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6日,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教育部纪检监察组、北京市纪委监委消息:中国传媒大学原党委常委、副校长蔡翔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中国传媒大学原党委常委、副校长蔡翔(资料图)
近年来高校违纪、腐败时有发生,据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蔡翔被通报前,今年被中央纪委监察委网站通报违纪落马的就有十余人,并多为校长、院长、党委书记级别的“关键少数”。(其中,九人正在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三人被开除党籍。)
6月24日,黄石市委原常委、原秘书长,湖北理工学院原党委书记邓新华涉嫌严重违纪和职务违法,目前正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6月21日,四川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李进涉嫌严重违纪违法,主动投案,目前正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记者注意到,此时距离李进出任四川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不过半年时间。(2018年11月,李进出任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冶金建材处处长,并于次月起兼任四川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一职。2019年2月,李进不再担任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冶金建材处处长,继续保留四川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职务。)
5月28日,重庆理工大学原党委常委、副校长张新益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5月15日,锡林郭勒职业学院原党委副书记、院长特力更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在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5月7日,四川商务职业学院原党委书记舒维霖被开除党籍和公职。
4月25日,哈尔滨金融学院原党委书记、院长邓福庆被开除党籍、取消退休待遇。
4月11日,吉林省白城师范学院党委副书记孙永利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4月8日,湖北理工学院党委常委、副院长,鄂东医疗集团总院长、党委书记张杰涉嫌严重违纪和职务违法,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2月26日,渤海大学原党委副书记、校长杨延东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2月21日,西安交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张汉荣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1月24日,甘肃农业大学原副校长张国民被开除党籍和公职。
从以上被查处与通报的案例中不难看出,当前高校反腐工作力度之大。然而,与成绩相比,其背后存在的问题更加引人深思。梳理近年来高校权力寻租案例,特别是“关键少数”利用权力寻租的案例,实则令人触目惊心。
2015年9月,菏泽市中级人民法院以受贿罪、贪污罪判处齐鲁工业大学原党委书记徐同文有期徒刑13年。
徐同文一审被判13年(视频截图)
据媒体披露,在齐鲁工业大学,以“大学之父”自居的徐同文常常独断专行,妄自尊大,他认为“这所大学的成功筹建,自己功不可没,看着周围的开发商、施工单位等都在短时间内富裕起来了,心理开始失衡,逐渐开始想私事、谋私利,对钱产生了更多的渴望。发展到后来,每当听到有人给家里送钱,我才会从心里感到很有成就感。”
就这样,14年里,徐同文先后117次收受贿赂共计400多万元。敛财之手伸向招生、工程招标、物资采购等几乎所有高校工作环节。被调查的前几天,仍有3次受贿行为。
2018年11月22日,吉林省通化市中级人民法院对白城师范学院原党委书记任凤春受贿案进行一审公开宣判。以受贿罪判处任凤春有期徒刑7年,并处罚金人民币100万元。
白城师范学院原党委书记任凤春(资料图)
与徐同文类似,在职期间,任凤春也把自己当成了学院的“大家长”,大事小情“一把抓”、决策拍板“一言堂”、财政花钱“一支笔”、选人用人“一句话”。学院的重大问题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大项目投资、大额资金使用,都由他定好了再上会。学院成了他的专属领地,为了“给在国外的女儿提供更优越的条件,让自己和老伴退休后有更安逸的生活”,任凤春大肆弄权,谋取私利。
后经审理查明:2008年至2014年,任凤春利用担任白城师范学院党委书记职务上的便利,在工程发包、物品采购、工程款拨付等方面为他人谋取利益,先后多次非法收受他人给予的财物,共计折合人民币1200万余元。案发后,赃款全部退缴。
以上种种案例表明,高校非净土,它不再是远离现实的“象牙塔”,但也绝不应成为某些“关键少数”的“自留地”。高校违纪、腐败行为,不仅污染校园风气,更危害教育事业的长远发展。
本应是教书育人的一方净土,为何竟成为违纪、腐败问题的高发地带?
有专家曾从多个方面进行剖析高校腐败形成的原因:
一方面,高校有其相对封闭性,容易形成“小圈子”;另一方面,许多高校的级别和所在地方是平级或者还要高些,容易造成监管困难,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看得见的管不着,管得着的看不见”。从校内看,行政化严重,权力集中,对权力运行特别是重要岗位、重要领域的权力运行缺乏有力的制约与监督;从校外看,一些人认为高校是“净土”、是“象牙塔”,高校领导与老师知识多、修养高、自律严,对高校正风反腐的严峻复杂形势认识不清、重视不够,对高校干部的监督有失之于宽、失之于软的一面。
除此之外,“象牙塔”蒙尘、染污的背后,是近年来高校扩招加快、基建增速等趋势,客观上给一些存有私心杂念的高校领导干部提供了更大的权力寻租空间。根本问题,就是私欲膨胀和监督不力。
那么,高校腐败应如何治理?怎样才能营造高校风清气正的良好环境?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教育部纪检监察组主要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曾提出:
一是坚持紧盯老问题和关注新动向一起抓。紧盯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抓住考试升学、毕业答辩、节假日等时间节点,坚决查处顶风违纪行为;密切关注借学术活动搞变通、以电子红包“隔空”送礼等隐形变异问题,坚决防止“四风”回潮复燃。在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上下更大功夫,重点纠正和查处表态多调门高、行动少落实差,爱惜羽毛、回避问题,不作为、乱作为、对师生诉求冷硬横推等问题,形成有力震慑。
二是坚持查处问责和通报曝光一起抓。牢牢抓住教育直属系统各级领导班子这个“关键少数”,对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坚持露头就打、绝不手软,不仅要严肃处理直接责任人,还要根据情形追究主体责任、领导责任,层层传导压力。对典型案例要点名道姓进行通报,持续释放越往后执纪越严的强烈信号,巩固知耻知止、收敛收手的压倒性态势。
三是坚持思想教育和制度建设一起抓。在查办违纪行为过程中,始终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始终,使违纪党员干部真正知错、认错、悔错、改错。在制度建设方面,结合教育工作实际,针对“四风”问题在部机关、直属单位、直属高校的不同表现,重新修订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具体措施,制定更具针对性、更科学有效的制度,用改革的思路和办法破解作风顽疾,从根本上治理和防范不正之风。
举报/反馈

央视网

2.3亿获赞 1769.5万粉丝
中央电视台主办互联网站业务
央视国际网络有限公司官方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