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是好动、好奇、好问的,他们对周围变化万千的世界充满兴趣。同时,幼儿期又是人的一生中智能发展最显著的阶段,也是一生中提问最多的阶段。因此,我们要重视幼儿的早期教育,提倡“从小爱科学、学科学。”
根据幼儿的认识特点,分阶段安排活动内容,从而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小精灵幼儿科学发现室的教育内容是广泛的,它包括人体、生物、物质科学现象与现代科技教育等。幼儿受年龄的限制,不能理解深奥的科学原理,对科学现象的认识也是肤浅的。因此,每周确定一个活动课题,向幼儿传授一项科学知识,并尽可能从简到繁、由浅入深,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发其学习的兴趣。
例如,在“磁铁磁性”教学活动中,每人发一张纸,并在纸上放置一些小铁屑。然后给其中一部分人发给小磁块,并让其放在纸下。这时发给小磁块的幼儿的铁屑开始“跳舞”,而没有小磁块的铁屑没有什么变化。
这时幼儿就会想这是为什么?为什么有的铁屑动了而有的没动,是因为那个“小铁块”么?如果是这又是为什么呢?“小铁块”为什么能让铁屑开始跳舞呢?幼儿产生了这些疑问,接下来就是教师通过引导孩子们主动探究科学问题的过程。
生活周围中有许多事物、现象都蕴藏着丰富的科学知识,如吹气球、玩风车,可以了解空气无处不在等等,教师要利用各种机会,随机地对幼儿进行科学教育。
常识活动是最有利于对幼儿进行科学教育的活动,是其它教育无法代替的。如黑暗中脱毛衣时,会看见“小闪光”,告诉幼儿这就是“摩擦生电”现象等。
再比如:通过动手玩天平,认识“平衡”现象,让幼儿在玩游戏中学科学、在玩中用科学。总之,要随时捕捉各种现象,抓住、利用每一个教育契机,对幼儿进行科学的启迪。
一次科学活动的开始,应该来自幼儿已有的经验;而一次科学活动的结束,应使幼儿有进一步探索的可能,成为获取新经验的开始,让幼儿真切地感受、体验科学技术给人类生活带来的进步。
科学教育作为幼儿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学前班如何让幼儿通过这些活动,理解和接受周围的各种事物及现象?这就需要充分利用好小精灵幼儿科学发现室,精心组织各种科学教育探究活动,为幼儿创设条件,使幼儿认识自然、认识社会,培养幼儿学科学、爱科学的优良素质,从小立志攀登科学高峰的志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