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拨人才大最主要的方式就是考试,现在的高考如此,古代的科举同样也是如此。从一定意义上而言,很长一段时间内考试就是一部作弊与反作弊的历史,也是少数人挖空心思实施作弊与制度设计者绞尽脑汁防止作弊互相较量的历史。
随着科技的发展,高考作弊的现象已经越来越少,但在科举时代考生作弊还是司空见惯的。为了保证考试的公正与公平,封建统治者力图把科场条规做到密不透风。但科举作弊好似水银泻地,无孔不入,舞弊手段完全可以用花样百出、千奇百怪来形容。最主流的办法就是代考、夹带、传递、通关节。本文就重点说一说代考。
代考是科举考试中常见的舞弊手段,代考者有一个专门的名词,叫“枪手”。枪手这个词在科举时代就已经出现。例如《官场现形记》五十六回中就说:“这位大人乃是个一窍不通的,只得请枪手,代为枪替。”
在科举时代,报考要求考生提供身份证明材料,至清代时还实施了互结、认保和派保等措施,以保证考生身份的真实性。由于乡、会试考生人数众多,加上古代无法用科技手段防止考生代考,因此严格的点名识别是考生入场前识别身份的重要制度。
院试(秀才考试)时,考官学政不仅需要检查考生的报考材料,而且还需要认保或派保的禀生(享受朝廷津贴的生员)当场确认。乡、会试入场之前,点名制度更加严格。每场考试在前一天点名入场。
点名官员根据报名登记簿对准备入场考生的身份、年龄、相貌进行一一核对,经过认保者确认无误后发给“照入签”。如果查出考生请人代考,则将考生与代考者一同问罪。为了保证点名的正常秩序,顺天乡试和会试时,均有兵部派兵维持考场秩序,各省则有督抚派兵,把守大门的兵士依次让考生进门,防止场面拥挤。
点名共有三次,为了防止考生故意推迟入场,或者有意搅乱入场秩序,对于迟到的考生,点名的官员要追查其迟到的原因,如果考生说不出客观原因,点名官员有权拒绝考生入场。
尽管有如此严格的搜检制度,但还是无法杜绝代考舞弊。唐代科举就出现了代考舞弊,甚至有人“入试非正身,十有三四”的说法。唐代花间派的代表人物温庭筠就曾充当过“枪手”。
温庭筠才华横溢,他每次参加科举考试时,写赋都不用打草稿,只要搓八次手就可以完成,因此有“温八叉”的外号。然而,才思敏捷的温庭筠却是科场失意者,有人说他落地的原因就是因为多次帮人代考。
据《唐摭言》记载,大中十二年(858年)举行的一次考试上,温庭筠被安排在离监考官员视线最近的位置,他的一举一动都被监考者掌握。面对如此的“关照”,温庭筠没有表现出任何反感或意外,只是埋头作答,并且很快交卷离场了。
看到温庭筠如此老实,监考官们暗自得意,令他们没有想到的是,温庭筠居然在他们的眼皮底下,巧妙地为八个考生写了文章。事情败露之后,考官们大为恼火,让温庭筠落第的同时,又报告朝廷,温庭筠因此被赶出京城。
除了温庭筠外,北宋的大文豪欧阳修也当过枪手。天圣八年(1030年)省试时,一个姓李的考生突然得病,虽然勉强进了考场,但在考试的过程中昏倒了,欧阳修干脆全力帮助他,竟然替这个考生代考,帮助他完成了全部的答卷。
明清科举的关防制度明显加强,但代考行为还是屡有发生。清代枪替现象比较严重,甚至还出现了职业枪手。他们代替人家参加县试、府试、院试,一般都能顺利通过。这种代考方式当时被人称为“一条葱”,也称“一条鞭”。
不过,代考这种舞弊现象更多的还是出现在初级或中级考试,也就是院试、乡试、会试这一级别,要想混过殿试这一关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清代科举史上从未发现有人因代考而取得进士功名。
《清稗类钞》记载了一个因为代考闹出的笑话。一个富翁的儿子找人代考,顺利通过了乡试、会试,考取了贡士。我们知道,殿试是排名考试没有淘汰率,因人数较少排查严格无法找人代考,更何况要直接面对皇帝。因此殿试时,这个考生只能亲自出马。
殿试的当天,考试题目发下来之后,这个考生傻眼了,他根本动不了笔,这时他想要是能请人来代考多好啊。他回头望望那些内廷侍卫,吓得毛骨悚然,想作弊的念头马上就放弃了。只好自己打起精神,开始搜肠刮肚。无奈这个考生平时没有认真读过书,根本无法在试卷上写一个字。
眼看交卷时间要到了,他觉得不能交白卷,就想起了出门前家里那位花重金聘请的老先生交代的话:“殿试时一定要用‘臣对臣闻’开头,‘臣谨对’结尾。”于是他在试卷上写了这么几句话:“臣对,臣闻,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臣不知,臣不敢妄对,臣谨对。”
《清稗类钞》没有记载这个考生的结局如何,想来读卷官和皇帝看到这样的答卷后,不想让他落榜也不行了。从这个故事中可以看出,清代科举舞弊现象确实严重,但同时也应该认识到,科举是多次考试,能有效地防止考生通过舞弊获得较高的科举功名。
举报/反馈

左都御史

46.4万获赞 8.5万粉丝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优质历史领域创作者,活力创作者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