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中国绿发会,订阅绿色未来
我们平常总是说“生物多样性”,这个概念似乎高大上——换句话说,不接地气。就拿这个领域的“外来入侵物种”这个概念来说,人们总觉得与自己无关;然而秋黏虫的例子,以其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的入侵速度、预期给农民带来的巨大损失,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草地贪夜蛾,亦即秋黏虫(英文名Fall Armyworm,学名Spodoptera frugiperda)是一种以农作物为食的入侵性害虫,起源于美洲,外号叫“行军虫”。秋粘虫的成虫是一种对近百种植物造成毁灭性破坏的飞蛾,包括玉米、高粱、大米、小麦、甘蔗和园林,威胁食品和营养安全、贸易和农民的收成。
秋粘虫
上图:被秋黏虫吃坏的庄稼。来源/联合国粮农组织(FAO)
最近,随着中美贸易摩擦和谈判的进展,秋黏虫问题也随之升温。
今天笔者一查股市动态,发现它居然成了概念股——5月16日,草地贪夜蛾防治概念横空出世,辉丰股份、中农立华、安道麦A、长青股份等草地贪夜蛾防治概念股集体封板。[1]
股市对该外来入侵物种的反应。来源/网络
实际上,在登陆亚洲之前,它们已经攻破了非洲。所以早在2018年夏天、秋粘虫尚未登陆中国的时候,中国绿发会秘书长周晋峰就曾发出警告:“接下来,亚洲地区多个国家可能将要面临秋黏虫的威胁。特别是我们中国,一定要注意防止这种迁飞性害虫。”
果不其然,它们还是迅速登陆了,2019年1月份在云南首次发现。这就是外来入侵物种的速度和“效率”。
防治措施上,我国正在使用的方案以化学防治为主。不过,现在还没有已登记的用于防治草地贪夜蛾的农药品种,很多是在试用阶段。与此同时,大自然本身的防治机制却被习惯性的忽略。
维持生物多样性,原本就是大自然害虫控制的基础;人类,应该对大自然的天然机制抱有敬畏之心。
比如每年,大量鸟类被从农田驱赶、被铺天盖地的鸟网捕捉;将野生鸟类、青蛙作为“野味佳肴”对待的到处都是;每年,大量的“斩草除根”式的灭生性除草剂被用于城市绿化,尽管其实深究起来多半是没有必要的。
(上图:上海南汇东滩使用灭生性甘膦铵盐除草。摄影/志愿者)
上图:湖南湘潭集市上卖的野生黑斑侧褶蛙,28一斤。图/CBCGDF
然而笔者这篇文章想说的是:我们的政策,不要只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应该寻找长效机制、寻找更为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Nature-based Solutions)。
正是因为,单一作物品种大面积种植,容易造成病虫害的流行,结果往往是造成农药用量大幅增加,对生态环境、食品安全、地下水污染和粮食安全构成潜在的危机,甚至连远在南极的企鹅也不能幸免。我们在对付秋黏虫的时候,别忘了,大自然本身就一个协调和平衡的机制。
比如,一些鸟类,可能擅长食用秋粘虫。因此,建议农民不要吓跑在农场寻找害虫时看到的任何鸟类。鸟类常常是各种害虫的天敌。就拿最常见的燕子来说:为了满足快速生长的幼雏的营养需求,一对家燕平均每天要外出180次,并给幼鸟带回450只昆虫,在持续20天的育雏期内,仅一窝雏鸟就消耗了9000只昆虫。这类例子不胜枚举。
上图:快被吃绝了的黄胸鹀。1只禾花雀1年觅食的害虫数量等于5个农民1年灭虫数量的总和。 2004年时,这种鸟儿还到处都是;到了2018年,科学家发现这种鸟类已经踪迹难寻。究其主要原因,是它被中国食客称为"天上人参",导致严重的盗猎、数量急剧减少,仅仅十多年就从“无危”吃撑了“极度濒危”,马上就要灭绝了。摄影/德国鸟叔Kai Pflug
所以,我们的农业部门应该把鸟类的保护纳入其根本考虑,不能只是“以毒攻毒”地用各种短平快的化学方式来“虫口夺粮” 。但是,如果大家仔细看农业农村部网站关于2019年2月13日,“农业农村部召开全国春季田管暨春耕备耕工作视频会议”的新闻,就不难发现:对于鸟类保护,只字未提。[4]
再者,昆虫多样性锐减,也是导致害虫容易成灾的根本性因素之一。有没有考虑通过其他生物来控制秋粘虫?比如有证据显示,如草蛉、花蝽,它们吃秋粘虫卵和幼体。它们不仅能够有利于对付秋黏虫,而且有助于控制其他有害害虫,包括蚜虫、耳虫、绦虫、卷心菜尺蠖以及各种螨类和害虫。[2]
另外,过于依赖化学防治,可导致昆虫生物多样性的进一步丧失。过去十年来,全世界41%的昆虫物种处于衰退之中,集约化农业是主要推手。今年发表在《生物保护》(Biological Conservation)上的一篇最新研究显示:如果地球上的昆虫继续按照目前的速度减少下去,将在短短几十年内灭绝。
(拓展阅读:昆虫数量骤减可致大自然崩溃 | 绿会呼吁生物多样性入宪)
再者,农业生物多样性是控制作物病害的重要因素之一。有关部门在防治策略上,是否可以动员起多年从事农业生物多样控制植物病害的基础和应用研究的一些科学家的力—---诸如云南的朱有勇院士、浙江大学的祝增荣、北京农林科学院的多位长年在做生物多样性防治研究的科学家?......
我们其实还是有很多可以做的。今年入侵的是秋粘虫,未来可能还有其他典型外来入侵物种带来的危机。从长远来说,综合运用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法,才是更长远的治本之道。
(拓展阅读:草地贪夜蛾(秋粘虫)5月中旬或将入侵长江和江淮流域)
“生物多样性”是植物、动物、昆虫、鱼类和其它物种的总称,它们构成了维持人类生命的错综复杂的生命网络。地球正处在第六次生物大灭绝的开始阶段。人类若要避免自取灭亡,就要保护好这些赖以生存的生物多样性。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长期以来在呼吁对这方面要予以重视。很遗憾的是,生物多样性保护主流化,还有相当一段距离。
我们没有第二个星球。工业文明的思维方式,让人们都只聚焦于短平快的解决方式;然而人类进入生态文明时代,给我们提出了针对“生命共同体”更加系统化、根本性的长远解决要求。
实际上,生物多样性保护、维护良好的生态过程和食物链关系,才是最佳的、治本式的“虫口夺粮”方式。
文/Littlejane 核/绿茵 编/Angel
【参考资料】
1. 第一财经:草地贪夜蛾防治概念持续上涨 ,能否成为A股下一个风口?(2019.5.17)
2. Daily Monitor: How to combat the fall armyworm (2018.4.28)
3. 物种日历:春天没回来的小燕子,可能都变成了烧烤(2019.4.24)
4.农业农村部:韩长赋在全国春季田管暨春耕备耕工作视频会议上强调 坚持稳字当头 确保稳中有进 高标准高质量抓好春季田管和春耕备耕(2019.2)
举报/反馈

中国绿发会

103万获赞 39.8万粉丝
公益基金会,践行生态文明
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