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刚建站的时候,策勒县二号风口和三号风口形成的沙包,距离绿洲仅1.5公里。经过几十年来实施沙漠化防治、植被修复、新垦沙荒地的利用等举措,现在沙漠前沿距离绿洲退后了15公里至20公里。如今,已有38个村的农牧民正在曾经的沙化土地上生产生活。”7月30日,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策勒沙漠研究站站长曾凡江说。
中科院新疆生地所策勒沙漠研究站所在的策勒县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干旱缺水,是新疆受风沙危害最严重的县市之一,也是全国荒漠化监控与防治的最前沿。历史上,策勒县城因风沙侵袭3次被迫搬迁,严酷的生态条件和落后的生产力严重制约了策勒县农牧业发展。在这种背景下,策勒沙漠研究站于1983年建立。
建站以来,研究站一直致力于当地防沙治沙工作。在策勒县山区、戈壁、沙漠、绿洲建立了20个不同类型的观测场,开展各类水、土、气、生常规生态监测与沙尘传输、地下水动态、碳氮沉降等特殊环境监测。
同时,研究站也从事试验研究,开展了植物抗逆性、固沙植物选育、植物根系发育、克隆生理整合、种群繁殖策略、防护林体系配置优化等试验。研究风沙活动规律与防治技术、荒漠植被逆境适应机制与可持续管理、植物耗水规律与绿洲生态安全。
此外,研究站还与地方政府部门和企业合作,开展沙漠化治理、盐碱地改良生态修复与生态产业、荒漠生态系统可持续管理等试验示范与推广应用。目前,和田地区已建成以策勒县为主,皮山县、墨玉县、和田县、民丰县等为辅的生态技术示范与推广基地。
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研究站不仅将策勒县农牧民被沙漠吞噬的生产生活用地收复了回来,还在帮助地方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李道忠
来源:中国日报网
举报/反馈

中国日报网

2175万获赞 308.6万粉丝
全天候传播权威国际、国内资讯
中国日报网官方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