的;故事在原著小说的基石上,加入了人类情感,民族情怀,乃至还有关于人工智能的探讨,不说其中的科学理论能不能成立,至少剧本是足够扎实的。
之后,有人就开始期待“流浪地球2.0”的到来,各大制片公司也自然会以《流浪地球》为标杆,趁热打铁拍科幻大片,挣大钱。
但如果方向还是错的,再怎么打铁,还是只能恨铁不成钢。
《上海堡垒》就是一个方向严重跑偏的案例。以为有流量明星出演,加上“上海沉没”的大场面,就能震撼银屏。谁知,儿戏的剧情侮辱了观众的智商,观众也就发评论侮辱了回去。
这样一来,本来跃跃欲试的投资人和制片商立马刹车,原来不是所有科幻大片都能挣钱的,国产科幻的市场前景一下又冷了下来。一些真心想拍科幻的人,拿投资又不是那么容易了。
好在,中国科幻电影并不会就此止步。
“大路”一时之间走不了,不代表不能走“小路”。前提是有人能够眼光犀利,能力出众,能开拓出一条美妙的蹊径。
其实30多年前黄建新就已经用《错位》开辟了蹊径,只是没有后来者愿意走下去。大家都想要风风光光地走“大路”,明明还没那个资本走下去,根本走不动,宁愿呆在原地,也不愿瞄一眼“小路”。
在好莱坞,是路都有人愿意走,没有路也能被走成路。
耗资上亿美元的,走“大路”的科幻大片,一抓一大把。不用烧钱,走“小路”的小成本科幻,也不缺。
在上海取景的《她》,深层地探讨了人工智能与人类的关系,成功示范了什么叫“披着科幻外壳”的爱情片。
《这个男人来自地球》,几万块的成本,没有任何特效,却是一部公认的“硬科幻”电影,全球票房3.5亿美元,豆瓣评分高达8.5,并且进入TOP250榜单。
事实证明,科幻并不一定要走“大路”,中国科幻电影也一样。
走什么路不重要,重要的是要走适合自己的路。
在特效技术还略显困难的条件下,国产科幻更适合走“小路”。
只要有足够好的创意,故事紧扣科幻的命题,主题深刻而有趣,好口碑是不难拿到的。至于能不能成为经典,那就要看导演的本事了。
中国绝对不缺少优秀的原创科幻故事,如果电影人能早点把更多精力投入到“小路”上,可能创建科幻元年的就不是《流浪地球》了。
接下来,张大尉的《深空》,张小北的《拓星者》 都是“小路”的开拓者,如果有人能成功以小博大,其意义价值是不比《流浪地球》要小的。
因为终于有人“纠正”了中国科幻电影的前进方向。
二、耐心
不管小而美的科幻能不能出一部标杆作品,像《流浪地球》这样的大制作还是要继续的。
只不过这更多不是电影内容上的探索提高,而是电影工业技术上的。
所以说,与其把《流浪地球》看作是国产科幻片的里程碑,不如看作是整个国产电影技术的里程碑。
该片的视觉特效大部分由中国本土团队完成,“外援”Weta Workshop仅负责了片中的实体外骨骼部分。
这证明了国人已有能力摆脱对“好莱坞特效团队”的依赖,生产更多纯正的国产科幻大片。
但这并不意味着,国产科幻就这么悄然崛起了,以后每年都有我们的科幻大片看了。
在好莱坞成熟的制作体系下,美国每年的科幻A级制作其实也不多,算上部分超级英雄电影,撑死也就十来部的样子。
科幻大片需要大量的后期制作时间,《普罗米修斯》后期做了34周,场景相对简单点的《火星救援》都做了24周,也就是接近半年的时间。
加上前期剧本构思,拍摄等工作的时间,好莱坞公司要做一部科幻大片,也至少要用一年多的时间。
经验不足的中国制片方那就需要更久了。
《流浪地球》死磕了3到4年,《上海堡垒》宣称“打磨”了6年,《明日战记》已经做了三年还没上映,“大路”确实是没那么好走的。
就算中国特效团队能媲美好莱坞了,“科幻元年”开了个好头,后面的中国科幻大片却还在遥远的路上。
或许5年,又或许10年,路慢慢,其修远兮。
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此时耐心是关键。用十年时间等一个“小破球”,肯定比一年看一部“圈钱堡垒”要更带劲。
在浮躁的市场风气下,观众要有耐心,电影人更要有耐心,中国科幻电影才能在“大路”上震撼世界。
所以,就先别催促《三体》的电影版了。
三、内核
无论是“大路”还是“小路”,中国科幻电影都需要明确一件事情,那就是科幻的内核。尤其是“科幻大片”,要是把重点放在了“大片”而不是“科幻”,那对科幻类型片本身并没有什么帮助。
《流浪地球》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原著作者刘慈欣对“科幻”二字的理解,他是一个专注于科幻领域的作家,对科幻电影自然也是有一定了解程度的,否则电影中就不会出现致敬《2001太空漫游》的人工智能了。
与刘慈欣相比,《上海堡垒》的原著作者江南就不是一个专攻科幻领域的作家,他的《九州·缥缈录》等作品大都属于“幻想文学”,并不需要科学理论的支撑。
论“硬”的程度,江南不如刘慈欣。
他们两人各自的电影一出来就有着明显的对比,先不论品质好坏,只说关于科幻的话题,《流浪地球》要远胜《上海堡垒》,实际上后者算不算是科幻都还有待讨论。
什么是真正的“硬科幻”呢?
《复联4》不是,连科幻都不是。
《超体》不是,最多算软科幻。
《星际穿越》是,有大量的科学理论做基础,只不过主旨不是科幻,并且有超过当今科学范畴的想象部分。
《2001太空漫游》是,太空场景完全遵循科学,并相对准确地预测了部分未来科技,也有超过当时科学范畴的想象,所以说这是一部“科幻电影教科书”。
总的来说,科幻是科学和幻想缺一不可,你不能只有当下科学的东西,还需要有超出当今科学的东西,否则那就是“科普片”而不是科幻片。
科幻可以对未来科技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不少的科幻小说和电影作品确实启发了科学家的研究发明,太空探索,人工智能,外星生命,人类对未知事物的探索不能只局限在“现实”之中。
另外科幻还可以通过未来的虚构世界,来反应当下世界的一些社会问题,《1984》、《第九区》都是“披着科幻外壳的社会电影”,完全“虚无”的想象,却具有实在的现实意义。
科幻再怎么“幻”,最终都是与人类境遇有关。
一旦离开了有关人类的议题,科幻电影将会大大失去存在价值。
光有视觉特效和无聊打斗的科幻片,中国不需要。
只有做到“虚”的幻想与“实”的科学相结合,“虚实结合”,那才能帮助中国科幻电影找到一个光明的出口。
无论结果如何,人类的勇气和坚毅,都被镌刻在星空下。——《流浪地球》
举报/反馈

8分电影

26.2万获赞 6.5万粉丝
不知道是不是全国首家的高分电影杂志
优质影视领域创作者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