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农夫》终于收官了。
记得这节目刚官宣的时候,我是充满疑惑的:哈?那是啥?
不知节目组是不是意念get到了我的疑惑,2月的时候我就收到邀请探班节目录制,围观了“哈哈家族”成员们可可爱爱的一面。
但实际节目播出来,和我想象的也有点不同,话题度还挺高。
所以最近我又找来节目组工作人员聊了聊,看看他们做这档节目,到底是为了什么。
这么真实的农夫生活,真能哈哈得起来?
乍一看,《哈哈农夫》这种明星下乡的模式大家应该都很熟悉了。
像《向往的生活》《野生厨房》,其实都和《哈哈农夫》的内核差不多,一群艺人聚在一起体验生活感受生活,有点像明星版的“农家乐”。
不过和《向往的生活》《野生厨房》不同,《哈哈农夫》没有什么诗情画意的田园牧歌,嘉宾们都是实实在在跟着当地的村民们干农活。
这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虽然少了一丝慢综艺的休闲感,却更加接地气更真实,也更符合《哈哈农夫》里“农夫”的概念。
话说一开始打开《哈哈农夫》,我的想法跟王源是一样的。
觉得这个节目,就是来“摘摘菜啊帮助一下农民啊”,应该是画风很休闲很轻松的。
结果实地体验了才发现,这节目每一集的任务可以说都很艰巨很累。
比如大家去香蕉园“打工”,要摘一千斤香蕉。
心疼贾乃亮的老腰……
还有放牛,可能很多人都觉得放牛就像电视剧里那样,拿个小鞭子打一下就走,很简单。
但金瀚他们亲自下场放牛,才知道原来放牛也是技术活,一不小心还会变成被牛放……
哈哈农夫们和牛也是缘分很深了,第一站赶牛失败,最后一站还要捡牛粪,真是一个有味道的任务。
除了在陆地上干活,大家还试过凌晨3点出海,每个人都困到毫无灵魂。
不过在捕到鱼的那一刻,那种满足感和成就感也是无可替代的,这趟捕鱼之旅也不枉此行
都市人和大自然的疏远在《哈哈农夫》里体现得淋漓尽致,相比每日劳作的当地人,嘉宾们简直都是战五渣。
金瀚摘个仙人掌来做菜,都能被食物反杀。
试图用虹吸原理对付鱼塘,才发现大自然远比理论要复杂。
虽然对于嘉宾来说节目未免太硬核,但《哈哈农夫》的总导演袁白丽告诉我们,节目任务是完全真实地参考了当地村民的日常:
田园生活最大的真相就是劳动量是真的很大,农夫是很辛苦的。世界上有千万种活法,我们就是展示了一部分人比较简单、真实、但也有幸福感的生活。比方说第一站收割一千斤香蕉,我们是以一个农夫一天的工作量为参照,来给嘉宾制定的这个任务量。那有这样的一个对手在,几位嘉宾也不想比农夫更弱,所以也真实地完成了任务。
凌晨三点出海,也是渔夫普通平常的工作节奏。
嘉宾也是严格地按照农民的作息时间去生活,比如第三站,渔民会凌晨三点出去捕鱼,艺人也要这个时间去出海。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我们遵循的,也就是农夫所遵守的大自然的法则。
我们所认为的挑战,正是很多人的生活。
体会过了每一滴汗水,才明白一蔬一饭的来处可贵。
难怪最后一集贾乃亮看到岩哥送来的香蕉和菠萝,会感慨地说,自己摘过香蕉后才知道辛苦,以后再也不会浪费了。
也是在《哈哈农夫》里,我们学习见识了很多“小众”的田园生活。
比如原来甘蔗是要“养”的,砍蔗的时候要留下一小节的根在土里,明年小甘蔗才会再次冒头。
在养蜂那期,嘉宾们也从蜂农处学习到了很多关于蜜蜂的科普。
原来工蜂又要采蜜又要酿蜜,还要喂蜂王吃饭……看到忙碌却分工得井井有条的蜜蜂,不由得想感叹大自然的美妙。
生活在土壤与海浪之间的人们,自有属于自己的浪漫。
养蜂人追随着花的脚步迁徙。
捕蟹人的旅途孤独寂寞,但晕船的妻子总会在码头等他回家。
旅程中每一次和真实的农夫互动的收获,都让节目里更加立体。这一点,节目的编剧组组长王婷也有共鸣:
我们的策划及踩点前期,不管去到哪个村庄,那里的人都是给我们印象最深的。山河湖海其实都是相对平面的,但那方水土下生长的人们是立体的。例如曼掌村能歌善舞的傣族小姐姐、西岛朴实执着的捕蟹爷爷。村民其实是一个村的缩影,在他们身上能看到最本味的文化和习俗。后来,嘉宾也逐渐喜欢并自发地去和村民形成互动,这也算是达成了我们的初衷。
所以最后一期贾乃亮也说到:节目带给大家最大的意义就是,它让我们的世界更加的宽阔。
不过我觉得,哈哈农夫们除了汗水和远方,收获的最宝贵的东西,应该还是身边的彼此。
从大写的不熟到“哈哈家族”
《哈哈农夫》的常驻团队,一开始就被节目设置成了四位兄妹的关系。
甚至连飞行嘉宾,都变身老家亲戚加入“族谱”。
但其实四位常驻除了贾乃亮和王源之前就认识,其他嘉宾之间根本并不熟悉。
因此一开始第一集初次见面,大家也都蛮尴尬的,甚至有点冷场,完全看不到家族的模样。
彼此还是陌生人,就要称兄道妹共建美好家园。这种谜之中二的设定,一开始观众真的是拒绝的。
可是十几期下来,这一家子居然真的变得其乐融融了起来。
一家人的生活里,我最欢乐的就是二哥金瀚和三妹杨超越的小学鸡式日常互怼。
你怼我智商感人。
我回怼看着你的戏长大。
还有贾乃亮,虽然是大哥,但不知道是不是“长兄为父”,在节目中他老是莫名有种“慈父”感,像极了操碎了心的老父亲。
十几期相处下来,大家彼此之间越来越有默契。比如猜词游戏的环节,王源做了这么一个姿势……
居然全场都秒懂他是在模仿金瀚叫“超越妹妹”的样子,这群人的脑电波是互通的吗?
这样的相处,也让贾乃亮把哈哈之家的成员们都认证成了自己为数不多的朋友。
大概因为节目里,大家拥有共同患难的集体回忆。受伤、晕船、高原反应在《哈哈农夫》里,都是家常便饭。
采蜜的时候,王源就被蜜蜂追着狠叮了几下。
杨超越也经常因为大大咧咧又皮的性格而受伤,下海的时候就被岩石划伤了。
不过转过头超越妹妹就像没事人一样,也是心大得可爱
大家也试过集体出现高原反应,又低烧又头晕头痛什么的,我们看着都替他们担心。
一开始还没事的超越妹妹后来也加入了高反阵营,大家不是嘴唇青紫就是吸着氧,这场面也是很吓人了。
经历过这样的并肩战斗,不变成朋友也很难。
这一点,也在节目组的“神机妙算”之内。总导演袁白丽告诉我们,他们从来没有担心过大家的关系:
“哈哈家族”的默契程度和情感的问题,其实对于我们来讲,不是大问题。因为他们有一个特征,大家都是年轻人。而且他们从城市换到乡村之后,融合非常得快,我恰恰觉得这就是大自然的魔力。
而且,《哈哈农夫》的录制周期比一般节目要长。
每次四天三夜的相处时间和缓慢的节奏,让大家有更多做任务之外的时间来相处和沟通。
节目里王源就和哥哥姐姐们吐露过很多心声,比如对国内音乐市场现状的不满。
还有自己被伯克利录取的过程。
这些引发热议的内容,在袁白丽看来,只是很自然的表达:
我们自己也看过很多王源其他的节目,其实这个孩子平时很难跟人打开心扉的。在这里他愿意去聊这样的东西,我们反倒觉得,是因为这个环境是有魔力的。以及,是这帮人能够让他打开自己的话匣子来讲这些内容。
所以最后一集面对离别,哈哈家族的四兄妹都非常难过。
特别是看到属于大家回忆的哈哈之家,想起大家一起干过的活,去过的地方,每个人眼里都饱含泪水。
他们想要的标签,是这样的
在一次荒岛夜聊里,来做客的宁静发起了一个出圈的话题:如何看待自己身上的标签?
其实,整个《哈哈农夫》都是几位常驻的家族成员对这个问题的答卷。
“标签”难免存在。换言之,这也是艺人必须的记忆点。而这节目就是一场大家更新既定印象的旅程。
金瀚是嘉宾里相对透明的一位。之前,他的角色都洋溢着“莫挨老子”的王霸之气。
但是腹黑霸总演多了,他也担心自己的戏路会受限。
而《哈哈农夫》里的金瀚,和他的角色属性完全不同,天天贱萌地上蹿下跳,帅不过三秒。
他也是哈哈家族里最皮的崽,最爱的日常就是和杨超越互怼。
还“剧毒”地用了火少团综里的梗
大家印象里的贾乃亮前几年上遍了热门综艺,对搞笑这项事业兢兢业业。但天赋如何呢?请看节目官方吐槽↓
没想到沉寂了一年再见,他头发剪短了,话也没那么密了。
身为家族里的大哥,他不仅对弟弟妹妹细心关照,下雨天连小猪都照顾到了。
为了一家人的晚饭,和菜农大哥就几毛钱讨价还价的样子也真的是太诚恳了,完全成功去油。
作为女星中的顶流,杨超越最想摘掉的标签就是“锦鲤”。相比幸运者,她更想以“娱乐圈打工仔”的身份被大家记住。
杨超越和观众的距离,从来没有像在《哈哈农夫》里一样近。从前,虽然有“村花”的名头,但大家眼里的杨超越还是那个意外爆红的天选之女。
这次,她回到了熟悉的环境里,做起了擅长的事情,云端上的人设突然就踏实地落了地。
实实在在地,杨超越凭着一骑绝尘的生活常识成了真·全家的希望。
王源的转型期也来得轰轰烈烈,他不愿意再被人说可爱。《哈哈农夫》也撞上了这场愈演愈烈的青春叛逆。
第一期的时候,王源还遵循着小弟的定位乖巧地叫大家“哥哥姐姐”。
相处久了人也飘了,到后来,他管大两岁半的杨超越喊起了“老妹”。
还企图让比自己大七岁的金瀚承认自己的源哥身份,就差没有爬到大哥贾乃亮的头上了。
这样的王源其实很像我们熟悉的青春期小男生,憋着一股劲,硬要证明自己已经成熟了。
按照节目组规划的的初始设定,作为小弟的王源更多地负责大家农闲时候的休闲娱乐。
然而王源对这个辅助位置并不满足。
后来,他干起活来永远一马当先,尤其是在体力活上,绝不示弱。
在第三站的海岛之旅里,王源当上了当家人,更是跃跃欲试要证明自己的能力。
他想以平等的身份融入成年人的社交,所以相比卖乖,他更热爱互怼。
然而这个套路还是被认识王源很久的贾乃亮一眼识破了。
当然,再怎么装成熟,遇到真正强势的宁静,弟弟还是慌乱地一秒怂。
关键时刻还是大哥出手撑了场面,未免也太真实了。
这种真实,也是哈哈家族成员有“团魂”的另一个原因。《哈哈农夫》里没有人设,而大家不约而同地开始放飞自我,以坦诚的面目相处。
大家私底下的样子,请看节目编剧组组长王婷和执行导演胡堃的爆料:
亮哥真的太贴心了。节目里他是一个行走的医药箱,这真的不是硬拗的人设,他本人在私底下就是这样一个很愿意照顾人的角色,而且他非常在意身边人的感受,会让和他相处的人感到很舒服、没有压力。
金瀚的画风更是超出了我们的想象。
看起来非常勇猛的金瀚其实私下胆子非常小,每天睡前必须要看动画片催眠,从《蜡笔小新》、《百变小樱》到《灌篮高手》和《圣斗士星矢》,不仅如此,他还必须要有哥哥或者弟弟在身边陪睡,非常怕黑,和大家看到的强壮“海王”哥哥完全是两码事。
王源对于成年的应激反应不仅体现在《哈哈农夫》里,他在其他节目里也反复表达过自己对于乖宝宝岁月的不满。
所有人都能感受到他急切地想以大人身份被认可的心情。
这次王源被拍到抽烟也是和哈哈家族成员聚会的时候,可见成员之间的相处是真的不设防
而作为唯一的女嘉宾,大大咧咧的“直男”性格还是杨超越的保护色。她用和大家称兄道弟的方式来消解自己的性别特质。这并不只是她在镜头前的策略,也是她真实的性格,连节目的团队都被征服了:
超越妹妹毕竟是女孩,在面对很多农活的时候,体力其实是很大的关卡,但是超越妹妹的“刚”真的需要重点标注,她的刚强解决了所有的不便,我们自然就不会给妹妹什么特殊待遇了。
但除了“钢铁直男”以外,杨超越也有另外一面。
她的豪爽和爱哭看似是两个极端,其实都是情绪的直接表达。
在其他节目还在拿杨超越的崩溃当做卖点时,哈哈家族却能察觉到这两个极端间共通的细腻和敏感。这样多重属性的杨超越,也许才是她最真实的样子。
E姐结语:
看完最后一集《哈哈农夫》,我的感受还是很深的。
从一群不熟悉的陌生人,到“只要有你在身边我才睡得着”的亲人,《哈哈农夫》让我们看到了世界,也看到了“爱”。
哈哈家族之间的爱,还有四兄妹和各位农夫之间的爱,甚至和“狗剩”“丁丁”的爱,在镜头下都显得那么纯粹那么理所当然。
因为在《哈哈农夫》里,一切都是真实的。
真实到阿姨会像隔壁的大妈一样八卦,追问金瀚心形仙人掌是要送给哪个女孩……
哈哈哈哈哈哈我也想知道!
从行业向角度来看,《哈哈农夫》和最近几档综艺其实有点撞型,但它应当算是近期“流量转化率”比较高的一档节目了。
越来越多节目的失败,证明了流量明星早已不是万金油。可《哈哈农夫》还是在平稳清新的画风里收割了不小的热度。杨超越和男嘉宾的互动是CP还是兄弟情?王源对热度的回避是情有可原还是无病呻吟?这些话题都被观众拿来反复讨论。
不管站在哪一方,这个节目至少引发了大家探讨的欲望。而这份关注度的来源,依然是《哈哈农夫》的真实——
远离喧嚣的乡村环境、自由的录制过程、以及成员之间建立的信任,让这档节目诚恳地记录了大家的自我表达,才能引起观众的兴趣。
其实说到底,“标签”并不是罪。
它也可以被解读为鲜明的特质,或是贵圈每个人都需要的记忆点,但对于千篇一律的设定,观众已经能够精准识别并闪避了。
强行贴上违和的标签,一旦崩塌带来的反噬远大于可能吃到的红利。
《哈哈农夫》里的嘉宾不约而同地手撕旧标签,是不是意味着强凹人设时代已经过去了呢?
今天的深夜话题是:
你最喜欢“哈哈家族”的哪一位?
来评论区说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